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药膳食用菌是世界性的健康食品、功能食品,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而且含有很多生理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体、三萜类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该项目是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进行的食用菌深度开发产品,它改变了食用菌传统的食用方法,集休闲、营养、保健于一体,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1.1.2 市场前景
(1)药膳行业市场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养生。近年来,以中医学为基础、以食疗养生为特色的药食同源产品——药膳逐渐兴起。药食同源产品依据中医理论,利用食材的偏性来纠正身体的偏性,在治未病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作为新兴产业,药膳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大众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以及医疗支出压力,而且有助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能够防治疾病。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而做成的美食。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稳定种植面积,提升药材质量,提高安全水平,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到2025年,全国中药材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道地药材面积占总面积50%以上。国家政策的支持为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战略基础。
目前已经开发出人参宴、天麻宴、枸杞宴、山药宴、菊花宴、当归汤、党参汤、肉苁蓉汤,加工食品有荷叶茶、莲子粥、薏苡仁粥、天麻酒、铁皮石斛茶、桑葚酒、橘皮(陈皮)、茯苓酸奶、茯苓饼、金银花饮料、罗汉果食品、枣夹核桃、阿胶糕、杏仁茶等各类产品。其中,药膳作为药食同源产业的精品、中医药产业链皇冠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人民对餐饮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逐渐攀升迎来新“蓝海”。
(2)药膳菌菇产业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品安全和生态意识的增强,绿色、生态食品将日益受到追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提出一个口号: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一荤一素一菇”。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到目前已经是全球生产大国,可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双孢菇、毛木耳、杏鲍菇、真姬菇、茶树菇、滑菇、银耳、秀珍菇、草菇、鸡腿菇等60多种。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食用菌产量为4175.85万吨;我国作为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食用菌产业正在从消费理念、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多方面向发达国家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提升对健康食品食用菌的消费需求,加快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逐步迈开步伐,实现大国崛起之梦。

图表1:2013-2022年我国食用菌生产现状(单位:万吨)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此外,灵芝、云芝、虫草等多种药用菌也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松茸,被誉为“菌中之王”,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天然药用菌类。它入口有特别的浓香,口感如鲍鱼,极润滑爽口。含有18种氨基酸、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49种活性营养物质、5种不饱和脂肪酸、8种维生素、2种多糖蛋白,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活性酶,另含有3种珍贵的活性物质。宋代《经史证类务急本草》有过关于松茸的记载。食之具有强精补肾,健脑益智和抗癌等作用。此外,松茸中所含的松茸多糖对提高免疫力具有很好的功效,是糖尿病辅助治疗的康复食品。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竹荪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别具风味,作为菜肴,冠于诸菌,堪称色、香、味三绝,是宴席上著名的山珍。它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据分析,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高于鸡蛋),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中医认为它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作为食疗佳品,可以镇痛、补气、降血压,长期食用还能调整中老年人血脂,它亦可治疗痢疾、牙痛、支气管炎、白血病、风湿病、妇科病等疾病。
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牛肝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腺嘌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牛肝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祛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作用,中医认为对贫血、体虚、头晕、耳鸣有功效,是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之一;又是妇科良药,可治妇女白带症及不孕症。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
类似有药效功能的食用菌菇不胜枚举,中医学认为经常食用菌类,有利于人体强壮和病体的康复,因此就有了菌类药膳,它的品种非常丰富,有饭食、米粥、糕点、糖果、药酒等。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依托白山市江源区丰富的菌类资源,建设药膳菌菇系列产品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1.1.3技术分析
本项目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加强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延边特产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强食药用菌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围绕食药用菌产业核心关键领域,引进开发菌种保存技术和驯化选育技术,加快选育一批突破性品种。
本项目原材料通过进行浸渍、制罐、冷藏保鲜及FD冻干等精深加工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冻干、清水罐头、膨化菌类食品、菌类调味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和多糖提取等精深加工产品。计划引进有成熟技术和资金的企业进驻,可以迅速实现产业化。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发布,指出要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并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同时,要深入调研,筛选一批具有一定使用历史和实证依据的传统食材和配伍,对其养生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建设养生食材数据库和信息化共享平台。
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的通知,明确了食药物质的动态调整和管理规范。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的物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有传统上作为食品食用的习惯,已经列入《中国药典》,安全性评估未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符合中药材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区位交通优势
江源域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鹤大线、沈长线等5条国省干线公路贯穿境内,浑白线、鸭大线两条铁路干线连通南北。鹤大高速、临辉高速建成通车,城区距两条高速车程分别为5分钟、15分钟。江源在白山市内已形成1小时经济圈,随着高铁、机场的陆续建成,江源区将与北京、大连、沈阳等地形成3小时经济圈,要素共享将更加便捷畅通。
(3)资源优势
江源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主要有矿产、林木、水利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拥有野生经济动植物1200余种,中草药、山野菜、食用菌、特色果蔬等特色作物4万亩,连续2年超额完成化肥农药“双减半”,有机肥替代比例达到21%以上。江源区空气清新,林木茂盛,河水清澈,是一处受到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长白山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江源区具有优越的菌菇培植环境,菌菇具有成分高,功效强,品质佳等优良特点,享誉国内外,有极高的食疗价值。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规模
项目生产药膳菌酱5000吨、药膳菌脯2000吨、药膳菌预制菜2000吨。每斤鲜菇成本按5元,鲜菇干菇比8:1。鲜菇可做食用菌酱,干菇可做脆片。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食用菌加工生产线10条,种菇房、温室大棚、生产车间、化验室、研发中心、仓储车间等,购置灌溉系统、通风等相关设备。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5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1,223.3万元,利润3,703.7万元,投资回收期6.8年(税后,含建设期1.4年),投资利润率19%。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本项目以江源区菌菇产业优势带动农户和贫困户持久发展;带领贫困群众增收,实现了地方经济提速、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方共赢。
1.5 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外方投资比例可面谈
1.7 项目建设地点
江源区砟子镇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白山市江源区商务局
地址:白山市江源区富强2期25号楼
2.2单位概况
白山市,是吉林省地级市,地处长白山腹地,位于长白山西侧,东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邻;西与通化市接壤;北与吉林市毗连;南与长白山腹地。白山市幅员1750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95.19万人。白山市的市花为红景天,市树为红松。辖2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分别是:浑江区、江源区、靖宇县、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临江市,其中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
白山市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森林、矿产、动植物等,其中以人参、高山红景天等最为著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60%的面积在白山市,是中国的主要木材产区之一,境内有松花江白山库区和鸭绿江云峰库区等风景区。原始森林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条件,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的故乡。素有“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人参之乡”之美称。水资源条件好,白山境内有鸭绿江、松花江两大水系。白山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储量大、品位高,成矿条件好。境内临江市硅藻土产品远销亚太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中国八大名山之一“长白山”。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谭瑞刚
电话:0439-3725302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山市商务局
联 系 人:朱昱泽
电话:0439-3367020
1584499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