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经济 > 第一产业
长岭县“五大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4年01月10日    来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近年来,长岭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途径,初步形成了村级集体经济“五大发展模式”。

  龙头带动型。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为引领,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村集体增收。三青山镇三青山村充分发挥“三青山”粉条的优势,扶持壮大银河粉业公司、金源淀粉厂、福民粉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全力打造“三青山”粉条品牌新优势,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

  科技引领型。采用“村党组织+科技+合作社”模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加强科技培训、引进科技人才和优良品种等,联合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土地收益。新安镇新二村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村党组织引进辣椒、黄烟、大蒜、西瓜、香瓜、打瓜新品种,每年可为村里增加集体积累5万余元。

  优势依托型。依托自身地理优势,开发集贸市场、商铺、运输等产业,增加集体收入。光明乡光明村发挥靠近长白公路优势,将马匹市场租给个体户,年可获租金7万余元。

  资源提供型。村集体充分挖掘利用村内空闲地、“四荒地”等各种土地资源,采取公开发包的办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永久镇柳蒿泉子村把村内空闲场所租赁给柳蒿葡萄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每年获得租赁收入5万元。同时,整合开发荒滩资源120公顷,新建大棚40座发包给村民经营,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

  经营联合型。通过多方联合兴办农作物种植育苗、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实现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藏、运销等环节中的多次增值,使村集体增收。北正镇后四十七村以20余亩闲置土地入股腾飞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兴建蔬菜育苗基地,年向农民供应优质蔬菜种苗150万株,村集体获得分红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