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经济 > 发展规划
九台成为长春全域发展的一面旗帜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8年01月15日    来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日前,省委财经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度全省县域考评结果,长春市九台区综合得分74.8分,在长春各县(市)区排名第一,在全省28I类县份中排名第三,实现连续第四年在全省县域考评中升级进位,成为长春全域发展的一面旗帜

  一是项目支撑挺起县域发展脊梁全省县域考评有24项指标,其中权重最高的是项目建设现场考核,九台区拿到了95.8分的高分。九台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通过全面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建立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重大项目领导包保机制,对所有在谈、新建、续建重大项目,逐个落实包保领导和项目秘书,逐个研究对策,强化服务保障,力促签约项目真正落位、落位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按期达产,着力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投资300亿元的上海复星卡伦湖生态新城、投资150亿元的北大未名波泥河大健康示范区等一批大项目成功签订框架协议;投资90亿元的东方园林特色小镇、投资50亿元的满族特色小镇等项目持续跟进……2017年,九台区招商引资完成内资102亿元、外资1.55亿美元,分别增长23%20%,县域发展排头兵地位更加凸显。与招商引资交相辉映的是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2017年,九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吉大一院康养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吉林天景10万亩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等项目开工建设,中泽煤层气、杰森石膏板等项目实现投产,正多科技和瑞科汉斯在新三板成功上市统计显示,九台区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

  二是三产融合激活县域发展活力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快,曾是困扰县域发展的短板。九台区壮大主导产业与培育新兴业态并重,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激活县域发展潜力。目前,九台区产业体系已具雏形,三产比达到104743。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一产是县域发展实现突破的重点,也是难点。九台区集聚优化生产要素,加快科技运用步伐,加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将重点放在了做优做精农业经济上。整合资金3.19亿元,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21.65万亩;建设采摘观光农业园、蔬菜花卉产业园、棚膜园、食品工业园100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50个;农业特色加工企业发展到39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91家;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750元,比上年增长10%九台区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快推进土地集中、人口集聚、产业集群、设施集成、资源集合。除此之外,九台区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创新指标位列全省前列,全年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小巨人”企业7家、长春市级“小巨人”企业18家。九台区积极争取“中国制造2025”试点,倡导“哲人思维”和“工匠精神”,推动现有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实现了传统企业的脱胎换骨。目前,全区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10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820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71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743亿元,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居全省县域第一。

  三是城乡统筹刷新县域发展格局九台区坚持城镇化道路不动摇,不遗余力在老城提升、城乡统筹、建管结合上下功夫,目前,已经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发展局面。近几年,九台区累计投入5.74亿元,扩建道路、改造管网、拆违建新,新建改造城区老旧道路100余条,改造管网259千米。通过大力实施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推动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九台区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卡伦湖街道通过加快工业园区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加速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步伐,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领跑者,目前建成区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1,经济总量占全区近二分之一。走出了一条“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