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大豆精炼油是从大豆中提取并经过精炼处理的植物油,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人体维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水平、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等;还含有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抵抗自由基的损害,保护细胞健康。
大豆中有许多具有保健功能的成分,可提取低聚肽、低聚糖、核酸、皂苷等对人类健康极为珍贵的保健因子,这些特殊成分具有延年益寿、延缓衰老、降血压、降血脂、抗癌等功效。
大豆中有一部分营养成分残留在豆渣中,一般豆渣含水量85%、蛋白质3.0%、脂肪0.5%、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多糖等)8.0%,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食用豆渣,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减少糖尿病人对胰岛素的消耗,还有预防肠癌及减肥的功效。
本项目主要依托大安市杂粮杂豆产业发展基础、生态环境及地理位置优势,建设大豆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生产大豆精炼油、高纯度低聚肽、大豆低聚糖、大豆核酸、大豆皂苷、粗纤维豆渣、高纤维豆渣粉一系列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大安地区的经济增长。
1.1.2 市场前景
(1)大豆种植行业现状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营养全面且含量丰富,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
大豆具有蛋白质食物原料和油料双重属性,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食品行业和食品加工业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大豆品种繁多。杂交大豆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大豆种植业的快速发展。
2010~2015年,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因素影响,中国大豆产量随种植面积同步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6~2020年,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回升,产量也随种植面积同步增长;2021年,由于非洲猪瘟发生以来猪肉价格猛涨带来的生猪养殖业对玉米供给需求的拉动以及玉米价格的上涨,农民对玉米种植的主动性较高,大豆产量再次随种植面积同步下降。而实现大豆增产以及减少对外部来源的依赖一直是政府的重要议程,增加国内大豆产量的紧迫感再次增强,2021年底,“扩大大豆油料生产”成为了中国农业部门2022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2022年,中国大豆产量随种植面积再次回升,种植面积达15365.66万亩,同比增长了21.73%;2023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达15700万亩,同比增长2.18%。

从大豆产量来看,2017-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大豆产量受种植面积减小的影响,出现明显下滑,低于2019年水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年大豆产量为1639.54万吨,同比下降16.36%。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高达2028.35万吨,同比增长23.71%。2023年我国大豆产量高达2084.00万吨,同比增长2.74%。

(2)加工行业市场现状
大豆加工行业是一个庞大且多元化的产业体系,涵盖了对大豆原料的深层次加工与利用。大豆加工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处理,使大豆更适合食用或成为符合其他食品原料要求的过程。大豆加工除以整豆为对象制作食品外,还有分别利用其主要成分的蛋白质加工及油料加工。大豆加工的历史悠久,经历了手工操作、半机械化加工及当代的自动化生产线的几大阶段。大豆加工业主要包括三大类:以豆制品为主的大豆食品加工、大豆压榨与精炼豆油(食用油加工)、大豆生化提取。大豆加工制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大豆加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促使大豆加工企业不断升级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近年来,中国大豆加工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我国大豆加工行业市场规模达122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5%;2020年我国大豆加工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市场规模为3523.7亿元,同比增长了187.65%;我国大豆加工行业在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了5770.16亿元,同比增长了63.75%。2022年我国大豆加工行业市场规模6763.41亿元,同比增长了17.21%,其中豆制品市场规模1222.25亿元,豆油市场规模1762.55亿元,其他加工产品规模51.58亿元。这种增长趋势在2022年及以后仍将持续,尤其是随着人口增长、消费升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大豆加工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3)项目市场分析
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环境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持续稳定增长,消费能力提升明显。未来,国内经济仍将稳健发展,居民收入还将进一步提高,加之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的推出,为豆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国每年全民蛋白质需求量在350万吨以上,相当于大豆及其制品700万吨。而我国目前大豆深加工制品不超过50万吨(包括分离蛋白、速溶豆粉、脱腥豆粉等),生产量还不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豆深加工技术将不断创新和提高,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大豆深加工制品有利于提高大豆加工附加值,经济效益良好。大豆不经过加工售价仅为每公斤2.6元左右,而将大豆加工成分离蛋白、速溶豆粉、豆渣高纤维食品等,可使效益提高几倍乃至十几倍。
本项目主要依托大安市杂粮杂豆产业发展状况、生态环境及地理位置优势,建设大豆精深加工项目,项目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1.1.3技术分析
项目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工艺和技术成熟,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
(1)大豆精炼油
原始豆油通过去杂、脱酸、脱臭、脱色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纯净油脂。
去杂处理:利用筛网将大颗粒的杂物筛选掉,利用磁性除铁机将铁质杂物去除,将豆油通过滤料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脱酸处理:通过加入碱来中和脂肪酸,使其成为皂液,从而实现脱酸的目的。
脱臭处理:通过高温高压下蒸发豆油中的物质,再通过冷却和冷凝收集蒸发物质,从而实现脱臭的目的。
脱色处理:通过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和白土,利用它们的吸附作用,将豆油中的杂质去除,从而实现脱色的目的。
(2)高纯度低聚肽、大豆低聚糖、大豆核酸、大豆皂苷
项目合理利用浸提液,采用树脂吸附和溶剂萃取相结合的精制工艺,以及超滤膜法等工艺,得到高质量高纯度低聚肽、大豆低聚糖、大豆核酸、大豆皂苷,具有提取率高、溶剂消耗小、能耗低、排污量少等特点。
(3)粗纤维豆渣、高纤维豆渣粉
新鲜豆渣用清水冲洗去除杂质后,用胶体磨均,用NaOH调pH至中性,加入胰蛋白酶,保温酶解3小时,用离心机分离去除水分,用清水洗涤滤渣,烘干,用粉碎机粉碎后,即得粗纤维豆渣或高纤维豆渣粉。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深入开展食物(农产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
《国民营养计划 2017-2030年》提出,加大力度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编制食用农产品营养品质提升指导意见,提升优质农产品的营养水平,将“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同类农产品中总体占比提高至80%以上。创立营养型农产品推广体系,促进优质食用农产品的营养升级扩版,推动广大贫困地区安全、营养的农产品走出去。研究与建设持续滚动的全国农产品营养品质数据库及食物营养供需平衡决策支持系统。
《吉林省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方案》(吉财粮[2023]488号)提出,进一步完善我省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保障优势产区农民种粮收益基本稳定,保持玉米和大豆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巩固玉米和大豆收储制度改革成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大安市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方案》提出,大安市按照国家和省粮食种植政策导向、本地的地域种植特点、区域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根据补贴资金和补贴面积合理确定玉米和大豆生产者的补贴标准。
大安是全省县域唯一“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县”,城市信用监测指数排名吉林第二、全国第六。对落地的重大项目和企业实行专班全程跟踪服务,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涉及的收费项目统一按照国家、省、白城市及大安市规定的最低标准执行。对于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经济拉动大的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原则确定扶持额度。
(2)资源优势
大安市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5.2℃,有效积温2965℃,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400毫米,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左右。光热自然条件较好,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被称为“嫩江明珠”。土地资源丰富,总幅员面积4879平方千米。大安市耕地212.22万亩、林地66.55万亩、草原(人工草地、天然草地)38.67万亩、盐碱地164.61万亩、其他草地和裸土地115.69万亩。大安市耕地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是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全国粮食生产线。
大安市耕地后备资源丰富,未利用地总面积186万亩,占总幅员24.5%。全市18个乡镇境内均有不同分布。“十四五”被列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范围,具有可靠地表水资源的未利用地面积约53.55万亩,其中龙海片区内未利用地37.2万亩,小西米片区内未利用地16.35万亩。
(3)产业优势
大安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优化粮食种植结构,采取大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特色产业套种等种植模式,推动大豆种植扩面增产。大安市现有耕地256万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12.6万亩。2023年,大安市大豆产量为8.38万吨。
(4)人才优势
白城市有农科院、林科院、农机研究院、畜牧研究院、科研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87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为6898人,中级职称人数为18409,初级职称人数为15566人。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是吉林省西部半干旱特殊生态区唯一的农业综合性科研机构,在燕麦、向日葵、杂粮杂豆等农产品研究上居全国领先地位,是吉林省西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最前沿、最主要的科研团体。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规模
项目年处理大豆1万吨,主要产品包括大豆精炼油、高纯度低聚肽、大豆低聚糖、大豆核酸、大豆皂苷、粗纤维豆渣、高纤维豆渣粉。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总占地面积45000㎡,总建筑面积40000㎡,建设生产车间、办公楼、成品库、原料库等设施,购置先进大豆加工生产线,并建设水电暖、地面硬化、绿化等配套设施。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23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000万元,流动资金4000万元。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5600万元,利润7200万元,投资回收期6.2年(税后,含建设期3年),投资利润率31.3%。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大豆深加工产业空间大、产业链条长,是具有联动效益、集聚效应和增值效应的黄金产业。项目建设不仅对大豆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且对实现大豆多层次开发、多品种加工、多方面综合利用,实现大豆增值,合理利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成后,将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解决周边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当地财政税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 合作方式
独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建议书。
2 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大安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
地址:大安市长白南街51号
2.2 概况
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东与黑龙江省肇源县隔江相望,西与洮南市、通榆县交壤,南与前郭县、乾安县相邻,北与镇赉县以洮儿河为界。辖区东西长95千米,南北宽90千米,总幅员面积4879平方千米。
大安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城市,地处吉林省西部县市对外开放前沿位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国家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战略实施重要及节点区域。
珲乌高速(G12) 和(G302) 国道公路纵贯东西,穿境而过;嫩江、大广两条高速公路左右呼应;长白铁路、通让铁路以及长白快铁客运专线在此交汇。
域内拥有吉林省最大对外开放内河港口—大安港,可通往哈尔滨、佳木斯,被誉为“黄金水道”。周边50-200公里范围内有长春、白城、松原、大庆、哈尔滨、乌兰浩特6座机场,空运快捷。
长白快铁已经通车,向东可融入“长吉图”、向北可连通“哈大齐”,将搭建起与长春、哈尔滨、大庆等城市的“2小时经济圈”,有效融入哈长城市群发展。从而形成了陆路、港口和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
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1.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9%。2023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589元。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大安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
联系人:吴东明
联系电话:+86-436-5219233
+86-436-5219277
电子邮箱:daszsjjhk@163.com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城市商务局
联系人:徐增春
联系电话:+86-436-3203010
+86-13894682986
电子邮箱:bcjhj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