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大豆浓缩蛋白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蛋白质制品,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0%以上,且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苏氨酸等,具有优良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功能,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的蛋白质制品之一,广泛应用在肉加工食品、烘焙食品、冰激淋、糖果和饮料的生产中。
大豆食品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大豆食品包括大豆粉、豆腐、豆腐丝、豆浆、豆浆粉、豆腐皮、油皮、豆腐干、腐竹、素鸡、素火腿、发酵大豆制品、大豆蛋白粉及其制品、大豆棒、大豆冷冻食品等。大豆食品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动物蛋白相似,同样也含有钙、磷、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含有维生素Bl、B2和纤维素。大豆食品可以做为蛋白质的来源之一,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主要依托洮北区丰富的大豆资源,建设大豆深加工产业园,生产大豆浓缩高蛋白和大豆食品,带动洮北地区的经济增长。
1.1.2 市场前景
(1)大豆种植行业现状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营养全面且含量丰富,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
大豆具有蛋白质食物原料和油料双重属性,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食品行业和食品加工业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大豆品种繁多。杂交大豆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大豆种植业的快速发展。
2010~2015年,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因素影响,中国大豆产量随种植面积同步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6~2020年,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回升,产量也随种植面积同步增长;2021年,由于非洲猪瘟发生以来猪肉价格猛涨带来的生猪养殖业对玉米供给需求的拉动以及玉米价格的上涨,农民对玉米种植的主动性较高,大豆产量再次随种植面积同步下降。而实现大豆增产以及减少对外部来源的依赖一直是政府的重要议程,增加国内大豆产量的紧迫感再次增强,2021年底,“扩大大豆油料生产”成为了中国农业部门2022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2022年,中国大豆产量随种植面积再次回升,种植面积达15365.66万亩,同比增长了21.73%;2023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达15700万亩,同比增长2.18%。

从大豆产量来看,2017-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大豆产量受种植面积减小的影响,出现明显下滑,低于2019年水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年大豆产量为1639.54万吨,同比下降16.36%。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高达2028.35万吨,同比增长23.71%。2023年我国大豆产量高达2084.00万吨,同比增长2.74%。

(2)加工行业市场现状
大豆加工行业是一个庞大且多元化的产业体系,涵盖了对大豆原料的深层次加工与利用。大豆加工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处理,使大豆更适合食用或成为符合其他食品原料要求的过程。大豆加工除以整豆为对象制作食品外,还有分别利用其主要成分的蛋白质加工及油料加工。大豆加工的历史悠久,经历了手工操作、半机械化加工及当代的自动化生产线的几大阶段。大豆加工业主要包括三大类:以豆制品为主的大豆食品加工、大豆压榨与精炼豆油(食用油加工)、大豆生化提取。大豆加工制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大豆加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促使大豆加工企业不断升级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近年来,中国大豆加工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我国大豆加工行业市场规模达122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5%;2020年我国大豆加工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市场规模为3523.7亿元,同比增长了187.65%;我国大豆加工行业在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了5770.16亿元,同比增长了63.75%。2022年我国大豆加工行业市场规模6763.41亿元,同比增长了17.21%,其中豆制品市场规模1222.25亿元,豆油市场规模1762.55亿元,其他加工产品规模51.58亿元。这种增长趋势在2022年及以后仍将持续,尤其是随着人口增长、消费升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大豆加工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3)项目市场分析
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环境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持续稳定增长,消费能力提升明显。未来,国内经济仍将稳健发展,居民收入还将进一步提高,加之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的推出,为豆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国每年全民蛋白质需求量在350万吨以上,相当于大豆及其制品700万吨。而我国目前大豆深加工制品不超过50万吨(包括分离蛋白、速溶豆粉、脱腥豆粉等),生产量还不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豆深加工技术将不断创新和提高,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大豆深加工制品有利于提高大豆加工附加值,经济效益良好。大豆不经过加工售价仅为每公斤2.6元左右,而将大豆加工成分离蛋白、速溶豆粉、豆渣高纤维食品等,可使效益提高几倍乃至十几倍。
本项目主要依托洮北区杂粮杂豆产业发展状况、生态环境及地理位置优势,建设大豆深加工产业园项目。大豆深加工的市场空间巨大,本项目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1.1.3技术分析
项目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工艺和技术成熟,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
(1)大豆浓缩高蛋白生产工艺
①预处理
将大豆清洗干净并浸泡于水中,使大豆呈现出一定的水分。
②水提取
将处理好的大豆浸泡于水中,经过一定温度和时间的加热,大豆蛋白变性,导致蛋白质与水分离。待冷却后,分离出大豆蛋白和水的混合物,去除大豆渣后,得到含有大豆蛋白的澄清液。
③去除溶剂
为了提高大豆蛋白的浓度,通常采用有机溶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化钠等)进行去除浸泡液中的非蛋白质成分。
④浓缩
在去除溶剂之后,需要将大豆蛋白进行进一步浓缩,通常采用离心、膜过滤等方法进行。
⑤干燥
浓缩后的大豆蛋白还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喷雾干燥、烘干、真空干燥等。干燥的温度和时间会对大豆浓缩蛋白的品质产生影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一定的调整。
(2)大豆食品生产工艺
豆制品的生产过程大致分为原料选择、预处理、研磨、煮沸、凝固、成型、包装等几个环节。在不同的生产环节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工艺和机器设备。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深入开展食物(农产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作为健康、天然、植物性及环保概念的食物代表,豆制品深刻切合现阶段我国居民对食品的要求,预计未来将迎来产业持续增长期。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未来在国家政策不断利好的情况下,预计我国大豆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市场前景持续向好。
《国民营养计划 2017-2030年》提出,加大力度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编制食用农产品营养品质提升指导意见,提升优质农产品的营养水平,将“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同类农产品中总体占比提高至80%以上。创立营养型农产品推广体系,促进优质食用农产品的营养升级扩版,推动广大贫困地区安全、营养的农产品走出去。研究与建设持续滚动的全国农产品营养品质数据库及食物营养供需平衡决策支持系统。
《吉林省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方案》(吉财粮[2023]488号),提出进一步完善我省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保障优势产区农民种粮收益基本稳定,保持玉米和大豆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巩固玉米和大豆收储制度改革成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2)资源优势
洮北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均气温7.2℃,无霜期160天,满足了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光热条件优越于全省其他地区。年均降水量349.9毫米,分布不均,秋冬雨雪少,春季降雨少。年均大风日数17.9天。洮北区水量充足、雨量集中,适宜玉米、水稻、杂粮杂豆、油料作物、蔬菜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
白城市土壤以黑土、草甸土、沼泽土为主,土壤结构及基础肥力较好。洮北区全区耕地总面积260万亩,其中旱田164万亩,水田96万亩。
(3)产业优势
洮北区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大区,也是白城市乃至吉林省的杂粮杂豆和油料主产区。2022年,洮北区粮食种植面积13.8万公顷,其中,豆类种植面积0.13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08.9万吨,其中豆类产量0.28万吨。
(4)人才优势
白城市拥有农科院、林科院、农机研究院、畜牧研究院、科研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87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为6898人,中级职称人数为18409,初级职称人数为15566人。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是吉林省西部半干旱特殊生态区唯一的农业综合性科研机构,在燕麦、向日葵、杂粮杂豆等研究上居全国领先地位,是吉林省西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最前沿、最主要的科研团体。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规模
项目达产后,年产高品质大豆浓缩高蛋白10万吨,年产大豆食品20万吨。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总占地面积20万㎡,总建筑面积16万㎡,建设生产车间、加工车间、办公楼、仓库、原料库等设施,购置先进大豆加工生产线,并建设水电暖、地面硬化、绿化等配套设施。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1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2000万元,流动资金8000万元。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70000万元,利润38000万元,投资回收期6.9年(税后,含建设期3年),投资利润率25.3%。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大豆深加工产业空间大、产业链条长,是具有联动效益、集聚效应和增值效应的黄金产业。项目建设不仅对大豆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且对实现大豆多层次开发、多品种加工、多方面综合利用,实现大豆增值,合理利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成后,将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解决周边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当地财政税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 合作方式
独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建议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洮北区项目服务中心
地址:白城市洮北区青年南大街14号
2.2 概况
洮北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交汇处,具体位置在白城市中部,东邻镇赉县、大安市,西、南与洮南市接壤。洮北区是连接三省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物流成本较低。洮北区交通便利,拥有珲乌高速和嫩丹高速穿过,距离火车站仅1.5公里,距离白城长安机场20公里,可直飞北京、天津等地。
白城洮北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10年10月10日,位于白城市区东北部,幅员面积65.6平方公里,是洮北区委、区政府精心打造的经济发展平台,是全省最年轻的经济开发区。白城洮北经济开发区比较优势明显,得天独厚,在全省37个工业集中区综合评比中,洮北经济开发区多次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业集中区。
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以碳中和为主攻方向,以洮北经开区为依托,整合白城工业园区内的化工园区,打造绿色新材料、绿色冶金、绿色装备制造、绿色大数据智能管理、绿色食品及医药健康、绿色氢能、绿色化工等七大产业园区。“十四五”期末,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将打造成本地消纳的清洁能源装机超500万千瓦(年供电120亿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亿元、产出规模达到200亿元的国家级碳中和示范园区,成为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洮北区项目服务中心
联系人:楚姜华、翟佳羽
联系电话:+86-436-3247740
电子邮箱:tbqjhj@126.com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城市商务局
联系人:徐增春
联系电话:+86-436-3203010
+86-13894682986
电子邮箱:bcjhj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