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抚松县自然景观极具特色,冰雪资源尤为丰富,形成了以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长白山鲁能胜地为龙头,露水河长白山国际狩猎场、仙人桥温泉等为代表的旅游业态,是度假旅游的佳选胜地。抚松具备了生态观光、体育竞技、休闲度假、科普探险、文化探源等类型旅游产品,形成了以生态资源为主线,以山、水、林、园、洞、雪、泉为主要特色,以人文历史为衬托的旅游综合体。
本项目拟建在抚松县东岗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打造高端旅游、休闲、养生度假区,全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区域旅游发展增添新活力、新亮点。
1.1.2 市场前景
(1)旅游度假区市场前景
度假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长期以来,观光旅游一直占据我国旅游发展的主流,度假旅游以及相应的度假产业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出游次数增多,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逐渐产生了“一地深度游”“无景点出游”和“慢生活”等概念,在此基础上我国度假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展望未来,现代化进程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度假产业发展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市场基础。
度假旅游的核心在于“生活”而不是“景观”。观光旅游以观光为主要目的,单次出游可能选择多个目的地,在每一个目的地逗留时间较短,其活动轨迹更接近于一个圈。而度假旅游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观光,单次出游很可能就选择一个目的地,在目的地逗留时间长,其活动轨迹多是从客源地往返目的地的折返直线。对于度假旅游来说,观光或者说看风景也是重要的基础性活动,但不一定是最主要的目的,度假旅游的本质是在异地的高品质生活。很多度假旅游者喜欢深入到度假地的各个角落,体验最地道的当地生活方式也就是“烟火气”。可以说,度假是“景观之上是生活”的典型体现。
度假产业体系是“美好生活,主客共享”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和观光旅游发展重在打造景区不同,度假产业发展要为旅游者提供一段与常规生活不一样的品质生活,对于目的地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接待体系和活动内容、商业体系和人文环境等有着更高的要求。
景观和生态环境是包括度假在内的旅游活动的重要基础,构成度假产业体系的底层;吃住行游购娱是包括度假在内的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构成度假产业体系的骨干;满足旅游者度过假期需要的各类特色活动,如美食、康养、音乐、戏剧、温泉、滑雪、登山、徒步、冲浪、潜水、自行车运动以及各种赛事、集会等,构成度假产业体系的核心;由于度假旅游者逗留时间较长延伸出来的其他“生活”需要,如医疗保健、美容理发、健身美体、异地办公等,构成度假产业体系的重要拓展。

图表1:度假产业体系构成
2018年以来,中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底,中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14917个,较2021年底增加721个,增速为4.83%。

图表2:2018-2022年中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单位:个)
2023年上半年中国旅游收入增长96%。未来随着旅游收入逐年恢复至2019年水平,旅游营收增速将逐渐减缓,步入稳健发展轨道。到2028年,中国A级旅游景区营收规模预计将超过7000亿元。

图表3:2023-2028年中国A级旅游景区营收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2)抚松县全域旅游再启新程,松山旅游度假区前景广阔
2023年上半年,抚松县科学推进松花江旅游航线开发,抽水乡千年渔村、兴隆乡青年村旅游服务中心等项目持续推进;成功举办首届“抚松·松花江龙鲤节”、渤海文化旅游季等特色文化活动。上半年,抚松县共接待游客101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7亿元,成功入选“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
松山度假区项目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松山村,全村共250户,750人,属朝鲜族少数民族村,四周群山环抱。东北邻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南区43道滑雪场及18洞森林高尔夫球场、东南临36洞峡谷高尔夫球场及18公里长水系。西邻长白山机场。境内奇峰林立,江河纵横,有浩瀚的长白山原始森林,壮观的火山山脉,密布的火山矿泉,独特的冰雪风光,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也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既有感人的革命史,也有神秘的传说,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非常优越。
十大名山中的长白山就坐落在境内,长白山生态林系统,有名贵野生动物1500多种,珍贵野生植物2424种,是国际上公认的地球同一纬度带上原始状态保持最好,生物物种最多的地区,长白山天池更是国家公布的35个“王牌”景点五奇之一。长白山旅游资源占吉林省的61%,其中的冰雪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及边境出境旅游等四大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突出,在整个吉林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省6条主要旅游轴线中有5条主要目的地都是长白山,长白山成为吉林省旅游业振兴的关键所在。
抚松县将以开发松花江生态经济带为引领,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科学整合松花江文旅资源,联动头道松花江和二道松花江流经的乡镇,扎实推动抽水乡千年渔村、抚松镇渤海国丰州城文化旅游景区、露水河镇五道砬子河等一批节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松花江旅游影响力。围绕抚松新城4A级景区、白龙湾田园风景区、宝石屯把头淘金小镇等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定向招商,进一步丰富松花江旅游业态。放大冰雪旅游和避暑休闲旅游热度,加快推动漫江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文旅产业结构,提供更加丰富的文旅产品和更为精致的旅游服务,为实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先行区积蓄强大动能。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周边的原始森林保护措施原则应:坚持依法保护的原则,坚持将保护放在首位,优化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具体措施参考如下:
①成立“省级森林公园管理处”,协同当地政的府制订《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制定有关政策和制度,制定好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②对森林植被和森林景观,进行考察并建立保护管理档案,实施保护与培育结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引入外来植物要严格论证和检疫,避免产生生态灾害③设立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建立森林防火监测系统,完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消除隐患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利用电能、太阳能为主;景区内使用电瓶车或环保型汽车及绿色建筑等⑤严格按规定对生活废水、固体垃圾和废气等“三废”进行处理,规划建设“三废”处理设施。
抚松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业的战略部署,把抚松建设成为长白山脚下著名的生态旅游名城,由此可知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大力开发温泉、冰雪、滨海、海岛、山地、森林、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设一批旅游度假区和国民度假地。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休闲度假产品。加快推进环城市休闲度假带建设。
《吉林省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推动市级中心城市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四平、辽源、延边等8个地区中心城市和长白山管委会,立足当地资源、产业优势和城市发展,整合服务业资源,优化服务业发展空间,大力培育建设商贸物流、旅游休闲、文化教育、健康养生、金融商务、研发及广告创意等各类服务业集聚区、园区。大力推进集聚区、园区建设,优化同类型、关联度高的服务业企业和要素合理集聚,发挥好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区)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2)区位交通优势
抚松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地处东北亚金三角和渤海湾经济区这两个发展中心的制高点上,开展跨国经贸合作条件便利。201国道和302省道纵贯全境,拥有中国首个森林旅游机场——长白山机场,通航北京、上海、青岛、广州等14个城市,宇松铁路、营松高速、鹤大高速贯穿境内。抚松境内共有8个高速出口,立体交通拉近了世界与抚松的距离。
(3)旅游产业基础优势
抚松县共有旅行社31家,品牌连锁酒店7家,重点景区10处,规模型旅游购物店10家,旅游从业人员约2.2万人,已基本形成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较为齐备,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冰雪旅游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全县有国家AAAA级景区2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级景区2处。境内共有32家旅行社、2家星级宾馆、1个国家级度假区。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为0.91平方公里(合计1365亩),建筑面积约为0.5公顷。项目四周为国家级百万亩的原始森林,项目分为养生度假区,沿河配套区,生态农业园等。
(1)养生度假区,包含:度假酒店、DFS环球免税店、森林音乐会广场、瑞士健康体检中心、滑雪小镇、森林别墅等综合业态。
(2)项目东南侧的18公里蜿蜒水系亦是该项目的配套,计划建成包括多个泊位的游艇码头、湖心岛主题餐厅、高端垂钓、皮划艇运动等高端水上项目及两岸配套度假型星级酒店群、河景别墅等。
(3)生态农业园,开发专供都市家庭休闲度假的“农田果林”。包括观赏区(百菜园、奇瓜园)、生活体验区(果品采摘、蔬菜采摘)等。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6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62,000万元。
图表4: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03,030.3万元,利润100,000万元,投资回收期7.6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8.2%。
图表5: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项目建成后,可提供万余人的就业机会,经过上岗培训,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区内大量人流的涌入,将进一步扩大内外信息交流,对宣传抚松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抚松,促进抚松县旅游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项目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的,体现“可持续旅游”概念,其实质是以旅游代替其他资源利用形式,可以减缓对环境的压力,将旅游与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彼此促进、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1.5 合作方式
独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技术、运营管理
1.7 项目建设地点
抚松县东岗镇松山村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抚松县人民政府
地址:抚松行政中心4号楼5楼
2.2 概况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北麓。东与安图县接界,南与临江市毗连,西南与江源区相连,西隔头道松花江与靖宇县相望,北与桦甸市、敦化市隔二道松花江相邻,东南部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接壤。东西宽87公里,南北长125公里,总面积6530平方公里。抚松县是边境县,国境线全长6.6公里。2014年,全县有抚松、松江河、露水河、泉阳、万良、东岗、北岗、仙人桥、漫江、兴参、新屯子11个镇和抽水、兴隆、沿江3个乡。
抚松县境域辽阔,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处长白山白云峰海拔2691米,最低处二道松花江两江口海拔416.5米。境内有四条长白山支脉,皆由东南至西北走向,其中有32座海拔千米以上山峰,耸立于东、南、北各方。境内有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松江河3条水系,皆自东南流向西北。山谷河川之间有少量冲击小平地,仅占总幅员面积的2.5%,故称“九山半水半分田”。
抚松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热,春秋两季冷暖交替,气温多变。
全县境内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6条,皆水流湍急,落差悬殊,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
抚松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植被属于典型的长白山植物区系,森林覆盖率达84%。经过长期的人为活动现已演替为过伐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生态序列特点。林分层次比较复杂,有较发达的乔木层、下木层、草本层。全县具有天然林种18种,人工林种11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树种15种,名贵树种有红松、沙松、黄菠萝、水曲柳、桦树、柞树、椴树等。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邵世彬
电话:15500232323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山市商务局
联 系 人:朱昱泽
电话:0439-3367020
1584499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