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经济 > 发展规划
2025全国两会·特别现场|150分钟!看见一个奋勇前进的新吉林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3月14日    来源:中国吉林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2025全国两会·特别现场|150分钟!看见一个奋勇前进的新吉林举报缩小字体放大字体收藏微博微信分享

  3月7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省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关于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对话正在热烈进行中。

  在吉林代表团的“开放日”,究竟有哪些“看头”,吸引了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北欧华人报、凤凰卫视、香港商报等39家媒体近70位记者的目光?

  中国吉林网在会议现场找到了答案。

  在审议环节中,7位代表分别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兴边富民、建设冰雪经济示范区、筑牢长白山生态屏障、擦亮人参金字招牌等方面进行发言。

  今天(7日),吉林代表团更是把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留给了媒体提问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记者们频频举手,热点焦点问题接连抛出,问者直奔主题,答者开诚布公。

  中国吉林网注意到,在约150分钟的会议中,面对中外媒体的“长枪短炮”,吉林代表们从容作答,字里行间透露出坚定的发展信心。

  金色、绿色、银色、红色、蓝色......吉林描绘的五彩缤纷的振兴蓝图,生机无限。

  “去年,吉林粮食总产量853.2亿斤,全国每十斤商品粮中有一斤来自吉林”;

  “查干湖名声远扬,‘年年有鱼,年年有余’成为现实”;

  “向海图强,全国人民餐桌上的帝王蟹七成来自这里”;

  “长白山是东北的水塔,有人参、矿泉、松花砚3个宝”;

  ......

  吉林代表团“开放日”,记录下了吉林在新时代征程上的坚实步伐,传播着吉林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故事。

  代表们胸有成竹的背后,是“拿得出手”的实实在在成绩。

  这样的自信,来自于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全产业链发展......2024—2025雪季,预计将接待人次将超过1.5亿人次,旅游总花费达到3000亿元。冰雪旅游接待总规模、冰雪相关企业数量、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保持全国前列。

  用一句话概括,吉林冰雪资源独特,底蕴深厚、基础雄厚、厚积薄发。代表们对打造全国冰雪经济发展“高地”、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充满信心。

  当被问及长春现代化都市的圈发展时,全国人大代表,长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子联提到了三个圈:

  “长春都市圈建成后,将成为‘高效贯通的功能圈’‘合作共兴的产业圈’‘宜居宜业的生活圈’。”

  王子联认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对长春而言既是重大责任,更是难得机遇。

  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首先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增强长春在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核心地位;其次要推动长春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第三要强合作,立足长吉图、面向东北亚,更好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要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东北全面振兴的增长极、中国式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示范区。

  这样的自信,来源于“整装东北”的大格局。

  “吉林如何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旅游注入灵魂,‘一盘棋’壮大东北旅游有哪些做法?”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文旅厅厅长孙光芝透露,今年,吉林省将抓好东北抗联出土文物展、近现代史展、吴大澂展、松苑一栋和丰乐剧场修缮利用等工作,指导推进中国航空博物馆、黄金博物馆、一汽博物馆、张伯驹馆等博物馆加快建设,通过文化遗产保护赋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还将完善G331沿边旅游大通道,整治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新场景等,“文旅+百业”“百业+文旅”也在积极推进。

  今年年初,吉林与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共同发布实施《东北地区冰雪经济协同发展及文旅消费区域合作行动计划》,这也意味着“整装东北”一盘棋已经开始行动。

  这样的自信,来自于改革创新的强大动能。

  2024年,吉林抢抓科技创新风口机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100家,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吉林省正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如何发挥优势,助力吉林激活产业潜能?”

  全国人大代表张学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自豪地说,长春光机所在“光+汽车”“光+农业”“光+医疗”等领域已经与一汽、长春中医药大学、华大基因等开展合作并取得良好效果。

  而作为吉林省三个省级实验室之一的吉光实验室,重点就是要解决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转化难题。

  这样的自信,来自于大国粮仓的责任担当。

  2024年,吉林省粮食再获丰收,首次跨上850亿斤台阶,并锁定今年冲击880亿斤的新目标。

  当被问及如何端牢中国饭碗时,全国人大代表满都拉自信地说,“黑土地既是扶余的‘金名片’也是‘金饭碗’,要真正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稳压器’。”

  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了吉林人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责任担当。

  “开放日”现场,快门声不断、闪光灯不停。记者们赞叹:“现在的吉林,有底气、有自信!”

  代表们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奋勇前进的新吉林。这里不仅有广袤的黑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开放包容的胸襟气度。

  站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一个奋勇争先、再上台阶的新吉林正在不断被看见。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摄影 罗浩

  初审:赵新  复审:齐智终审:张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