发展特色农业是近年来江源区委、区政府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特色就是竞争力的战略思想,依托农业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特色农业得到了较好发展。2010年,全区农业产值突破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30元,农村劳动力转移1.1万人,农民非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1%,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利税2.8亿元。
典型示范扩规模。江源区采取典型示范的方式,抓特色农业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凸显经济效益。目前,大阳岔香菇产业、红石村瓜果蔬菜产业、砟子镇黑木耳产业、城墙街道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态势喜人。
政策扶持促发展。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效益,2010年新增土地集约化经营面积5000亩;完善集体林权改革配套政策,加快解决林权纠纷等遗留问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协调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扶农力度,研究出台林权抵押贷款融资模式,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继续加大棚膜蔬菜扶持力度,在积极向上争取和协调资金的同时,加大政府财政惠农支出力度,对农民进行扶持和补贴,引进社会资金参与,迅速扩充发展规模;全面落实国家支农政策,足额发放各种补贴资金655万元。
科技普及增内力。全区十个镇(街)都设有农科、农机、畜牧技术推广站,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建有长期的技术合作依托,基本上能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江源区按照国家、省建设的农业标准生产基地有12个,面积达2042公顷。绿色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已达51个。
产业助推拓市场。江源现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45个,带动农户11870户,占全区农户总户数的69.8%,农业产业化程度逐年提高。在这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按模式类型划分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专业市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户81户,其中,粮食类17户,畜牧类16户,特产类48户;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有省级龙头企业4户,市级龙头企业15户。2010年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0亿元。今年,江源还新建续建了3个1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008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50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55个农户,其中省级示范社3个。
企业带动谋共赢。区政府以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为依托,立足长白山地域特色,发展壮大了林源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玉香园冷冻公司、芳林冷冻公司等加工企业,全面实现了“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形式,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把分散的“弱者”整合为强者,成为与农民共同面对市场、抗衡市场风险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