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白城市 > 招商项目
白城市医药研发产业园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2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附加值、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聚集化发展的特性。以园区的形式聚集,可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获取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从而促进其成长。生物医药园区凭借其在产业聚集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汇聚技术、资本、人才资源,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逐步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本项目建设在洮南市,以敖东药业老厂区为基础,通过打造医药产业高地、产生集聚效应,继而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医药研发产业集群,放大园区效应。

1.1.2 市场前景

(1)医药工业研发创新市场分析

受老龄化加剧、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增加和行业研发投入增多等因素的推动,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2016-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呈波动增长趋势,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生物医药行业规模有所下降。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18680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8.30%。

图表1:2016-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2020年以来,中国在国家层面针对创新药行业的政策持续聚焦“鼓励创新药研发、加快新药上市”。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国内创新药的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并加速创新药的审批和上市流程,以更迅速地将创新治疗推向市场,从而造福患者。

“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医药工业行业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进一步促进医药工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同时,创新药行业作为医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工业的研发创新为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医药工业“十四五”规划中对创新药行业的重点内容聚焦于加速创新产品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提升研发效率,吸引国际创新资源,以及推动国内医药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有助于推动创新药行业持续发展和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

(2)医药研发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原料药产业生产、出口均位居世界前列,在研新药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十四五”以来,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3%,共有82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4个创新药在发达国家完成上市注册,217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创新产品新增销售占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近30%,工信部2023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原料药制造优势进一步巩固,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当前,我国医药工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由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显示,非器械类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平均值从2021年的60.974上升至2022年的61.018,中位数从2021年的60.755上升至2022年的60.817。研发指数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研发质量提升。此外,器械类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平均值从2021年的61.706上升至2022年的61.845,中位数从2021年的61.262上升至2022年的61.369。

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卫生健康与医药工业创新服务大会上,工信部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运行总体平稳,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为9.3%,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3%。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位。

为推进医药工业进一步发展,医药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正在提速。202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要求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创新药,也称为原研药,是一个相对于仿制药的概念,指的是从机理开始源头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完整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作为上市依据,首次获准上市的药物。医药行业开发一种新药需要经过广泛的测试以及相应的监管审查后才能投入市场,当前,由早期药物研发至商业化一般需要耗时10年以上,研发成本超过10亿美元,倘若将失败风险计算在内,创新药物的平均研发成本可达26亿美元。即便如此,由于创新药的专利保护期和高额利润率,创新药物市场依然在持续增长,据统计,2021年全球及中国创新药物市场规模达9787亿美元,同比增长5.00%,中国作为新兴创新药物市场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21年中国创新药物市场规模达1538亿美元,同比增长8.46%,占全球整体规模的15.71%,超过仿制药市场增长率,预计2024年中国创新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

图表2:2015-2024年全球及中国创新药物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

由于近年来中国政府陆续推出激励医药创新的优惠政策,中国药企的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制药行业的研发投入由2015年约105亿美元大幅增至2023年的410亿美元,预期2024年中国制药行业研发投入将增至476亿美元,高于全球的复合年增长率。

图表3:2015-2024年中国制药行业研发投入统计及预测

医药行业的新药研发一直是推动行业发展和创新的关键驱动力。随着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的治疗领域和潜在目标得到发现。从小分子化合物到生物制剂,新药研发正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由此可知,在洮南市依托敖东药业老厂区建设医药研发产业园项目利润可观,前景广阔。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3年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指出,推进医药领域改革和创新发展。支持药品研发创新,常态化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和质量监管确保“供好药”“用好药”。

2022年,《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强调,推动医药等重点产业链补短板,加快关键原辅料、设备配件和生产工艺研发攻关,促进集群化发展。

(2)区位交通优势

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东三省与内蒙东部交界的中心,交通条件便利。境内有京齐、呼海铁路和111国道、长白公路通过,南可入关进京,直达沈阳、大连;北可直达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距珲乌高速车程不到20分钟,嫰丹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距长春机场4小时车程,距乌兰浩特机场70分钟车程,距白城长安机场20分钟车程,洮南与省城长春开通了复兴号当日往返动车。

(3)产业基础优势

洮南市盛产防风、甘草、麻黄草、蒺藜草等中药材220余种,基础雄厚、技术成熟、管理规范,医药产业是白城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更培育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的产业工人。目前,洮南共有规模以上生物制药企业3户,分别是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恒和维康药业有限公司和吉林省九阳药业有限公司。敖东药业、恒和维康药业两户企业GMP改造异地新建项目已全部完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九阳药业GMP改造已完成,现在敖东药业老厂区已被政府收购,处于闲置状态,为本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产业条件。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拟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9平方米。

(1)建设抗肿瘤产品生产专线;建设抗肿瘤产品的原料药生产专线以及其他原料药生产线,改造升级原固体制剂生产线。

(2)购置主要设备,完成抗肿瘤产品、精神病产品和糖尿病产品的研发、生产车间建设、产品中试、工艺验证和规模化生产。

(3)利用敖东药业老厂区平台的办公楼及化学原料药合成、植化药提取、固体制剂、无菌粉针和水针(含冻干)五个主体车间生产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与域内药企战略合作,进行市场营销或代号生产。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8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8,500万元。

图表4: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60,427.8万元,利润52,941.2万元,投资回收期5.4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31%。

图表5: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医药健康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中具有较强成长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吉林省提升产业能级、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是吉林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医药研发产业园的建设,将会为健康产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1.5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或其他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规划建设用地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吉林省洮南经济开发区兴业路2999号

2.2概况

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为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全资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型制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6018.6732万元,到2020年末,资产总额10.5亿元。公司内设11个职能部室和注射剂、固体制剂、中药前处理及提取、化学原料药、生化前处理及提取、微球车间,员工341人。公司拥有小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粉针剂、无菌原料药、原料药、片剂、硬胶囊剂、散剂8个剂型,124个批准文号。形成了抗肿瘤、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类疾病以及中药经典名方等系列产品。

公司拥有九条从意大利、德国等地引进的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用于注射剂产品、口服固体制剂产品和中药提取产品的生产,达到了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年可生产小容量注射剂3.5亿支,冻干粉针剂4000万支,粉针剂6000万支,原料药、无菌原料药45吨,片剂30亿片,硬胶囊剂10亿粒,散剂5000万袋。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吉林省洮南市开发大厦

邮政编码:137100

项目联系人:高学忠

电话:0436-6262011

邮箱:tnjhj2010@163.com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市(州)联系人:徐增春

电话:0436-3203010 

13894682986

传真:0436-3224565

邮箱:bcjhj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