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白城市 > 招商项目
白城市电商产业园建设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2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电商产业园(全称电子商务产业园)以电子商务为发展主线,重点构建以B2B、B2C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平台,重点引进电子商务、信息软件、设计研发、仓储物流等一系列围绕电商产业发展的企业,重点依托并持续优化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专业园区。

项目位于白城工业园区,依托白城双创中心现有双创大厦及厂房,围绕电商、新媒体打造集电商运营、主播培训、短视频制作、快递中转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电商产业园。

1.1.2 市场前景

(1)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近年来,中国电商交易规模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766.8,比上年增长28.4%,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持续集聚成长,经济活力不断释放,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网络经济发展保持活跃,转型升级扎实有效,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网络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作用明显。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再创新高,全国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43.8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全国网上零售额13.8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全国网购替代率(线上消费对线下消费的替代比例)为80.7%。

跨境电商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设立165个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基本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2022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3%。。

(2)电商行业前景分析

我国直播电商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飞速。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升级催生了电商直播的蓬勃发展,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057万人次,使用率为80%。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65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474万人,占网民整体的71.0%。

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平台涉足电商业务,网购用户的线上消费渠道逐步从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向短视频、社区团购、社交平台扩散。2022年1-6月,只在传统电商平台消费的用户占网购用户的比例为27.3%,在短视频直播、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及微信等平台进行网购消费的用户比例分别为49.7%、37.2%、32.4%和19.6%。

目前,我国直播电商市场处于高增长状态,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万亿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3615.1亿元,比2017年的196.4亿元增长了近120倍。预计2023年将实现47.69%的增长,市场规模达34879亿元。

从渗透率来看,2017—2021年我国直播电商行业渗透率逐年递增,从0.27%增长至10.2%。预计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行业渗透率将达17.97%。

目前,我国直播电商市场主要被淘宝、抖音和快手三大平台垄断,三大直播电商巨头占据了中国直播电商行业99.7%的份额。其中抖音市场份额占比最大,达38.9%;其次为淘宝,市场份额占比达31.1%。

近年来,新一代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的用户规模亦不断增加。根据整理资料,2021年消费者平均每天在移动互联网上花费的时间约每天6.8小时,2017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9%。使用微信及微博等社交媒体分享日常生活(包括购物需求及体验)的趋势亦愈来愈明显,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用户规模及渗透率不断上升,表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社交电子商务业务,有望推动未来社交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由此可见,项目前景比较广阔。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提出,一是营造宽松发展环境,降低准入门槛,合理降税减负,加大金融服务支持,维护公平竞争。二是促进就业创业,鼓励电子商务领域就业创业,加强人才培养培训,保障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三是推动转型升级,创新服务民生方式,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工业生产组织方式,推广金融服务新工具,规范网络化金融服务新产品。四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支持物流配送终端及智慧物流平台建设,规范物流配送车辆管理,合理布局物流仓储设施。五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电子商务国际合作,提升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效率,推动电子商务走出去。六是构筑安全保障防线,保障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确保电子商务交易安全,预防和打击电子商务领域违法犯罪。七是健全支撑体系,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科技与教育支撑,协调推动区域电子商务发展。

《吉林省商务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等传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开发区信息化建设,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园区,鼓励园区内企业上云发展。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发展垂直类、专业类和行业类电子商务,引导电子商务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

(2)电商直播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

“十四五”时期,白城市将依托吉林农大和白城农科院科研优势,打造以玉米、水稻、燕麦、绿豆等4个农产品为主的百亿级体量的现代健康食品产业园,加快“杂粮杂豆之都”和“东方燕麦之都”建设,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商服务,打造综合性电商基地。

近两年,白城市多次举行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活动,例如:白城市巾帼电商创业创新大赛、白城市十大优秀直播网红达人评选活动、白城市青年网红直播电商培训班,2022年镇赉县商务局组织开展的“镇赉助农直播专场”带货活动,通过直播带货,直播销售额21000余元。

白城市有白城师范学院、医高专两所专科院校,有职业技术学院、电大等19所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为社会提供一大批高级技术人才,约有近万名各类实用技术人才毕业走向社会。

(3)区位优势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是东北地区的几何中心,是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和周边三百公里内一个主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黑龙江西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入关的必经之地。工业园区紧邻市区,“珲乌”“嫩丹”2条高速,图乌、长白等多条国省级公路环区通过,区域内有2个高速公路出口,距离火车站、机场车程均在15分钟内。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直播电商运营基地、综合服务中心、电商主播培训中心、短视频拍摄制作基地、供应链基地、快递中转中心等。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8181万元,利润6000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0%。

1.4.2 社会评价

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以信息产业为核心和主要推动力,电子商务是信息产业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知识经济及相关方面的发展。同时促进新行业的出现。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传统的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管理从集中走向分散,社会分工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大量的新兴行业,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

1.5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设计、建设及整体运营

1.7 项目建设地点

白城工业园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白城工业园区管委会

地址:白城市洮北区洮儿河路1号

2.2 概况

白城,吉林省辖地级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辖1区、2市、2县;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

白城市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水面、芦苇面积都居吉林省首位。有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风力资源以及多种矿产资源,境内有世界A级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1992年向海被国务院指定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年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评定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为国际GEF项目重要检测区,是全国林业科普基地。2005年向海、莫莫格被国家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向海鹤舞”被评为“吉林八景”之一。2019年9月,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白城工业园区于2005年初开发建设,2011年12月正式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吉林白城工业园区”。控制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启动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园区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和省政府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产业双创示范园区”。园区现辖1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4万人,工业园区与生态新区仅一路之隔,为工业园区提供了良好配套条件,两区合并后,预计辖区人口有望达到15万人。

园区现有农产品加工园、建材工业园、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三个省级特色园区,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是全省唯一一个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区。

几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全力推进开发建设,工业园区迅速成为白城招商引资的一流平台,项目建设的最佳载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白城工业园区管委会

联 系 人:林夕梦

联系电话:0436-3687011  0436-3677229

传真:0436-3677231

邮箱:zsj7229@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市(州)联系人:徐增春

联系电话:0436-3203010 13894682986

传真:0436-3224565

邮箱:bcjhj07@126.com

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