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哥伦比亚正当其时
——访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贝莱斯
2009年11月,第三届中拉企业家高峰会议将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召开。近日,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贝莱斯先生及商务代表雷航先生与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顾杰一起,就这次中拉企业家高峰会议的相关事宜进行了交流。贝莱斯先生接受了《中国投资促进》杂志记者的专访。
中拉会议是个好机会
《中国投资促进》:今年11月,将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召开第三届中拉企业高峰会议,对于哥伦比亚来说,希望中国的哪类企业参加这次活动?
贝莱斯:这次中拉企业家高峰会议,对双方企业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能够促进两个地区间的贸易和投资发展。首先,我们希望这次受邀参加会议的中国企业,对南美洲市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南美洲各个国家经济的真实情况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其次,我们希望邀请的中国企业,最好是做基础设施的企业。因为如今无论在哥伦比亚,还是在其他南美洲国家,都有像机场、港口、公路、铁路这样的在建项目。这类企业如果去拉美投资,会有非常好的商机。另外,我们也欢迎包括IT、机械制造、汽车、服装纺织、生物能源类企业参加这次活动。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希望能够邀请到大批向美洲,尤其是北美洲出口的企业来参会。希望这些企业在考察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后,可以利用南美洲,尤其是哥伦比亚的战略地理位置,把哥伦比亚变成他们的加工厂所在地,也让哥伦比亚成为一个出口平台,把业务扩展到北美市场。现在像哥伦比亚、智利、秘鲁这些国家,都是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其产品进入北美市场,均为零关税并且没有配额。
《中国投资促进》:如果中国企业想去参加这个活动,需要做哪些准备?
贝莱斯:我们希望想参加这次活动的中国企业,在去哥伦比亚之前,先对它感兴趣的国家有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对感兴趣的项目有一个基本了解,对当地的一些法律条款以及投资的一些基本情况有一些了解。如果大家事先已经选择了希望进一步洽谈的投资伙伴,也可以提前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可以召集一些企业让双方在会上面对面地洽谈。参加这次活动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是企业方面,还是我们组织方面都是这样。此次峰会的主办方是中国贸促会,协办方是哥伦比亚政府有关部门,届时将有200多个中国企业、200多个哥伦比亚企业,及150多个其他拉美国家的企业,汇聚在波哥大洽谈。
保税区政策优惠
《中国投资促进》:中国企业投资拉美、投资哥伦比亚,有没有优惠政策?
贝莱斯: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哥伦比亚已经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两国互相投资促进的保护协定,哥伦比亚是第一个与中国政府签署并实施投资保护协定的拉美国家。这个保护协定,将给去哥伦比亚投资的中国企业以经济与法律上的支持和保护。
其次,近期我们开始执行了保税制度,保税区制度对生产型、出口型企业有非常优惠的条件,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我们的保税区园区的经营期限是三十年,到期之后可以延期再经营三十年。
第二,从企业所得税的角度来看,保税区或者是享受保税政策的企业,都可以享受到15%的企业所得税。我们知道,中国已经把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为25%了,所以,15%的企业所得税,对于中国企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第三,所有与生产相关的原材料和设备,进口到保税区内都不作为进口处理,不征收任何关税和增值税。
第四,目前,哥伦比亚政府已经与周边3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凡是在保税区加工和生产的产品,都可以享受这些协定,以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进入这34个国家的市场。
第五,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投资企业可以选择与哥伦比亚政府签署法律稳定合同,比如投资企业可以针对自己的投资决策,提出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条件,与哥伦比亚政府约定这些条件,在二十年之内无论政府的政策如何变化,都对其不会产生影响。
除了保税区的优惠政策以外,哥伦比亚是南美洲唯一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都有出海口和商港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我认为,这一揽子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和哥伦比亚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是非常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除此之外,哥伦比亚还拥有非常国际化的银行体系,所有的银行业务都是标准化的。哥伦比亚的外汇制度也是放开的,所有的投资商在经营过程中的利润,都可以自由兑换、自由汇出。
哥伦比亚可以成为产品再加工基地
《中国投资促进》:哥伦比亚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对于中国企业间接进入美国市场及其他美洲市场非常有利。中国企业可以把哥伦比亚作为一个产品再加工基地。我想知道,哪类企业采用这样的投资方式比较有优势?哥伦比亚对于这类外资企业,有哪些优惠政策和限制条件?
贝莱斯:哥伦比亚和美国的自贸谈判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执行的安第斯优惠贸易和根除毒品法案(ATPDEA),允许大多数原产哥伦比亚的产品以零关税进入美国市场。为很好地利用这个准入条件,中国企业可以在哥伦比亚生产如下产品:丝绸制品、塑料产品、皮革制品、木制品、纸盒、出版物、针织或非针织服装及配饰、其他纺织品、鞋类、家具等。
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可以选择将部分加工环节放在哥伦比亚完成,从而获得多方面的优势:比如出口美国市场零关税无配额、运输成本降低、运输时间缩短,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货值不大、交货期短、有特殊设计要求的订单等。
《中国投资促进》:除了基础设施外,哥伦比亚的矿产、石油等资源也比较丰富,并允许外国企业投资开采。中国企业如果去投资开采的话,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哥伦比亚有哪些相关的规定和优惠政策?
贝莱斯:哥伦比亚的矿产和石油领域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勘探开发的投资商,我们会给与他们与当地投资商相同的参与机会和条件,没有特殊的限制。哥伦比亚对于石油天然气的规则制定和区块划分,由国家石油天然气总局负责,最大的石油公司是国家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两个单位相互独立,以保障国际投资商和私营企业公平参与石油行业。
2006年,中石化与印度石油公司联手投资8亿美元,收购了哥伦比亚的石油企业OMIMAX。两年多的经营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石化正逐步扩大其在哥伦比亚其他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
金融危机影响有限
《中国投资促进》: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于哥伦比亚的出口和贸易有多大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哥伦比亚是否调整了一些贸易政策?
贝莱斯: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的次贷引起的。由于哥伦比亚的银行系统非常严谨,管控非常严格,这次没有发生次贷问题,也没有像美国和欧洲国家那样,出现政府注资或银行倒闭的现象。哥伦比亚有四分之一的金融机构是国际金融机构,绝大多数金融系统都是国内银行。由于政府对这些国内金融机构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监管和治理机制,所以,哥伦比亚在金融结构上是非常健康的,没有问题。
从贸易方面来看,美国和欧洲是哥伦比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需求,很显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贸易额有所收缩,对哥伦比亚的出口也带来了影响。哥伦比亚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在促进对外贸易的同时,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虽然现在的出口额没有以前那么多,但我们通过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商来哥伦比亚投资。
目前,为了保证2009年政府项目的顺利执行,以及促进社会发展重大资金上的需求,哥伦比亚已经通过一些国际金融机构,比如泛美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安第斯金融公司等机构,通过多边渠道,筹到了2009年的国家项目的资金。现在,一些国家比如美国、欧洲国家甚至中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哥伦比亚政府也投了300亿美元来发展国内的基础设施项目。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根据一些国际评估机构的估计,整个南美地区在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会是0%,有一些国家会出现负增长。而哥伦比亚在2009年的经济增长将在2%~2.5%。这个数据我们认为还是比较积极的。
《中国投资促进》:刚才您提到,哥伦比亚政府要投入3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能具体谈一下都有哪些项目吗?中国企业有没有机会参与?
贝莱斯:这一揽子项目包括电站、机场、高速路、隧道、港口的建设和特许经营、铁路、轻轨、城市公共交通项目建设等。
我们了解中国有很多有实力的从事海外工程建设的企业,我们欢迎这些有融资和建设能力的企业参与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