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稻壳炭是由稻壳经过高温炭化后形成的一种物质,它在环保和农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环保方面,稻壳炭由于其多孔性,常被用作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同时,它也可以作为活性炭投加装置中的一部分,用于污水处理等环保工程。在农业方面,稻壳炭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稻壳醋液是经生物化学技术提取获得的天然植物素材,主要成分为醋酸、酚类、水等,其中有机质成分醋酸占10%以上,在高浓度下具有较强的杀菌、抗菌的功能;在低浓度下能抑制杂菌的繁殖,具有防菌、防虫的功效。在不同行业中的用途都十分广泛,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改良碱性土壤、防治病虫害和提高作物产量。
稻壳有机复合肥是将废弃的稻壳进行发酵处理制得的有机肥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环保的养分来源。这一过程不仅能充分利用废弃资源,还能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稻壳杀菌剂、除虫剂是由高纯度稻壳提取物和一些天然植物成分组成的,主要起到杀虫、杀菌、调节土壤等作用,主要应用于家庭园艺和农作物种植中。
本项目利用白城市丰富的稻壳资源,生产稻壳碳、稻壳醋液、稻壳有机肥等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1.1.2 市场前景
(1)我国稻谷种植和产量情况
我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也是世界主要的稻谷种植国之一。稻谷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在构建和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实现稻谷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近年来玉米等谷物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种植意愿大幅增加等因素,我国稻谷种植面积略微有所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全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适生环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综合因素影响,2010年以来,中国稻谷种植面积整体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整体在4.5亿亩左右小幅波动。

稻谷产量变化趋势随种植面积同步波动,近年来常年维持在2亿吨以上,得益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虽然近年来全国稻谷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稻谷产量整体仍然维持增长趋势。2022~2023年间,受稻谷种植面积下降叠加极端气候等综合因素影响,中国稻谷产量连续两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同比降幅略小于种植面积降幅。

(2)我国稻壳加工行业现状
稻谷加工成大米的工艺过程可包括清理、砻谷、碾米、成品副产品整理等工序,同时产生稻壳、米糠和碎米等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也有多种开发和利用途径。
稻谷外面的一层壳。又叫砻糠,它含有多种有用成分,可作燃料或饲料,还可提取多种工业原料,每100斤稻谷加工中,可得约20斤稻壳。稻壳行业是利用稻谷的外壳进行加工利用的行业,稻壳通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可以转化为多种有用的产品,如稻壳炭、稻壳煤、稻壳制品等。目前,稻壳行业市场发展较为良好。首先,稻壳是稻谷的副产品,其产量庞大、资源丰富。稻壳经过多联产精深加工后,可大幅提升附加值,且整个过程不产生废弃物和污染,完全形成闭环。稻壳行业因其资源丰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
稻壳炭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土壤改良剂和活性炭原料。稻壳炭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同时,经过进一步加工处理后,可用于空气净化、水处理等领域。2022年全球碳化稻壳市场规模已达4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以年复合增长率6.3%的速度持续扩张,达到78亿美元。在中国,稻壳炭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快速发展。2021年中国稻壳炭市场规模已超过1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亿元以上。随着全球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激增,促进了碳化稻壳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稻壳醋液因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特性,在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稻壳醋液不仅具有环保价值,还能为农业带来额外的收益,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需求。稻壳醋液已有企业如江西金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生产出高质量的稻壳醋液及相关产品,并在市场上获得了认可。稻壳醋液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稻壳有机复合肥的使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从经济角度来看,虽然初期投资可能较高,但长期来看,由于其对土壤的持久益处和减少病虫害的效果,稻壳有机复合肥的回报是可持续的。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提升,各国政府都在推动农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中国也不例外,已经提出了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的目标,这将促进有机肥,包括稻壳有机复合肥的使用。稻壳有机复合肥作为一种环保且有效的农业肥料,其市场前景在近年来逐渐被看好。随着农民对高效农业实践的认识加深,对高品质肥料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为稻壳有机复合肥提供了市场空间。
本项目充分利用镇赉县丰富的稻米资源,对稻米加工产生的稻壳进行系列开发利用,提取其高附加值,而且在节能减排增效方面也会取得很大成效。项目建设市场前景广阔。
1.1.3技术分析
项目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工艺和技术成熟,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
(1)稻壳炭生产工艺
稻壳清洗:稻壳中含有杂质,需要进行清洗,去掉杂质,保证原料的纯净性。
稻壳炭化:将清洗干净的稻壳放入炭化炉中进行高温炭化处理,使稻壳中的杂质挥发蒸发,剩下的部分变成坚硬、黑色、呈现多孔状的稻壳炭。
稻壳炭筛选:经过炭化处理的稻壳会产生粉尘,需要通过筛选工艺,去掉其中的粉尘和碎屑,保证产品质量。
稻壳炭压制:将筛选后的稻壳炭放入压制机中进行压制,使其压缩成所需形状和大小的稻壳炭。
(2)稻壳醋液生产工艺
原料准备:将稻壳进行清洗、干燥和粉碎,确保原料的清洁和均匀。
热分解:将处理后的稻壳进行热分解,以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除油和催陈:通过特定的化学处理,去除稻壳中的油脂和其他杂质。
蒸馏:进行一级蒸馏,以去除焦油、酚类、甲醇等有害物质。
吸附脱色和过滤:通过吸附脱色和过滤,进一步净化稻壳醋液。
二级蒸馏:进行二级蒸馏,确保最终产品的纯净度。
(3)稻壳有机复合肥生产工艺
收集与处理:首先,稻壳需要在水稻加工后被有效地收集起来。然后,对其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和异物,以保障发酵过程的纯净性。
发酵菌接种:选用适当的微生物菌种,如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将其加入稻壳中,促使发酵的启动。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稻壳中的复杂有机物质。
湿化调节:调整湿度是保障发酵效果的关键步骤。适度的湿化有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有机物质的分解,创造适合微生物活动的环境。
通风与搅拌:通过通风和搅拌,确保发酵过程中氧气的供应充足,避免因缺氧而导致厌氧发酵,提高整体发酵效率。
发酵期控制:发酵的时间一般需要数周,控制发酵期是确保有机物充分分解的关键。合理的发酵期有助于生成稳定的有机肥料。
(4)稻壳杀菌剂、除虫剂生产工艺
麸皮、稻壳混合均匀,食糖溶于水形成糖水;将二孢接合酵母菌、拜耳结合酵母菌、木醋杆菌混合;将混合料逐层放入发酵池中,每铺一层后均匀喷淋糖水与混合菌液的混合液至该层湿润,恒温发酵后的料液过滤得发酵液和固体料渣,将发酵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再次过滤得含黄酮类的芹菜素,烷基间苯二酚类的5-十九烷基间苯二酚、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5-二十三烷基间苯二酚,糖类的多缩戊糖、几丁聚糖、低聚糖素、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葡聚烯糖的混合物;利用该混合物制备植物源农用杀菌剂、除虫剂。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提出,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集中建立副产物收集、运输和处理渠道,加快推进秸秆、稻壳米糠、麦麸、油料饼粕、果蔬皮渣、畜禽皮毛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不断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提升增值空间。
2017年12月,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利用。开发利用稻壳、麸皮胚芽、油料饼粕、薯渣薯液、果皮果渣、畜禽骨血与内脏、水产品皮骨与内脏等加工副产物丰富的营养成分,用作生产食品、提取营养和活性物质、饲料、肥料以及其他精深加工产品。建立副产物收集、处理和运输的绿色通道,实现加工副产物的有效供应和加工。
(2)资源优势
镇赉县全县辖区面积4718.69平方千米。全县共有耕地18.73万公顷,园地404.19公顷,林地4.03万公顷,草地4.11万公顷,城镇及工矿用地1.38万公顷,交通用地9563.4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占地9.52万公顷,其他土地8.42万公顷。工业及建设用地充足。
镇赉县电力资源丰富,可开发清洁能源面积600平方千米,百千米半径范围内火电、清洁能源总装机量300万千瓦,满负荷发电量160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50亿千瓦时,年富余电量110亿千瓦时,是国家首批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和风电本地消纳示范区。
(3)产业优势
镇赉县作为吉林省的产粮大县,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以建设农业强县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品质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点的农业产业项目,鼓励新科技、新发展理念融入农业生产之中。
镇赉县为吉林省的水稻种植第一大县,镇赉县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稳居全省首位。近年来,当地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水田+”综合种养模式,并探索出多种水田种植养殖模式,让种粮户实现了“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2024年,镇赉县水稻种植面积155万亩,产量20.6 亿斤,增产1000万斤,年产稻壳约4亿斤。
(4)区位优势
镇赉县处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大资源省(区)结合部,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美誉,200公里半径内,有5个地级城市(松原、白城、齐齐哈尔、大庆、乌兰浩特),5个支线机场环绕周围,距白城机场仅40公里。境内有两条铁路、两条高速公路贯通交汇,是黑、吉、蒙三省区交界处重要的“枢纽型”城市,是内蒙古、黑龙江入关必经之地,交通便利,物流发达,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优势。
(5)人才优势
白城市有农科院、林科院、农机研究院、畜牧研究院、科研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87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为6898人,中级职称人数为18409,初级职称人数为15566人。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是吉林省西部半干旱特殊生态区唯一的农业综合性科研机构,是吉林省西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最前沿、最主要的科研团体。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规模
项目年生产稻壳炭 4000 吨,醋液 2500 吨,有机复合肥5000 吨,杀菌剂、除虫剂200吨。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拟占地面积 4万㎡,建筑面积3万㎡,主要建设稻壳加工车间、原料库、成品仓库、实验室、研发中心、综合办公楼等建筑物,购置生产设备,并建设水电暖、地面硬化、绿化等配套设施。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1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0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9500万元,利润3125万元,投资回收期6.8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0.8%。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稻壳作为农作物副产品,其深加工过程不仅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同时还有着较高的环保意义。稻壳经过深加工处理后,变成了新的高价值产品,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和浪费,同时又为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稻壳深加工技术的应用还可减轻农业及工业生产中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推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建设。
1.5 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白城市镇赉县。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建议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镇赉县项目发展服务中心
地址:白城市镇赉县镇赉镇新兴南街1777号
2.2 概况
镇赉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处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接合部,是松嫩平原和科尔沁草原交融汇聚地带。东靠嫩江,与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隔江相望,西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接壤,西南与南分别与白城市、大安市、洮北区为邻。镇赉县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和畜牧发展示范基地。镇赉县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以镇赉县为中心、500千米为半径,可全面覆盖东北区域的工业城市和资源富集地区。
2023年,全县GDP达94.8亿元,同比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亿元,同比增长23.6%;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7亿元,同比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8亿元,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2亿元,同比增长7%;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4亿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镇赉县项目发展服务中心
联系人:田甜
联系电话:+86-15886168765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城市商务局
联系人:徐增春
联系电话:+86-436-3203010
+86-13894682986
电子邮箱:bcjhj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