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经济 > 第一产业
桦甸市旱田播种基本结束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1年06月07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该市今年旱田播种面积达到11.36万公顷,其中玉米98704公顷,大豆8710公顷,杂粮1410公顷,薯类1707公顷。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备春耕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下发了《桦甸市2010年备春耕生产指导意见》,成立了由主管市长为组长的备春耕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并将粮食生产指标纳入到乡镇政府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备春耕期间,领导小组办公室两天一调度,及时了解备春耕进程,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

  二是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针对受灾农民备春耕资金短缺的实际,采取直补担保、易人贷款等多种方式,共发放农业贷款9亿元。全市粮食生产银行贷款达到1.5亿元,为春耕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积极争取农机补贴资金。在省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该市灾后新增农机补贴资金100万元,为全市受灾户重新购置了101手扶拖拉机782台(4300元/台),其中:省补贴870元/台,市财政补贴600元/台,包保部门出资1000元/台,企业让利500元/台。

  四是做好对重灾户的帮扶。对在去年洪灾中失去亲人的46户农户,吉林市和本市两级组织66个部门(单位)重点包保帮扶。备春耕期间,包保单位会同科协、供销、财政等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送科技入户,送农资进户,保证了重灾户能够及时种上地、种好地。

  五是深入开展科技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依据农民技能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一方面,组织涉农单位送科技下乡,先后在八道河子和红石举办了两场科普大集,发放科技资料5万余份。以村社为单位,举办各类小型培训班400多期。另一方面,依托“阳光工程”培训,结合农业抗灾自救,专门开设了畜禽养殖与防疫、草编工艺、农机驾驶与维修、经纪人和农产品加工等专业课程,共计培训农民2450人,有利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畜牧业生产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