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白山市 > 招商项目
白山市温室大棚智能化控制系统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2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温室大棚智能化控制系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该系统主要采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将其组网做远程监控,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通过远程的Web时实查看作物生长情况。实现单个大棚作物生长情况相关数据在线数据的检测,如每个大棚的温度、湿度、CO2、O2、光照度等。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农业生产、园艺生产、动植物养殖等方面均实施温室大棚智能化控制系统,对于农业生产的增产增质增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本项目结合靖宇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靖宇县农业生产,自主开发设计蔬菜温室大棚智能化控制系统,集电气与计算机控制系统于一体,能真正实现多功能,多场合运用。

1.1.2 市场前景

(1)我国温室大棚发展现状分析

温室大棚又称暖房,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温室大鹏的类型包括种植温室、养殖温室、展览温室、实验温室、餐饮温室、娱乐温室等。

温室在中国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现代温室的兴起仅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真正大规模发展开始于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到90年代温室设施的种植面积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跨入21世纪后,中国的温室面积已经稳居世界之首,成为世界设施农业大国。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现代温室已经从起步时期的完全依赖进口发展到全面国产化,近年来我国温室大棚行业市场高速增长,中国的温室大棚保有面积已经相对较大,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速度加快,2020年中国温室大棚投资规模为364亿元,“十四五”期间,中国的温室大棚行业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2022年中国温室大棚投资规模达到731.65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温室大棚总产值有望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温室大棚产业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也逐渐提升。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设施农业、无土栽培、观光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我国的设施农业在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园艺产品产业上取得明显突破,各类大棚、中小棚、温室等农业设施增长较快。2018年末全国农业设施数量3000多万个,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近4000万亩。设施农业、无土栽培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突破了资源自然条件限制,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拓宽了农业生产的时空分布,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的新鲜瓜果蔬菜。同时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精准化发展,加快推动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020年中国温室大棚面积为187.3万公顷,2022年中国温室大棚面积约为186.2万公顷。

温室大棚能够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保证蔬菜、瓜果产业产量大幅增长的方法,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温室大棚对于蔬菜、瓜果具有高产出、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效益,因此备受全球青睐,温室大棚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2)温室大棚智能化的前景分析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现代化高标准温室大棚蓄温能力强,种植面无立柱,利于机械进场作业,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减少了种植成本,每个棚可节约种植成本5000元。

现在吃的蔬果大多数都是温室大棚里的,对于蔬果的生长,温室大棚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过去的传统的温室大棚往往只是起到保温的效果,并不能完全满足温室作物对温室环境的需要,因此生产的产量和品质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而现在随着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在各大温室大棚中的应用,在温室中创造出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环境,已经不再是问题,不仅推动了我国现代设施农业的改造升级,同时对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也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在温室大棚环境管理方面,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主要起到了两个重要的作用,其一是它可以测量温室大棚中的二氧化碳、大气压力、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等与作物生长息息相关的环境因素,便于温室大棚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有效规避了生产损失。其二是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还能够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来对温室中的环境因素进行适当调节,并可进行远程操作,不仅有效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改善了农作物的质量,提高了种植户的收入水平。

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说是现代高科技成果为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农业服务的成功案例,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利用其监测和控制功能创造了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使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接近人工设想的理想值,满足了温室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因此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不仅可以用于温室大棚等常规农作物的温室环境管理,还适用于种苗繁育、高产种植、名贵珍稀花卉培养等场合,是增加温室产品产值,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智能化大数据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给我们的机械化智能温室大棚增加大脑。这套大脑具备实时大棚外部气候监测的气象站,以及温室内部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湿度、营养液等监测的实时数据。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传达给逻辑指令控制部,来控制我们的温室大棚的开窗、通风、加温、降温设备,真正实现温室气候控制无人化。

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资源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本项目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1.1.3技术分析

温室大棚智能化所需设备:空气质量、甲烷、土壤温湿度、气象监测百叶盒、一氧化碳、光照度、空气污染、有机蒸汽、紫外线、硫化氢、O3臭氧、丁烷、氢气、PH值等各类传感器,具体用哪几种传感器视温室大棚内种植、养殖的生长需求而定,以及物联网云平台等;

操作:将所需传感器安装布置在温室大棚各个对应环境中,并在物联网云平台上设定好对应调控的参数,换句话说就是把之前需要人为控制的各项工作转变成云平台所理解的数字,让云平台来调控各种甲烷、土壤温湿度、气象监测百叶盒、一氧化碳等。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水平。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智慧农业,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数商兴农”行动,构建智慧农业气象平台。

(2)区位优势

靖宇县区位优势明显。靖宇是长白山的重要门户,境内已经形成一条铁路、两条高速、两条省道相互交织,“通边达海、连接腹地”的大交通格局。与沈阳、长春、吉林市等周边大中城市形成“3小时经济圈”,并接受“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辐射,融入“白、通、丹区域经济发展区”。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主要建设智能化温室大棚、温室大棚智能化控制系统云平台、办公楼、系统研发基地、研究中心、展示中心、第一车间、仓库和员工宿舍及其他辅助设施。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3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4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3403万元,利润4423万元,投资回收期7.2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9.2%。

1.4.2 社会评价

通过智能温室大棚建设,可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城郊型和城镇园区特色农业的又快又好发展,为指导和引导靖宇县乃至白山市的农业建设和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可带动农民增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5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设计、建设及整体运营

1.7 项目建设地点

靖宇县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靖宇县商务局

地址:白山市靖宇县靖宇大街龙宇花园

2.2 概况

靖宇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麓、松花江上游,幅员面积3094平方公里,总人口14.5万。靖宇原名蒙(濛)江,1946年2月14日,为纪念在此殉国的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易名为靖宇县。

靖宇是“中国矿泉城”。有世界罕见的优质自涌泉48处,日涌水量15.44万吨,农夫山泉、娃哈哈、康师傅三大饮品品牌齐聚靖宇,矿泉饮品产能达到200万吨,是“中国矿泉饮品县”。靖宇是“中国最具特色旅游胜地”。有松花江白山湖风景区、龙湾湖风景区等自然景观和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等红色旅游资源。靖宇是“中国绿色名县”。

靖宇生态环境完好,森林覆盖率90%,是长白山特色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主产区。靖宇是“中国西洋参之乡”和“中国西洋参种源基地”。全县西洋参和吉林人参留存面积260万平方米,林下参基地20万亩,“靖宇林下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靖宇是“国家火山矿泉群地质公园”。有熔岩被、火山峰、火山锥、火山口、玛珥湖、堰塞湖、湿地等地貌景观,是世界上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典型新生代火山地貌景观群,号称世界地学奇观。

2.3联系方式: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山市商务局

联 系 人:朱昱泽

电话:0439-3367020

      1584499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