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在丰富多彩的水果市场中,西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西瓜汁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饮品,凭借其清凉解渴的特点,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洮南市盛产的“黑水西瓜”个大、皮薄、含糖量高,年产量在5万吨以上。项目利用洮南地区地产优质西瓜的产业优势,生产黑水西瓜饮品。
1.1.2 市场前景
(1)果汁饮料市场分析
中国按产品品类划分的即饮软饮市场规模逐年呈现增长趋势。2018年中国即饮软饮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7223亿元;2020年末开始至2021年初是该行业同比增速最为快速的阶段,其同比增速达到了8.48%;2023年中国即饮软饮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092亿元。2024年中国即饮软饮市场规模达到了9700亿元。

随着中国软饮料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高糖、高热量饮料的需求逐渐下降,碳酸型饮料的市场份额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被视为相对健康的饮料的果汁饮料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2023年,我国果汁类饮料的市场份额约为13.72%。

果汁饮料,是以新鲜或冷藏水果为原料,经过物理方法如压榨、离心、萃取等加工制成的饮品。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天然食品、绿色食品消费观念深入人心,果汁饮料顺应了这一潮流,以其天然、营养、美味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成为市场上的热门饮料。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果汁饮料市场规模为1189亿元,2023年达到1247亿元,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24年中国果汁饮料市场规模达到了1500亿元。

目前,我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整体来看,大品牌凭借其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广泛的销售渠道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在市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数据显示,我国果汁饮料行业龙头企业市占率均超过10%,行业中市场份额前三的企业分别为可口可乐(中国)、味全食品、汇源果汁,占比分别为14.6%、11.6%、11%。此外,康师傅、统一、百事可乐“果缤纷”、农夫山泉也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9.8%、9.2%、8.5%、8.0%。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低糖、无糖、无添加剂的果汁饮料将成为市场主流。消费者开始转向果汁含量较高的产品,尤其是100%果汁和NFC(非浓缩还原)果汁等高品质果汁产品。消费者对果汁饮料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包括不同口味、不同包装、不同功能等。这种多样化的需求将推动果汁饮料市场的细分化和产品创新。
(2)项目市场分析
西瓜是自古以来倍受喜爱的解暑佳品,堪称“盛夏之王”。西瓜清爽解渴,味道味甘多汁,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苹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是一种富有很高的营养、纯净、食用安全的食品。瓤肉含糖量一般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随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西瓜中所含的糖、蛋白质和微量的盐,能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对医治心血管病,如高血压等亦有疗效。西瓜皮及种子壳所制成的西瓜霜,能够治疗口疮、口疳、牙疳、急性咽喉炎等喉症。西瓜果皮、果肉、种子都可食用、药用。
黑水西瓜是吉林省洮南市的一个地方特产。由于洮南市光温充足,地下水质优良,使黑水西瓜具有个大皮薄、沙瓤爽口的特点,高产、早熟,颜色鲜美,香甜可口,耐于储存。黑水西瓜果皮坚韧,果肉鲜红,糖度为14%,沙瓤适口。黑水西瓜历史悠久,早在百年前便是清朝宫廷贡品,70年代初曾作为国宴用品进入中南海,赢得“中南海消暑佳品”的美誉。2013年3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黑水西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洮南黑水西瓜品种较多,以“新红宝”、“爱花二号”“甜美人”为主,果皮薄而坚韧,便于运输和储存,深受消费者喜爱。洮南市黑水西瓜年产量在5万吨以上。为发挥地产优质西瓜的产业优势,争取更高经济效益,经市场调研,决定开发西瓜饮料的生产项目。
未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产品创新和消费升级的推动,果汁饮料市场有望继续扩大规模并提升市场份额,本项目生产的黑水西瓜饮品市场前景良好。
1.1.3技术分析
项目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工艺和技术成熟,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提出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和政策扶持体系。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信贷资金支持力度的紧急通知》提出,增加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信贷资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推动种养加结合和产业链再造,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2025年发展目标,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6.5%,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提升到2.8: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长到80%。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农产品加工相关政策精神。本项目的建设在洮南经济开发区,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当地农产品精深加工、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资源优势
洮南市地处吉林省西北部,属东北平原与大兴安岭余脉相连接地带。黑水镇位于洮南市南部,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东经121°83’,北纬45°22’,纬度位置与新疆哈密几乎相同,光温充足,地下水质优良,特别是土质较为肥沃,积水形成的泡沼都呈黑色,蒙语称“哈拉呼苏”,意为黑色之水。
洮南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温差大,季节性强,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冷暖适中,冬季严寒少雪。年均降水量为377.9毫米,雨量集中在7-8月份。年均蒸发量2083.3毫米,年平均日照数为3005.3小时,年均有效积温3000.5℃,最高气温40.2℃,最低气温-33.3℃,土壤冻深180厘米,平均初霜日为9月27日,终霜日为次年5月7日,无霜期142天。≥10.0℃活动积温2910℃,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3)产业优势
洮南市黑水镇种植西瓜历史悠久。据《契丹志》记载:公元872年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西征胜利后,将新疆盛产的西瓜带回辽都上京(黑水镇附近)一带进行栽培种植。《洮南县志》记载:1928年当地种植有“三白”、“三结义”、“胎里红”、“大花翎”等品种。到1939年洮南黑水西瓜已颇具盛名,以个大、皮薄、甘甜爽口著称。1984年,在全省西瓜鉴定会上,洮南黑水西瓜压倒群芳,一举夺魁;2000年,荣获“北京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荣获“长春农博会”金奖、“神农杯优良品种大赛”金奖;2003年10月份,洮南黑水牌西瓜在第五届“净月先锋杯”吉菜美食节组委会上定为“吉菜畅销原料”;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关东黑水”西瓜商标被省工商局核准注册,从此,洮南黑水西瓜获得了进入市场的有效“身份证”和通行证;2008年申请注册了“黑水西瓜”地理标志认证;2012年,黑水村被洮南市确立为“一村一品”西瓜示范村;2014年,黑水村又被确立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5年12月,洮南黑水西瓜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
2021年8月,洮南市新红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把西瓜产业做精做强,使洮南黑水西瓜从生产、经营、销售逐渐走向正规化、规模化、产业化,形成产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2022年3月,洮南市新红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了洮南黑水西瓜产业园,洮南黑水西瓜产业园位于黑水镇政府东侧200米,总占地面积28公顷,其中包括冷棚28个、暖棚20个、土地13.7公顷。
(4)区位优势
洮南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东三省与内蒙东部交界的中心,交通条件便利。境内有京齐、呼海铁路和111国道、长白公路通过,南可入关进京,直达沈阳、大连;北可直达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公路以城区为中心,呈辐射状连接各乡镇,通车里程达861.04公里。有国家级干线公路和长白西线省级公路在境内穿过。
(5)人才优势
白城市有农科院、林科院、农机研究院、畜牧研究院、科研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87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为6898人,中级职称人数为18409,初级职称人数为15566人。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是吉林省西部半干旱特殊生态区唯一的农业综合性科研机构,是吉林省西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最前沿、最主要的科研团体。
白城市有白城师范学院、医高专两所专科院校,有职业技术学院、电大等19所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为社会提供一大批高级技术人才,约有近万名各类实用技术人才毕业走向社会。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规模
项目年产灌装西瓜汁饮品2万吨。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4万㎡,总建筑面积2.6万㎡,建设生产车间、库房、办公楼等建筑物,购置先进的灌装西瓜汁饮品生产线,并建设水电暖、地面硬化、绿化等配套设施。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2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000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5000万元,利润5500万元,投资回收期6.6年(税后,含建设期3年),投资利润率27.5%。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项目的建设将带动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方针,带动全市及全省农业等行业的壮大,让洮南地区优质西瓜加工产品更好的走向千家万户;项目的实施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人员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5 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建议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地址:吉林省洮南市铁东1号
2.2 概况
2005年12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同意设立洮南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2021年2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名称为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6平方公里。
多年来,洮南经济开发区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产业支撑、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原则,紧盯“1351”发展目标,立足洮南经开区所在地商贸经济辐射的区位优势、洮南市农业资源优势和白城市工业基础优势,坚持产城融合的高端定位,不断构建和完善现代服务体系,以新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健康为主导产业。2022年根据产业发展方向适时调整规划布局和“三区三线”,将“一心五园”调整为“一心七园”,增强产业吸纳和承载能力,保障产业入园并合理利用发展空间。
2021年度综合发展水平考核排名中,洮南经济开发区在全省72个综合加工类省级开发区中排名第28名,在白城市7个综合加工类省级开发区中排名第一。2022年末,注册在开发区或纳入开发区管理的各类企业96户,其中:规上企业28户、限上企业4户、高新技术企业1户。逐步发展形成了以清洁能源、“双碳”绿色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现代农业和食品深加工等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格局。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联系人:高学忠
联系电话:+86-436-6262011
+86-15567967499
电子邮箱:tnjhj2010@163.com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城市商务局
联系人:徐增春
联系电话:+86-436-3203010
+86-13894682986
电子邮箱:bcjhj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