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洮南市生猪养殖历史悠久,不仅可以实现传统农牧产业链条的延长,还提高初级农牧产品的附加值。由于洮南特有的畜牧业资源,玉米饲料优质丰富以及独有的生猪养殖产业优势,可以满足人们对其制品的不同需要,因此发展速度相当惊人。畜牧业自然优势、皮革工业原料优势和发展皮革工业的地域优势比较完善,更培育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的产业工人,使洮南市具备发展生猪养殖无可比拟的基础和条件。
在我国猪肉制品趋于不断完善和竞争实力有待加强的背景下,洮南市生猪养殖产业亟待发展,本项目是融科研、生产、加工、管理和销售为一体的生猪养殖全产业链系统工程。
1.1.2 市场前景
(1)生猪养殖产业市场分析
生猪育种属于生产产业的前端,引领着生猪产业的发展,高质量的种猪在生猪产业中一直供不应求。猪肉是我国居民肉食的主要来源,在我国肉类供给结构中一直保持在整体的六成左右,年需求量较为稳定。

图表1:2022年我国肉类消费比例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消费市场,人均猪肉消费居第三。从总量来看,我国2022年猪肉产量为5541万吨,占全球猪肉总产量的48.61%;猪肉消费量为5694.8万吨,占全球猪肉总消费量的50.6%。从各国人均猪肉消费量来看,2022年中国以25.39千克/人居第三位,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1.09千克/人。
从生猪存栏量来看,2019年,史无前例的非洲猪瘟疫情席卷全国,到该年底中国生猪存栏量大幅下跌27.5%至3.1亿头。从2020年起,中国生猪存栏量开始恢复性增长,到2021年末增长到4.49亿头,2022年末进一步增长到4.53亿头。

图表2:2018-2022年全国生猪存栏量(亿头)
从生猪出栏量来看,2019年非洲猪瘟侵袭下,生猪出栏量大降21.6%,到2020年继续下降3.2%,低至5.27亿头。2021年生猪出栏量一举恢复以前水平,2022年更是创下阶段性新高,达到7亿头。

图表3:2018-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亿头)
(2)生猪养殖全产业链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是全世界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而生猪屠宰行业一头连着生猪养殖,一头连着肉品消费,是保障肉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猪肉市场行情的重要节点之一。
另一方面是肉制品企业的完善布局有利于生猪屠宰产品利用率的提高,数据显示包括碎膘、血液等残废料产量占比约为10%左右。例如屠宰过程当中常见的碎肉、碎皮一旦聚集到一定体量,对于食品加工工业而言具有相当的价值。例如碎肉、碎膘等产品常常作为食用肉馅运用在家庭、餐饮与食品加工企业中,生产包子、饺子、火腿肠等加工食品。从而进一步提升肉制品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猪肉产业链趋向完善,各环节市场规模与盈利能力差距较大。
上游:饲料加工、种猪繁育和动物保健行业,将有利润增速边际改善的机会;
中游: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最大,利润率水平波动也最大,其产能扩张或收缩基本主导猪周期的变化,可把握受益于猪周期上行的投资机会;
下游:生猪屠宰、猪肉收储和肉制品加工行业市场反应相对变动,景气度与猪周期反向波动,可关注肉类预制菜的市场开拓情况。

图表4:猪肉产业链
皮革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动物皮毛、化工原料与纤维等等。上游的动物皮毛来源中,牛皮约占50%;羊皮约占31%;猪皮约占18%。下游行业的产品构成情况分别是:制鞋业的鞋面革,约占35%;家具行业的家具革,约占15%;汽车行业的汽车革,约占5%;皮革服装行业的服装革和包装革,约占20%;包装行业的包装革,约占10%。下游成品的销量直接影响皮革的产量,从而影响行业的营收情况。
洮南市地处科尔沁草原的中心地带,充分利用生猪养殖项目,每年可实现原皮供应量。除当地资源外,内蒙古东四盟、辽宁北部、黑龙江西部的原皮供应量每年都在增加。畜牧业自然优势、皮革工业原料优势和发展皮革工业的地域优势比较完善,更培育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的产业工人,使洮南市具备发展皮革工业无可比拟的基础和条件。
未来,随着行业整合将不断加强,领先企业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生猪养殖产业链前景十分乐观。
1.1.3技术分析
本项目养殖的肉猪会进行屠宰深加工,生猪屠宰加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表5:生猪屠宰加工工艺流程
1.1.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2年9月5日发布了《金融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文件提出引导生猪屠宰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支持畜禽产品主产区配套建设冷却库、低温分割车间等冷藏加工设施和冷链物流设施,完善冷链配送体系和拓展销售网络,提升畜禽产品市场流通能力。
2023年,吉林省颁布的《支持生猪、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发展生猪、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将生猪等重要农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全部列入补贴范围,应补尽补。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猪、家禽企业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动散养向规模、规模向标准、标准向示范转变。对生猪、家禽标准化养殖场扩大再生产贷款300万元以内,符合条件的享受省农业信贷担保贷款贴息支持。
(2)区位交通优势
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东三省与内蒙东部交界的中心,交通条件便利。境内有京齐、呼海铁路和111国道、长白公路通过,南可入关进京,直达沈阳、大连;北可直达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距珲乌高速车程不到20分钟,嫰丹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距长春机场4小时车程,距乌兰浩特机场70分钟车程,距白城长安机场20分钟车程,洮南与省城长春开通了复兴号当日往返动车。
(3)畜牧业优势
2023年白城市奶牛、肉羊饲养量持续保持吉林省第一;生猪出栏量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肉牛存栏量、出栏量、养殖量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2023年上半年,白城市畜牧业连夺全省3个第一。2023年上半年,白城市奶牛、肉羊饲养量分别发展到4万头、494.6万只;生猪出栏量98.6万头,肉牛存栏量61.2万头、出栏量11.1万头、养殖量72.3万头,禽发展到1841.1万只,全市畜牧业完成产值47亿元,同比增长13.2%,畜牧业经济稳固向好、稳步提升。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综合区和皮革加工区,按年出栏500万头生猪产能进行规划,建设绿色生态生猪养殖场及配套设施、饲料厂和养殖服务中心,同时购置屠宰深加工生产线和相关设备。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00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50,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063,264.2万元,利润350,877.2万元,投资回收期7.2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8%。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本项目的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生猪全产业链,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的养殖方式在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创造利税,实现百余人的稳定就业,也为洮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1.5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或其他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省洮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地址:吉林省洮南市开发大厦
2.2 概况
洮南经济开发区是2005年12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开发办备案的工业集中区,批复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目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面积7.5968平方公里。
开发区成立以来,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了“三纵四横”高标准的开发区路网。累计铺设供排水管线15.2公里,安装路灯770基(杆),绿化美化面积达48.9万平方米,建设500千伏、66千伏变电站两座。开发区道路、用电、供热、蒸汽、通讯、给排水均能满足入驻企业的需求。截至2019年末,开发区已入驻各类企业80户(包括注册在开发区的企业),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清洁能源、纺织服装等行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户,限上企业1户,纳税超亿元企业1户。
近年来,洮南经济开发区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产业支撑、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原则,以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产城一体化为建设目标,高标准定位、高水平建设、高速度发展。2018年纳入国家开发区目录,公布于2018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代码为S227053。目前已形成以吉林敖东、九阳药业、恒和药业为龙头企业的医药产业及以大唐风电、中广核新能源、杭泰太阳能、新开能源、同力风电为龙头企业的新能源产业。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高学忠
电话:0436-6262011
15567967499
传真:0436-6262011
邮箱:tnjhj2010@163.com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市(州)联系人:徐增春
电话:0436-3203010
13894682986
传真:0436-3224565
邮箱:bcjhj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