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境外投资 > 投资环境 > 非洲 > 摩洛哥
中摩双边经贸关系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1年04月18日    来源:商务部网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一、中摩经贸关系的回顾

  中摩关系历来友好,两国自1958年11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摩是继埃及之后第二个与我建交的非洲国家。摩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两国在国际问题上有许多共识,在国际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在国际组织中相互支持增多。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两国签署了经贸合作、投资保护、民事和商务司法协议,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正在谈判中。

  近年来,双方高层互访增多,1998年摩洛哥政府首相尤素福访问我国,1999年江泽民主席
正式访问摩洛哥,2002年2月摩洛哥国王西迪·穆罕默德六世访问我国,有力地推动了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双边贸易

  1、90年代双边贸易基本发展概况

  中摩双边贸易在1990年首次突破10亿地拉姆(1亿多美元),此后,有增有减,但幅度都不大。增、减的年份与摩洛哥经济年景好坏密切相关(滞后1年)。直到1997年,中摩双边贸易才突破20亿地拉姆(超过2亿美元),1998年达到25亿地拉姆,1999年达到27.91亿地拉姆(约合3亿美元),连续三年高速增长。由于摩自2000年起内受干旱影响经济增长缓慢外受石油价格飙升国际收支面临相对困难有意削减非必需物资进口,我对摩出口亦受影响。据摩方统计,2000年中摩双边贸易总额为32.25亿地拉姆,仍然维持了14.82%的增长率。2001年,摩洛哥因经济形势及国际市场行情,减少了部分进口,但中摩双边贸易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进出口总额达到35.15亿地拉姆,比上年增长9.10%。

  从中摩双边贸易的发展来看,首先,中摩双边贸易尽管近年来增幅不小,也达到了超过3.8亿美元的规模,但与双方经济贸易关系实际存在的可能性相比,贸易规模仍然不大。其次,随着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中国在摩洛哥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位序从第18位上升至10位,2000年中国在摩洛哥进口中居第10位(1999年为19位),在其出口中居第21位。最后,对摩洛哥来说进出口不平衡,常年处于逆差状态,这已引起摩洛哥政府的重视,在2000年第五届双边混委会上摩方正式提出了贸易不平衡问题。

  就整体而言,商品结构变化不是很大,摩洛哥主要从中国进口茶叶(每年总量在32000吨以上)、制成消费品、机械设备和化工产品,而中国主要从摩洛哥进口化肥和钴矿砂。中国曾长期从摩洛哥进口磷酸盐,由于路途遥远,运输成本过于昂贵,从1993年起改为进口磷酸盐制品(磷肥)。中国从摩洛哥进口钴矿砂业务因中国企业方面的原因曾于1997、1998两年停止了交易,1999年恢复了该项交易。

  2、近年来双边贸易的变化及趋势

  我传统大宗出口商品茶叶在数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由于经营格局的变化(我国和摩洛哥先后都由统一经营改为了放开经营),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的竞争都极为激烈,在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出口价格相对有所下降,值得引起重视。

  关于化肥交易,2000年第五次混委会期间,摩磷办与我中化签署了中期(3年)交易协定(第一个相关的协议签于1997年),我承诺每年购买不少于20万吨磷肥,会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交易量。

  关于钴矿砂交易,由于在我中断与摩交易期间摩方自行投资开设了钴金属冶炼工厂,今后摩方不可能再提供以前同样数量的钴矿砂,即使摩方仍然愿意提供钴矿砂,也是迫切希望与钴金属捆绑销售。

  除传统大宗商品茶叶、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外,我对摩出口品种繁多,其中电视机、收音机、日用陶瓷、日用五金已经成为影响较大的商品,近年来塑料原料和制品、棉布和摩托车、自行车、鞋类等增长较快。

  总体来说,中摩双边贸易在总量增长的同时不平衡状况有加剧趋势,2000年,在超过30亿地拉姆的进出口总额中,88%为摩方的进口,逆差绝对值(1999年为20.31亿地拉姆,2000年逆差为24.67亿地拉姆)和幅度较以往都有明显增加。进入2001年,摩洛哥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总体进口有所下降,我对摩出口也受一定程度影响。

  3、中摩双边贸易有关统计






  4. 2002年中摩双边贸易发展情况

  (1). 摩洛哥和我国大陆的双边贸易发展概况

  在连续三年增长的基础上,2002年中摩双边贸易仍出现了较高速增长。中摩双边贸易进出口
总额达亿40.48迪拉姆(按2002年美元对迪拉姆平均汇价1美元 = 11.02061迪拉姆计算,双边贸易额为 3.67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5.16%,其中我对摩出口37.61亿迪拉姆,增长19. 35%,我进口2.8亿迪拉姆,下降24.86%。

  (1.1)摩洛哥从我国大陆进口的主要商品统计

  2002年,按摩洛哥方面统计,摩从我国大陆进口商品的总额为37.61亿迪拉姆,比上年的31.51亿迪拉姆,增长19.35%。按商品构成分,主要品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食品类进口7.27亿迪拉姆,比上年的6.83亿迪拉姆增长6.44%;能源类产品进口0.64亿迪拉姆,比上年的0.43亿增长了48.83%(其中煤炭一项从0.43亿增至0.53亿迪拉姆,增幅为25.25%);大类产品半成品从3.55亿增至4.42亿,增幅为24.50%;机械设备类从6.98亿增至9.27亿迪拉姆,增幅为32.80%(其中空调设备从0.30亿增至0.39亿迪拉姆,增幅为30%);最大类产品是消费制成品,从13.69亿增至15.69亿迪拉姆,增幅也达15.70%(其中收音机电视机从2.70亿增至3.50亿,增幅为29.62%)。


  (1.2) 摩洛哥对我国大陆出口主要商品统计

  2002年,摩洛哥对我国大陆出口主要商品总额为2.87亿迪拉姆,比上年(3.87亿迪拉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24.86%)。从商品构成的变化来看,首先,主要品种半成品下降较多,从3.15亿迪拉姆降至2.14亿迪拉姆,降幅达47.19%;其次,食品类略有下降,但主要品种贝壳类略有上升;再次,矿物源产品是唯一一个上升的品类,对我国大陆出口额从0.14亿增至0.19亿迪拉姆,增幅为30.38%;最后,半成品类下降较为明显,出口额从3.15亿降至2.14亿迪拉姆,降幅为46.63%(其中化肥一项从3.06亿降至1.6亿迪拉姆,降幅达91.25%)。此外,尽管金额不是很大,但降幅也不小的是消费制成品。


  (2.) 摩洛哥与香港特区的双边贸易发展概况

  由于摩洛哥政府将香港单列成一个贸易统计单位,从今年起,我处也将摩洛哥与我香港特区的双边贸易列入统计范围。2002年,摩洛哥与香港特区的双边贸易额为2.97亿迪拉姆,其中进口额为2.68亿迪拉姆,出口额为0.28亿迪拉姆。

  (2.1) 摩洛哥从中国香港进口主要商品统计

  摩洛哥主要从香港特区进口消费制成品(如棉、化纤布匹、塑料制品、电视机等)、半成品和机械设备三大类产品。


  (2.2) 摩洛哥对中国香港出口主要商品统计

  摩洛哥对香港特区的主要出口商品有鱼类产品、鱼罐头、棉布、皮张和部分锑矿砂。


  (3) 摩洛哥与台湾双边贸易发展概况

  摩洛哥和台湾的双边贸易历年来保持一种稳定的态势,基本维持6 – 7亿迪拉姆的水平,但以摩洛哥进口为主要态势,摩对台的出口比较少。2002年,摩台双边贸易额突破7亿迪拉姆大关,达7.78亿迪拉姆,比上年增长17.90%,其中从台进口7.08亿迪拉姆,比上年增长9.42%,对台出口更达到0.69亿迪拉姆,比上年增长439.78%。

  自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比较重视对摩贸易,台湾贸协每年组织台湾中小企业来摩进行贸易活动,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总体而言,台湾产品比我大陆产品价格较高,但品质也较好,至少在摩洛哥业界许多人都这么看。

  (3.1) 摩洛哥从台湾进口主要商品统计

  摩洛哥从台湾进口的主要商品有:半成品,2002年进口1.36亿迪拉姆,比上年增长40.20%(其中以合纤纱、塑料原料为大宗,合纤纱当年进口0.39亿迪拉姆,比上年增长69.56%,塑料原料当年进口0.10亿迪拉姆,比上年下降50%);机械设备类生产资料,2002年进口2.72亿迪拉姆,与2001年基本持平,其中较大宗的有电话电报设备、电切割设备(当年分别进口0.55亿迪拉姆和0.17亿迪拉姆);消费制成品,2002年进口2.89亿迪拉姆,比上年略有增长(6.25%),其中较大宗的有化纤布匹、棉布、电视机、塑料制品等(当年分别进口1.29亿、0.19亿、0.25亿和0.08亿迪拉姆,其中化纤布匹增加较多,增幅达18.34%,而塑料制品则下降较多,下降幅度达62.35%)。


  (3.2) 摩洛哥对台湾出口主要商品统计

  尽管总体上摩洛哥对台湾的出口贸易不算重要,但2002年的业绩在其对台双边贸易的发展中值得一提。当年摩洛哥对台出口贸易达0.69 亿迪拉姆,比上年的0.12亿迪拉姆增长439.78%,增长的项目主要是磷酸盐和磷酸盐制品磷酸二氨,当年该两项商品分别对台出口0.18亿和0.41亿迪拉姆。


  (4) 中摩双边贸易发展的若干特点和分析(略)

  三、互利合作

  1、医疗合作

  医疗合作是中摩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975年,第一个中国医疗队援外来到摩洛哥,此后一直保持70-80名医疗队员的规模,分散在7个医疗点。一个为期2年的医疗合作协定于2001年6月在拉巴特签署,目前,有将近120名中国医生分散在摩洛哥各地的11个医院内工作,今后一个时期将保持这一规模。

  2、渔业合作

  中摩渔业合作始于1988年,双方以合资方式组建渔业公司,共担责任共享收益。由中水公司与摩洛哥一私营企业主签署的一份合作协议诞生了中摩第一家渔业合资公司。这项合作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在9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有6家中国公司在摩洛哥渔港阿加迪尔设立了合资公司,共有80条渔船在摩洛哥海域作业,中国船员及陆地工作人员近500人。

  3、加工贸易

  境外加工贸易项下合作的第一个协议签于1999年,当时我海尔集团与摩洛哥有关企业签署了两个合作协议,但该两项协议至今没有落实。于同年稍晚些时候签署的江苏省法尔胜集团与一家摩洛哥企业合作协议于2000年底开始启动,目前已经进入生产与销售阶段。
2001年我北方工业公司下属陕西渭阳摩托车厂与摩洛哥马拉喀什一自然人签署的摩托车生产销售合作协议目前已开业投产。此外,我鞍山印染厂与摩洛哥丹吉尔一企业的成衣合作项目也进入考察实施阶段。

  4、承包工程

  1988年3月,中国煤炭海外开发公司中标承包摩乌基达煤矿3号竖井项目(合同金额840万美元),已于1994年完成。此后我未承担过其它项目。

  5、劳务合作

  1)1976年,我帮摩在拉哈什的罗科斯软木林中试种20公顷茶树苗。1981年摩进口我制茶设备,1983年我又派7名茶叶技术人员来摩工作,至1985年结束。

  2)1983年11月,中农公司与摩方签定水稻技术服务合同,由江西省派3名专家来摩工作三年。

  3)1987年签定沼气技术合作合同,我浙江国际公司派4名技术员于1988年7月-1990年7月在马拉喀什省豪兹地区建180立方米沼气池,推广沼气技术。

  4)1986年,我海外工程总公司与卡萨自行车厂签定劳务合同,该厂聘我6名技术员。

  5)1990年-1992年,我海外工程总公司派3名厨师在卡萨的北京餐馆服务。

  6)1992年11月-1993年底,大连水产供销公司派遣22名渔船劳务人员在摩渔船工作。

  7)1993年12月-1994年底,成套广州分公司派2名工程师到卡萨纺织厂工作。

  四、对摩经济援助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