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经济 > 发展综述
珲春市春化镇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9年06月05日    来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在珲春市东北部,吉黑两省交界地带,一座美丽的小镇被青山拥抱,被绿水环绕,这里就是珲春市春化镇。 

走进春化,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喜人的画卷——一条条平坦的柏油路在各村间延伸,一栋栋菌棚孕育着致富的希望,靓丽的春华秋实广场,设施完备的学校和卫生院,林立的店铺和商家……无一不展现出春化镇向“吉东第一镇”目标迈进的铿锵步伐。 

近年来,春化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以“建设美丽乡镇”为目标,按照“特色兴产业、生态惠民生、党建育新风”的发展思路,逐步向产业项目规模化、农业发展品牌化、镇村面貌精品化、基层党建规范化、文明创建常态化发展,努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休闲旅游观光目的地。 

环境兴镇——建设美丽春化 

曾经,“最偏远”一度成为制约春化发展的枷锁。“想要富,先修路,修完大路,修乡路”成为春化镇打破桎梏的良方。现在的春化,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已成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之间最具特色的驿站之一。 

“下了兰家岭,属春化镇的这段路最好,镇内旅店、饭店、洗浴等一应俱全,是人们理想的驿站。”黑龙江省东宁市的刘万经常往返于两市之间,见证了春化镇逐步蝶变的过程。 

加强乡道、村道建设,是春化镇嬗变的第一步。为打造四通八达的基础路网,该镇投入1233.45万元,修筑了7条乡路,共计21公里;投资673万元,在西土门子、梨树沟等4个村进行水毁设施修复建设;投入483万元在西土门子村、兰家村实施了37000平方米的沥青路面铺设项目;投资374.2万元,新建太平沟大桥。同时,该镇还投资384万元,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春华秋实广场;投资160万元,为各村新建农村文化小广场共16个;投资110万元,实施省道沿线村屯绿化、景观小品建设项目。 

随着通村柏油路、通组入户水泥路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春化镇旧貌换新颜,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同时,该镇投资290万元,对省道沿线四道沟、五道沟和镇安岭三个村实施村容村貌整治,为村民更换房盖、粉刷墙体463户,新建铁板围栏4500延长米。投资287万元,为西土门子、四道沟、管道沟等村新建了党群活动室,共计90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各村的活动办公条件。 

“咱这个春华秋实广场和市里的那些广场一样,宽敞气派,天气暖和的时候,大家伙儿都到这里锻炼聊天,别提多热闹了。”春化镇村民宋波自豪地说。如今,春化镇正在向小城市迈进,镇里村里都安上了路灯,镇里幼儿园、中心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步增强,镇卫生院、各村村医不断配齐……这些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脸上的笑容里写满了幸福。 

产业兴镇——建设富裕春化 

日益变化的春化,产业化发展显著。种木耳、养黄牛、做电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途径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陆续回乡创业,让“春化牌”越打越响。 

春化镇种植黑木耳的历史悠久,凭借优越的生态优势,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种植木耳的行列。目前,该镇共有菌棚387栋,种植量达3100万袋,预计年产量达155万公斤,年产值将达9300万元以上。 

该镇返乡创业大学生万相楠说,春化镇水质、温度、海拔、昼夜温差等因素极其适合黑木耳的生长,到了木耳采摘的时节,为村民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许多其他乡镇、县市的村民也来这里打工。产品好,还需销量好。像万相楠这样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大多注册了自己的木耳品牌,并开设了网店,实现了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 

为助推电商发展,拓宽村民的致富渠道,春化镇投资100万元,建设了450平方米的电商旅游服务中心,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开设了春化馆。截至目前,全镇已线上销售木耳1500余公斤,线下销售木耳2万斤,总销售额70余万元。西土门子、兰家、梨树沟、四道沟等村还与珲春市政通网络服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线上销售,年末可分红2万余元。 

“想要富,走牛路”,在春化镇梨树沟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该村共有87126人,近年来,村民们的思想逐渐转化,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养牛致富的道路。该村村书记连长春说,在镇政府的帮助下,该村积极筹措资金,建起了300平方米的现代化牛棚,购买了68头小牛,聘请了3名有养殖经验的村民共同饲养。今年,村里的养牛合作社已开始盈利,按照计划,合作社明年的盈利将达20万元,除发展资金外,盈利的一部分将用于帮扶村里的贫困户,其余的将为村民们分红,预计每户能分到1000多元,梨树沟村正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牛村”。 

像梨树沟村一样的“牛村”在春化镇还有许多。该镇不断鼓励村民解放思想,发展多种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养鸡、养鸭、酿酒等产业发展迅速,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攀升。 

脱贫攻坚——建设幸福春化 

脱贫攻坚是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春化镇作为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以“输血”+“造血”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坚决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 

该镇共有贫困户198户、326人。为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中朝罗先经济贸易合作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珲春市委书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高玉,珲春市政府市长张吉锋等领导多次到春化镇进行专项调研,帮助该镇“想路子”“寻项目”。该镇严格按照“两公示一公告”、“一高一低一无”的精准扶贫识别标准,做好建档立卡“回头看”等工作,让贫困户第一时间了解包保负责人、包保部门、扶贫政策等信息,辖区20个行政村先后召开评选核查组会议、贫困户数据比对会议、民主评议会议等130余次。 

项目是脱贫攻坚“造血”的主要动力,光伏发电、木耳种植、蜂蜜养殖……该镇结合各村特色,积极促进各村村集体项目发展。截至目前,全镇20个行政村均有扶贫项目,大多数项目已初步产生效益,让贫困户得到了实惠。 

四道沟村是春化镇的贫困村之一,经过一年的发展,村里建起了木耳种植菌棚,发展起了软枣猕猴桃种植项目。该村村主任谭长吉介绍说,在镇里的帮助下,该村创新模式,引进资金70万元,发展了软枣猕猴桃种植项目,购买、栽种幼苗16500棵,该项目将在3年后产生利润,这些利润将用于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那时,我们将开展‘软枣猕猴桃采摘节’,继续和延边大学合作发展教研基地,延伸产业链条,想想未来的日子我就兴奋不已。”谭长吉满怀憧憬地说。同时,该村结合春化镇旅游业发展规划,还建立了自驾游营地,并新建了多功能党群活动室,这个昔日的贫困村越来越向富裕村靠拢。 

综治维稳——建设平安春化 

在全力发展各项经济事业的同时,春化镇积极构建“大综治”格局,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平安春化。 

该镇成立了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平安建设专题会议,每月召开治安形势分析会,不断加大督查考核和通报奖惩力度,着力构建“社会矛盾联合调解、社会治安联合防控、重点工作联合处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重点人员联合管理”的“大综治”工作格局。 

整合综治资源,将军警单位、综治办、司法所等具有社会稳定和调解职能的部门纳入综治体系,在每个行政村明确信息员,实现信息共享、目标明确、齐抓共管,提升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构建完善的综治网络,在全镇20个行政村内成立了群防群治队伍,率先在兰家村和镇安岭村完成网格化试点建设,实行镇、农村党总支、村、组、中心户、各农户联防制度,提升了农民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为建设和谐美丽春化夯实了基础。 

春化镇党委书记殷亮表示,该镇将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加强村集体产业项目管理,提高村集体产业项目利润,鼓励村集体发展电商产业,利用电商平台实现村集体增收。以国家虎豹公园建设体制试点工作为契机,积极争取在西土门子村建设虎豹公园服务保障区,为虎豹公园提供公共服务、科研服务等相关配套服务。围绕全市“一核三线”发展布局,将春化镇发展成为中长途旅游目的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着力推动旅游业发展。今年,该镇预计实现社会总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12527元,同比增长9% 

如今的春化,已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逐步向美丽、富裕、幸福、平安的现代化小城迈进。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向绿色、生态、服务转型,努力擦亮“吉东第一镇”金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