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白城市 > 招商项目
白城市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2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生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高,能够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缓解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同时,在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生物有机肥回收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

1.1.2 市场前景

有机肥是指含有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其中绝大部分为农家就地取材,自行积造的。有机肥料由于来源广泛,所以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粪尿肥、堆沤肥、饼肥类、泥炭类、泥土类、城镇废弃物类和杂肥类。有机肥料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它直接与农业、工业生产相关联,相较化肥具备对环境影响小、肥效持久等优势,是保障国内亿万人粮食供给的重要肥料之一。

(1)供需情况

有机肥料的供需情况:2021年我国有机肥料的产量为5012万吨,同比增长6%;2022年,我国有机肥料的产量为5363.6万吨,同比增长7%。2021年我国有机肥料的消费量为6060万吨,同比增长4.6%;2022年我国有机肥料的消费量为6363万吨,同比增长5%。由此可见,我国有机肥料的供需缺口较大,主要原因是有机肥料的生产成本高、质量不稳定、市场认知度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

化肥的供需情况:2022年,我国化肥(以纯量计)的产量为5679万吨,同比下降1.2%;2022年我国化肥(以纯量计)的消费量为5541万吨,同比下降0.3%。由此可见,我国化肥的供需基本平衡,主要原因是化肥的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市场认知度高、政策调控力度大等。

(2)市场规模

有机肥料的市场规模:中国有机肥料市场需求在2022年市场需求达到1660万吨,市场销售均价为7698.8元/吨,市场规模为近780亿元,同比增长6.4%。预计到2023年中国有机肥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

化肥的市场规模:2021年中国化肥行业的市场规模为2964亿元,同比增长1.8%;2022年中国化肥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027亿元,同比增长2.1%。预计2024年中国化肥行业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1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4%左右。

(3)产业链分析

肥料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料供应、中游肥料生产和下游农业应用三个环节。具体如下:

上游原料供应:主要包括有机肥料的原料供应和化肥的原料供应。有机肥料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畜禽粪便、秸秆、绿肥、厨余垃圾、城市污泥等,化肥的原料主要来源于天然气、煤炭、磷矿、钾矿等。上游原料供应环节的主要企业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煤能源、云南云天化、国药集团等。

中游肥料生产:主要包括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化肥的生产。有机肥料的生产主要通过发酵腐熟、粉碎筛分、造粒包装等工艺制成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有机肥产品,化肥的生产主要通过合成氨、尿素、硝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工艺制成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化肥产品。中游肥料生产环节的主要企业有梅花生物、根力多、司尔特、金正大、华锦股份、华东医药等。

下游农业应用:主要包括不同作物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肥料的需求和使用。下游农业应用环节涉及到多种作物,如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甘蔗等)、蔬菜作物(白菜、萝卜、西红柿等)、果树作物(苹果、梨、桃等)、花卉作物(玫瑰、菊花、兰花等)等。下游农业应用环节的主要企业有万达集团、新希望集团、正邦科技等。

(4)重点企业分析

①企业竞争格局

有机肥料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根据分析,目前中国有机肥料行业内还未产生具备非常明显规模优势的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主要竞争者包括梅花生物、根力多、司尔特、金正大、华锦股份、华东医药等。

化肥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目前中国化肥行业内存在一些具备较强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竞争者包括中化集团、化工集团、中农化肥、华能国际、盐湖集团、云天化等。

区域竞争格局

有机肥料行业的区域竞争格局:根据公开信息,中国有机肥料行业的主要竞争者多聚集于山东、北京等地,其中金正大和庞大生物等龙头企业在山东布局。除此之外,许多中小型有机肥料企业大多聚集于山东、安徽等地,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应。

化肥行业的区域竞争格局:根据公开信息,中国化肥行业的主要竞争者多聚集于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其中中化集团和化工集团等巨头企业在北京和上海布局。除此之外,许多中小型化肥企业大多分布于四川、河南、山东等地,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

1.1.3技术分析

(1)发酵程序

1、原料的预处理:包括分选、破碎、含水率和碳氮比调整。

2、原料发酵:周期一般需要15-20天。

1)第一阶段:指好氧发酵中的中温与高温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它是指从发酵初期开始,经中温、高温然后达到温度开始下降的整个过程,一般需10-12天。

2)第二阶段:物料经过第一阶段发酵,还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难分解的有机物存在,需要继续发酵使之腐熟。此时温度持续下降,当温度稳定在35-40℃左右时即达腐熟,一般需5-10天。

3、后处理:后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进行必要的破碎处理。

(2)工艺流程

1、堆制技术

堆前夯实地面,然后将粪便、泥炭、乐贝丰秒腐剂等发酵原料按比例混合堆制。

2、搅拌翻堆条垛式发酵工艺

物料以垛状堆置,可以排列成多条平行的条垛,条垛的断面形状通常为三角形或梯形,高度1.5-2.0m,宽4-6m。混合后堆料的含水率为55-65%。

3、发酵工艺流程如下:

发酵原料―预处理―混合―发酵―再调制―制粒―包装―出厂

在预处理中有时需要对原料进行破碎处理,调整原料的粒度,适宜的粒度范围是12~60mm。破碎与筛分可使原料的表面积增大,便于微生物繁殖,提高发酵速度。在堆置后每4-7天可翻堆一次,1个月后可停止翻堆,让其自然后熟。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提出,“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持续优化肥料投入品结构,增加有机肥使用,推广肥料高效施用技术。积极稳妥推进高毒高风险农药淘汰,加快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大中型植保机械,因地制宜集成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使用。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

2021年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提质增效。坚持农用优先,持续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发挥好秸秆耕地保育和种养结合功能。

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继续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农企合作,实现配方肥下地。结合粪肥利用,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选择300个粮棉油生产大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实施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行动,再建设100个绿色防控示范县。

(2)资源优势

2022年白城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3.63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5.2%。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5.77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5.4%。

2022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4.3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82万公顷。其中,稻谷22.2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48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57.1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79万公顷;豆类种植面积8.6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1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92万公顷,基本与去年持平。全年粮食总产量565.75万吨,比上年增产8.80万吨。其中,玉米产量330.88万吨,增长4.8%;水稻产量184.39万吨,增长5.7%。豆类产量15.02万吨,增长32.3%。

(3)区位优势

白城市地处科尔沁草原和松嫩平原结合部,是黑龙江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入关的必经之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划的第四条欧亚大陆桥主要枢纽城市之一,也是国家长吉图战略“西进”重要载体区、哈长城市群辐射带动区、“一带一路”策略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境内有长白、平齐、白阿、通让4条铁路干线,长白快铁最快2小时38分直达省会长春;国道G302珲阿线、国道G231嫩双线、省道S211扎突线等13条省级以上公路连通全境,珲乌、双嫩、铁科高速公路贯通交汇;大安港沿嫩江可直达俄罗斯伯力港,是省内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直接贸易的唯一水上通道;白城长安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天津、石家庄、青岛、大连等航线,构建了运行高效、便捷优化交通网络。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厂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

建设内容为建设生产车间、原料库、辅料库、堆场、办公设施等建筑,购置有机肥生产线、环保设备、公用工程设备等

建设规模为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2500万元,利润3750万元,投资回收期5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5.00%。

1.4.2 社会评价

有机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吉林省是农业生产大省,提高有机肥在我省的施用比例,能提高我省农产品品质,改善土壤状况。通过提高产品品质,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选址

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已规划建设用地。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地址:吉林省洮南市铁东1

2.2单位概况

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是2005年12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开发办备案的工业集中区,批复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目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面积7.5968平方公里。

开发区成立以来,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了“三纵四横”高标准的开发区路网。累计铺设供排水管线15.2公里,安装路灯770基(杆),绿化美化面积达48.9多万平方米,建设500千伏、66千伏变电站两座。开发区道路、用电、供热、蒸汽、通讯、给排水均能满足入驻企业的需求。截止到2019年末,开发区已入住各类企业80户(包括注册在开发区的企业),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清洁能源、纺织服装等行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户,限上企业1户,纳税超亿元企业1户。

近年来,洮南经济开发区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产业支撑、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原则,以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产城一体化为建设目标,高标准定位、高水平建设、高速度发展。2018年纳入国家开发区目录,公布于2018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代码为S227053。目前已形成以吉林敖东、九阳药业、恒和药业为龙头企业的医药产业及以大唐风电、中广核新能源、杭泰太阳能、新开能源、同力风电为龙头企业的新能源产业。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联 系 人:高学忠

电话:0436-6262011

箱:tnjhj2010@163.com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城市商务局

联 系 人:徐增春

电话:0436-3203010

箱:bcjhj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