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白城市 > 招商项目
白城市燕麦、冰小麦系列谷物饮料深加工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健康饮料是指以提供营养、增强健康或具有特定健康益处为目的的饮料产品。这类饮料通常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植物提取物或其他有益成分,旨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项目依托白城市农科院培育的“白燕二号”燕麦及冰小麦等谷物资源进行精深加工,生产健康谷物饮料系列产品。

1.1.2市场前景

1.健康饮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1)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健康饮料因其符合健康理念而备受青睐。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饮料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功能,如无糖、低糖、低脂等健康元素的饮料需求增加。根据尼尔森IQ调研数据显示,2019-2023年期间,中国健康饮料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出了持续增长态势,截至2023年底,中国健康饮料市场规模增长至为11643.5亿元,同比2022年期间增长3.3%。

另外,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消费者对于健康饮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群体,更加注重饮食的健康和品质,将成为健康饮料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2021-2023年期间,随着中国健康饮料行业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健康饮料行业供给规模在其市场需求带动下同样得到了进一步增长。根据企查查相关数据显示,2021-2023年期间,中国健康饮料行业相关企业数量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截至2023年底,中国健康饮料行业相关企业数量规模增长至5551家同比2022年期间增长了227家。

健康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纷纷加大投入,通过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同时,新兴品牌也凭借独特的定位和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意识的提高,对饮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健康饮料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消费者口味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2)未来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消费者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健康饮料需求增加,将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加之,健康饮料行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口味、功能和包装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产品创新和多样化将吸引更多消费者,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增长。根据尼尔森IQ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5-2029年,中国健康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将以2.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至2025年底,中国健康饮料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2303.2亿元,至2029年底,中国健康饮料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3825.9亿元。

未来健康饮料将更加注重功能性,如添加益生菌、益生元、膳食纤维等有益成分,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更高需求。植物基饮料如植物蛋白饮料、植物奶等将继续受到青睐。随着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使用有机、非转基因和公平贸易的植物原料将成为趋势。谷物饮料作为未来饮料发展的趋势之一,通过现代工艺,将谷物做成可直接饮用的产品,不仅能够充分保留谷物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并且口感更好,饮用更方便,吸收更容易,是解决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城市居民膳食营养失衡的途径之一,同时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燕麦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1)发展现状

燕麦是世界性栽培作物,但主要集中产区是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主产国有欧盟、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巴西、英国及中国等。2022年全球燕麦第一产地为欧盟地区,产量为763.1万吨,其次是加拿大与俄罗斯地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广东、广西和华中等省区多为栽培,主要种植在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甘肃、陕西、云南、四川、宁夏、贵州、青海等地,其中前4个省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0%。国内燕麦供需情况而言,随着燕麦加工产品种类的增多,燕麦产品需求总体呈现出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燕麦产量60万吨,进口量39万吨左右,出口量极小,仅约90吨,需求量在99万吨左右。2023年我国燕麦需求量达107.02万吨,进口量达47.04万吨,同比增长20.61%,创近十年来历史新高。

(2)竞争格局

我国燕麦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阶段。随着消费者对燕麦产品健康价值的认识和需求增加,市场上的燕麦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从燕麦片、燕麦米到燕麦饮料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这也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燕麦食品企业和饲用燕麦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都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以及市场拓展。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放,国外燕麦品牌也进入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竞争态势。在此背景下,我国燕麦行业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未来行业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也将推动燕麦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3)发展前景

我国燕麦行业正呈现出健康化、多元化和品牌化等主要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燕麦因其营养丰富、低糖低脂的特点而受到青睐,企业纷纷推出健康型燕麦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燕麦行业在产品种类和消费群体上也在不断扩大,新型燕麦产品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加入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目前中国消费市场上,健康的、低糖、低添加剂的饮料较传统饮料更具成长性跨界饮料产品能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与口味的双重需求,更能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液态燕麦饮料可以保留燕麦的风味、口感和健康属性,在当前饮料市场上具备较强发展潜力。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统计,目前我国年人均燕麦消费量为0.9公斤,不足全球人均的30%,美国为5.5公斤,欧洲为6.0公斤,消费潜力巨大。预计未来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亿元。

1.1.3技术分析

项目以生燕麦为原料,通过对焙烤、浸泡、打浆、浓浆调配、杀菌条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确定燕麦浓浆饮料加工工艺,加工的燕麦浓浆饮料感官品质及稳定性较好。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深入开展食物(农产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升级。

(2)资源优势

洮南耕地34.71万公顷林地约6.03万公顷草地5.01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35万公顷其他土地面积0.50万公顷。

洮南境内有大小河流7条,洮儿河是嫩江的支流,境内长156公里。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5亿立方米/年,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3.8亿立方米/年。

白城市杂粮种植面积91.4万亩,产量6.1亿斤。主要品种有高粱、谷子、荞麦、燕麦和藜麦。白城燕麦与国内同类产品对比,其蛋白质含量高于16.5%;脂肪含量5%左右,为食用型燕麦脂肪最佳含量;膳食纤维含量在5.26%--5.64%之间,国内其它地区所产燕麦膳食纤维含量最高仅达5%。

洮南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冰小麦是小麦中的优良品种,具有生育周期短、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目前公司种植基地总面积近3万亩,年产冰麦2000余吨,年产燕麦干草6000多吨。在燕麦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洮南圣一农业及周边地区燕麦等谷物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提高,周边辐射优质谷物原料基地约100万亩。

(3)产业优势

中国农业部燕麦项目首席科学家在白城,中国燕麦的研发基地在白城,中国17个省市种植燕麦的种子都来自于白城;白城的燕麦开发项目被中国农业部列入“948”重大项目建有中加燕麦良种繁育及示范基地,被国家列为唯一的燕麦引智基地,是我国第一个燕麦综合技术研究机构。

洮南与中科院东北所、吉林省农科院,白城农科院开展深度合作,利用“喷淋+秸秆+生物菌”综合治理技术,开展盐碱土地综合治理业务,治理4500亩盐碱化土地。同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创立了覆沙造旱田、喷淋洗盐,一年两季种植模式。试验成功的种植组合为小冰麦-燕麦燕麦-燕麦、油菜-燕麦等生态无农药种植新模式。并依托北纬45°独特的生态区种植模式及小冰麦早春无农药自然生长和现代面粉加工技术,开发了“粒粒金”小冰麦及其无添加原麦面粉系列产品,全力打造“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全产链发展格局。

(4)人才优势

白城市有农科院、林科院、农机研究院、畜牧研究院、科研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87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为6898人,中级职称人数为18409,初级职称人数为15566人。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是吉林省西部半干旱特殊生态区唯一的农业综合性科研机构,在燕麦、向日葵、杂粮杂豆等研究上居全国领先地位,是吉林省西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最前沿、最主要的科研团体。

(5)区位优势

洮南市境内有京齐、呼海铁路和111国道、长白公路通过,南可入关进京,直达沈阳、大连;北可直达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公路以城区为中心,成辐射状连接各乡镇,通车里程达861公里。有国家级干线公路和长白西线省级公路在境内穿过。距珲乌高速车程不到20分钟,已建成通车的嫩丹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距省会长春机场4小时车程,距乌兰浩特机场70分钟车程,距白城长安机场20分钟车程。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购置谷物饮料生产设备,并配套建设生产车间、仓库、办公用房、职工生活及其它辅助用房等设施。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1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0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3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投资回收期9.5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3.33%。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项目能够促进洮南市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扩大燕麦杂粮杂豆的种植面积,增加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杂粮食品加工产业一体化开发,使得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把产、加、销、服务环节有机地联合起来,促进洮南市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

地址:吉林省洮南市铁东1号

2.2概况

洮南经济开发区是2005年12月经省政府开发办备案设立的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759.68公顷。开发区按照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开发区划分为工业区、贸易物流区、管理服务区和生活区四个区。近年来,按照高目标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速度发展的总体要求,完善开发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总体框架及起步区的“七通一平”框架路建设,“七通一平”和“三纵四横”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满足了企业需要,推动了项目建设进程。

目前按照总体规划设计,开发区着力打造农畜产品加工、绿色能源、医药保健品、纺织服装四大产业,其中农畜产品加工是主导产业,医药保健品、纺织服装是优势产业,新型能源属于战略新兴行业。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7100

联 系 人:高学忠

电   话:+86-436-6262011  

          +86-15567967499

电子邮箱:tnjhj2010@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增春

联系电话:+86-436-3203010  

          +86-13894682986

传真:+86-436-3224565

电子邮箱:bcjhj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