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塞浦路斯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2011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债务风险进一步暴露,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由于对希腊债券存在巨大风险敞口,且对希腊经济的依存度较高,塞浦路斯的实体经济也受到殃及,通胀压力不断攀升,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投资乏力,个人消费低迷。受此影响,该国2011年对外贸易增速明显放缓,市场需求缩减,贸易逆差略有收窄。根据塞浦路斯统计局数据,2011年塞浦路斯实现对外贸易总额76.66亿欧元,同比增长0.1%。其中,进口62.60亿欧元,同比下降3.9%;出口14.06亿欧元,同比增长23.7%;贸易逆差48.54亿欧元,同比下降9.7%。
2011年塞浦路斯对外贸易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外贸总量增幅显著回落
过去两年间,塞浦路斯对外贸易走势经历了由较快增长到增速几乎陷入停滞的趋势变化。根据塞统计局的资料显示,塞浦路斯外贸总额自2009年跌至谷底后,于2010年强劲增长14.15%,达到76.05亿欧元;但该复苏态势在2011年上半年则出现剧烈的波动反复,自下半年起,月度数据下跌趋势更为显著,全年贸易总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塞浦路斯贸易量的上述变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首先,2010年贸易总额的高增长是建立在2009年萧条水平上的恢复性增长,属于超跌反弹,并非长期趋势。第二,2011年部分突发事件和暂时性因素对塞浦路斯对外贸易产生严重冲击。如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对全球石油供应构成威胁,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为塞浦路斯进出口贸易带来重要影响。第三,欧债危机逐步升温,塞浦路斯与希腊等其他欧盟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为应对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措施削弱其经济增长动力,对塞进出口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二)进口贸易额持续走低
塞浦路斯进口贸易额在2011年前3个月延续了上年的复苏态势而持续较快增长, 4月后则失去继续攀高的动力,震荡中下行趋势明显。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需求大幅缩减。2011年能源、原材料、粮食等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塞浦路斯进口价格水涨船高,也同时推高了国内物价水平。2011年塞浦路斯全年通胀指数上涨3.3%,其中1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攀升4.2%,居民用电、用水、汽油等价格上涨幅度显著。在全球货币流动性严重过剩和国内通胀水平整体走高的双重压力下,塞浦路斯国内市场需求锐减。(二)金融市场走弱冲击实体经济,致使国内消费放缓。受欧债危机波及,塞浦路斯各大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倍增,信贷紧张;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屡次下调致使国际市场融资难度和成本加大,多方面冲击了该国的实体经济,导致国内投资和消费能力减弱,限制了本国经济增长。(三)市场信心受挫,国内需求疲软。反映欧元区经济信心状况的经济敏感指数、商业景气指数和制造业PMI指数均曾连续7个月下滑,且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此外,由于塞浦路斯政府采取的财政紧缩措施对经济增长构成较大压力,致使消费者信心跌入谷底,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进一步减弱,市场需求急剧下降。

二、2011年塞浦路斯进口情况
(一) 进口商品结构
2011年塞浦路斯进口货品主要集中在矿产品、机器及电气设备、化学工业产品、食品饮料及烟酒、运输设备、贱金属、纺织制品、植物产品、塑料橡胶制品、杂项制品等领域,上述各大类产品进口额均超过2亿欧元,合计金额达52.97亿欧元,占塞进口总额的85.68%。2011年塞浦路斯22大类(按海关HS编码分类)产品的进口有10类出现增长,12类出现下降。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涨幅高达147.9%;其次为矿产品,涨幅为20.4%;排名第三位的是动植物油脂类产品,涨幅为16.2%。下跌幅度最大的进口产品为运输设备,降幅达42.7%;其次为武器、弹药及零件,降幅为41.09%;跌幅处于第三位的是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降幅为34.4%。具体来看,2011年塞进口产品结构如下:

第一为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2011年进口15.82亿欧元,同比增长20.57%,占塞进口总额的25.59%。其中,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进口15.04亿欧元,同比增长21.43%;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进口3994.81万欧元,同比增长21.25%;石油焦、石油沥青等从石油等提取的油类残渣3446.66万欧元,同比下降5.52%;含肥料用途的各类泥煤219.61万欧元,同比增长7%。
第二为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进口4.28亿欧元,同比下降0.46%,占塞进口总额的6.93%。其中,电话机、用于发送或接收声音图像等数据的设备进口5964.49万欧元,同比下降24.48%;电视接收装置、监视器及投影机5204.26万欧元,同比增长40.02%;已装配的压电晶体及半导体器件等5000.22万欧元,同比下降7.95%;绝缘电线、电缆、光缆及其他绝缘电导体4807.55万欧元,同比增长14.20%;电热水器、浸入式液体加热器等电热设备2608.43万欧元,同比增长2.01%。
第三为除铁道车辆以外的其他车辆及其零附件。进口4.22亿欧元,同比下降21.18%,占塞进口总额的6.83%。其中,载人汽车进口3.13亿欧元,同比下降14.83%,占塞车辆进口总额的74.33%;机动车辆零附件进口4935.83万欧元,同比下降4.46%;货运机动车辆3095.85万欧元,同比下降39.42%;摩托车、边车及装有辅助发动机的脚踏车605.82万欧元,同比增长4.85%;牵引车及拖拉机538.08万欧元,同比下降36.29%。
第四为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进口4.16亿欧元,同比下降14.32%,占塞进口总额的6.73%。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5992.98万欧元,同比下降9.10%;空气调节器及装有调温调湿装置的机械器具3507.58万欧元,同比下降11.60%;热泵、冷藏箱、冷冻箱及其他制冷设备2778.02万欧元,同比下降37.56%;印刷机器、打印机、复印机及传真机2567.66万欧元,同比下降9.28%;各类器械设备零件2191.52万欧元,同比增长73.54%。
第五为药品。进口2.16亿欧元,同比增长3.42%,占塞进口总额的3.49%。其中,由混合或非混合产品构成的已配定剂量药品进口1.75亿欧元,同比增长2.65%,占塞药品进口的81.29%;人血、动物血制品、抗血清及疫苗等进口2965.47万欧元,同比下降2.18%;两种成分以上未配定剂量的混合药品448.84万欧元,同比增长达137.16%。
第六为塑料及其制品。进口1.66亿欧元,同比下降0.22%,占塞进口总额的2.69%。其中,供运输或包装货物用的塑料制品及塑料制塞子、盖子2093.55万欧元,同比增长15.20%;其他塑料制品2370.78万欧元,同比下降0.57%;其他非泡沫塑料的板、片、膜、箔及扁条1788.35万欧元,同比下降5.81%;塑料制的餐具等家庭用具及卫生或盥洗用具1517.51万欧元,同比增长9.59%。
第七为家具、寝具、灯具及活动房屋。进口1.45亿欧元,同比下降10.87%,占塞进口总额的2.35%。其中,办公、厨房、卧室用木家具及塑料、竹藤、金属家具进口7975.45万欧元,同比下降15.75%,占塞家具进口总额的54.81%;未列名灯具及照明装置、发光标志2696.20万欧元,同比下降8.95%;坐具及其零件2527.89万欧元,同比下降2.48%;弹簧床垫、寝具及类似用品837.47万欧元,同比下降1.92%;活动房屋423.48万欧元,同比增长19.98%。
第八为非针织或非钩编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口1.39亿欧元,同比增长1.56%,占塞进口总额的2.25%。其中,女式西或便服套装、上衣、裙、裤等进口5122.89万欧元,同比下降0.47%;男式西或便服套装、上衣、长短裤及工装马裤2481.60万欧元,同比增长2.51%;女衬衫2023.86万欧元,同比增长2.55%;男衬衫1126.56万欧元,同比增长10.56%;婴儿服装及衣着附件1050.50万欧元,同比增长10.67%。
第九为钢铁。进口1.26亿欧元,同比下降20.99%,占塞进口总额的2.04%。其中,通过锻、热轧、拉拔或挤压而成的普通钢铁条杆8067.45万欧元,同比下降25.76%,占钢铁进口总额的64%;宽度在600mm以上的经过包、镀或涂层的普通钢铁板材1298.30万欧元,同比增长8.38%;普通钢铁的角材、型材及异型材1114.08万欧元,同比下降18.07%;宽度在600mm以上仅通过热轧而成的普通板材728.02万欧元,同比下降26.11%;不规则盘卷的普通钢铁的热轧条杆383.43万欧元,同比下降23.07%。
第十为谷物。进口1.20亿欧元,同比增长28.23%,占塞进口总额的1.95%,玉米、大麦、小麦及混合麦三大类的进口额占谷物进口总额的95.02%。其中,玉米进口4447.21万欧元,同比增长39.11%,占谷物进口总额的36.93%;大麦进口4420.75万欧元,同比增长32.11%,占谷物进口总额的36.71%;小麦及混合麦进口2573.83万欧元,同比增长21.37%,占谷物进口总额的21.38%。
(二)进口国别结构
欧盟仍是塞浦路斯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2011年,塞自欧盟国家进口43.12亿欧元,同比下降4.67%,占塞进口总额的69.73%,与上年相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其中,希腊凭借地缘优势继续保持塞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2011年塞自希腊进口13.37亿欧元,同比增长9.71%,占塞进口总额的21.63%;其次为以色列,进口6.36亿欧元,同比增长24.95%,占塞进口总额的10.30%;英国位居第三,进口5.52亿欧元,同比增长3.87%,占进口总额的8.93%;意大利由2010年的塞第二大进口国跌落至第四位,进口5.09亿欧元,同比下降15.77%,占比8.23%;德国位居第五位,进口5.08亿欧元,同比下降12.96%,占比8.21%。

塞浦路斯进口集中度较高,前十二大进口来源国占塞进口总额的80.7%。2011年,塞前十二大进口国中有7个国家的进口有所增长,其中以色列和比利时分别以24.95%和24.47%的高增长率,占据了塞进口来源国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前两位,而埃及则凭借19.86%的高增长由塞第十七大进口国迅速攀升至第十二位;其余5国则出现大幅下降局面,其中来自意大利的进口降幅达15.77%,名列首位,而来自中国的进口缩减幅度居于第二位,降幅达12.82%。目前,中国是塞第七大进口来源国,进口2.96亿欧元,占塞进口总额的4.80%。
三、2011年塞浦路斯出口情况
(一)出口商品结构

2011年塞浦路斯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化工产品,矿产品,机器及电气设备,贱金属,植物产品,动物产品,食品饮料及烟酒,光学、医疗用精密仪器及乐器钟表,珍珠宝石等贵金属,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等领域,上述各大类产品合计出口12.32亿欧元,占塞出口总额的93.95%。2011年塞浦路斯除纺织制品、运输设备、光学医疗用精密仪器、杂项制品及特殊交易品外,其余各大类出口数额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攀升。其中,艺术收藏品、珠宝等贵金属、动植物油脂、水泥及陶瓷玻璃制品等领域的出口数额更出现了成倍增长。具体来看,2011年塞出口产品结构如下:
第一为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出口2.49亿欧元,同比增长53.90%,占塞出口总额的19.03%,几乎全部为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
第二为药品。出口1.98亿欧元,同比增长18.91%,占塞出口总额的15.11%。其中,由混合或非混合产品构成的已配定剂量药品1.62亿欧元,同比增长16.03%,占塞药品出口总额的81.85%;两种以上成分的未配定剂量混合药品2182.04万欧元,同比增幅达533.41%,占塞药品出口总额的11.01%;人血、动物血制品、抗血清和疫苗等出口1342.82万欧元,同比下降36.67%,占塞药品出口总额的6.78%。
第三为有机化学品。出口1.22亿欧元,同比增长70.06%,占塞出口总额的9.37%。其中,仅含有氮杂原子的杂环化合物4344.63万欧元,同比增长170.04%,占有机化学品出口的35.35%;仅含氧杂原子的杂环化合物2712.41万欧元,同比下降4.50%,占比22.07%;抗菌素1345.95万欧元,同比增长226.91%,占比10.95%。
第四为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出口1.09亿欧元,同比下降0.55%,占塞出口总额的8.36%。其中,压电晶体、半导体器件等出口6040.80万欧元,同比下降30.67%,占塞电机电气设备出口的55.09%;电阻器1385.02万欧元,同比增长200.18%,占比12.63%;电路开关、保护等电气装置949.01万欧元,同比增长665.54%,占比8.65%。
第五为食用蔬菜、根及块茎。出口6199.31万欧元,同比增长43.92%,占塞出口总额的4.73%。其中新鲜或冷藏的马铃薯出口5311.36万欧元,同比增长59.62%,占塞蔬菜出口的85.68%。
第六为乳、蛋、天然蜂蜜及其他食用动物产品。出口5872.95万欧元,同比增长13.8%,占塞出口总额的4.48%。其中乳酪及凝乳出口5557.57万欧元,同比增长14.06%,占塞食用动物产品出口的94.63%。
第七为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出口5786.87万欧元,同比增长44.44%,占塞出口总额的4.41%。其中,涡轮喷气发动机等燃气轮机出口由2010年的4610欧元骤然上升至1391.09万欧元,占塞机械器具出口总额的24.04%;离心机、液体气体过滤净化器906.59万欧元,同比增长25.72%,占比15.67%;灭火器、液体或粉末喷射、散布等机械器具799.75万欧元,同比增长4.27%,占比13.82%;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505.34万欧元,同比增长5.73%,占比8.73%。
第八为钢铁。出口4348.89万欧元,同比增长70.73%,占塞出口总额的3.32%。其中钢铁废碎料和供再熔的碎料钢铁锭出口4220.13万欧元,同比增长68.13%,占钢铁出口总额的97.04%。
第九为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出口4057.86万欧元,同比下降28.44%,占塞出口总额的3.09%。其中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器具1780.45万欧元,同比下降11.68%,占光学医疗设备出口总额的43.88%;助听器、矫形器具861.60万欧元,同比下降68.29%,占比21.23%。
第十为铜及其制品。出口4008.89万欧元,同比增长37.93%,占塞出口总额的3.06%。其中未锻轧的精炼铜及铜合金2290.49万欧元,同比增长70.72%,占塞铜制品出口的57.14%;铜废碎料出口1705.21万欧元,同比增长9.50%,占比42.54%。
(二)出口国别结构
塞浦路斯出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欧盟及周边国家。2011年塞对欧盟国家出口8.92亿欧元,同比增长27.47%,占塞出口总额的68.03%。2011年塞前五大出口国依次为希腊、英国、德国、意大利和黎巴嫩,出口额分别为3.34亿欧元、1.24亿欧元、0.67亿欧元、0.42亿欧元和0.28亿欧元,合计占塞出口总额的45.47%。其中,除向德国的出口总额出现了36.58%的同比下滑外,其余四国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意大利则以65.81%的高增长率,名列塞出口增长最快的目的国家首位。

除意大利外,塞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增长较为显著的还有香港(67.47%)、黎巴嫩(53.47%)、英国(44.33%)和美国(37.10%),位次变化也相对明显,特别是香港和美国分别提高9位和7位;除德国外,塞前十二大出口国中出口出现下降的还有俄罗斯(-4.29%)、荷兰(-4.45%),排位各降1位。中国名列塞浦路斯第七大出口国,比去年提高5位,塞对华出口1867.62万欧元,同比增长19.42%,占塞出口总额的1.42%。
四、2012年塞浦路斯对外贸易趋势预测
在欧债危机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步履蹒跚,虽未脱离复苏轨道,但仍不断遭遇新的挑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2011年世界货物贸易量(进出口平均值)增长率由2010年的14.1%放慢至8.4%,2012年将进一步减慢至5.8%。而WTO对世界贸易形势的预测则更为消极,其3.7%的贸易增长预期远低于1990-2008年6.0%的长期世界贸易年均增长水平。与此同时,欧洲面临的经贸困境尤为突出,欧元区及欧盟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萎缩的基础上继续下滑,欧洲经济衰退风险加大。
当前形势下,塞浦路斯作为一个外向型小岛经济体,受欧债危机影响较大,制约其2012年外贸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银行业持有大量希腊债券和不良贷款;私营部门因消费疲软缩减库存,且资金周转陷入窘境;国内失业率高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薪金增长缓慢等。一旦上述因素进一步恶化,2012年塞浦路斯贸易形势将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