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白山市 > 招商项目
白山市四保临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及抗美援朝纪念馆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5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为深入挖掘、利用好临江历史文化和革命遗址资源,弘扬传承革命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结合新时代党员干部素养培育,拓展党性教育培训途径,临江市从实际出发,立足区域特色,对接时代要求,赋予革命历史资源新内涵,提出实施“临江市四保临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及抗美援朝纪念馆项目”,以提供高标准、高水平的党员干部培育教学基地为建设目标,围绕“四保临江”和“抗美援朝”两大主题,全力打造集革命传统教育、党性党史党风教育、干部教育培训以及抗美援朝宣传展示于一体的教育教学实训基地。

1.1.2 市场前景

(1)红色旅游市场分析

让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让红色文化与夜间旅游、科技时尚、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随着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国人走进红色旅游景点,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行业持续迎来政策利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2.3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万亿元,增长95.9%。

2023年各地红色旅游迎来热潮,打卡红色地标、瞻仰革命圣地、探访红色旧址、缅怀革命先烈,人们通过各种形式体验红色之旅。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2023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达到了2.83亿人次,同比增长11.1%。而从旅游收入方面来看,2023年红色旅游的收入达到了777.59亿元,同比增长17.5%。这些数据都表明,红色旅游市场正在逐渐壮大,并成为旅游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旅游不仅缩小了革命老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还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广泛发扬,推进了革命老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了革命老区人民自信心和自豪感。

红色旅游公路项目建设纷纷上马,基础设施普遍改善;老区群众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广泛参与红色旅游服务等工作;多种业态相融合,红色旅游产业链条不断拓展,扶贫富民模式创新。十年来,红色旅游成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目前,红色旅游的客群呈现年轻化趋势,“00后”“90后”成为红色旅游的新生力量,读革命书籍、重走红色路线、看红色演艺、买红色文创、分享红色之旅等日渐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出行人口中,每4人中就有至少1人选择红色景点。红色旅游这种传承文明、振奋精神、增加阅历的旅游形式,正在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2)四保临江红色旅游市场分析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坐落在鸭绿江边、猫耳山下,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题写了“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馆名。通往纪念馆的台阶是108个,象征着四保临江战役共历时108天;四个缓步台,象征着四保临江战役次数;缓步台宽度3米,象征着当年北满部队“三下江南”。这些独特的设计,充分展现出当年东北民主联军奋勇抗敌、艰苦奋战的光辉战斗历程。

据了解,1995年,四保临江烈士陵园被民政部定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四保临江烈士陵园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212月,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临江旅游资源富集,125处重点开发景区景点分布在“一带双环”旅游发展布局线路图上,形成了集“绿色、红色、古迹、跨国、冰雪、康养”等旅游资源为一体的发展格局。目前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处、3A级旅游景区2处、2A级旅游景区1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6家,全国首批100家红色旅游景点——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和陈云旧居。临江也被评为“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城”“首批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

临江市作为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被誉为“2022年最美农村路”之一的闹冰路,是一条东北抗日联军鲜血铺就的抗联路,临江市交通运输局作为此路段的打造单位,本着将抗联精神发扬、传承,与当地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精雕细琢,将东北抗联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等浓缩融入到沿线各个规划建设的节点中,通过创造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场所和空间,让群众在“最美抗联路”接受红色传统教育,感受临江发展历史,延续冰湖地域文脉,塑造红色旅游公路特色。

从发展前景看,红色旅游热度升温不仅仅是建党百年的契机推动,同时由于作为新崛起的消费力量“95后”“00后”正不断对旅游市场提出要求,红色旅游迎来发展良机。未来随着年轻消费群体文化自信和精神自信不断增强,红色旅游将步入黄金发展期,预计2025年我国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将超10000亿元。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推出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组织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创新红色旅游展陈方式,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活力。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打造产业集群。形成富民兴边旅游名村名镇名城等边境旅游产业集群,规模达到500亿元;形成中老年研学、亲子研学、学生研学等研学旅游产业集群,规模达到500亿元;形成文化体验、旅游演艺、影视旅游、红色旅游等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规模达到500亿元;形成体育赛事、体育装备等体育旅游产业集群,规模达到500亿元。

(2)区位交通优势

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鸭绿江畔,边境线长146公里,幅员3008.5平方公里。公路拥有303省道、302省道穿境而过,临江市境内设有临江花山客运站、临江桦树客运站。临江市境内的火车站有临江火车站、五道沟站、三队站、龙岗站、西小山站、花山火车站、西流水站、望江楼站、五阳岔站、珍珠门站、仙人站、黑松站、闹枝站、沙金站、西南岔站、背阴岔站、五十一公里站。

(3)项目优势

临江市处于长白山腹地,鸭绿江江畔,自然资源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环境条件。临江历史文化厚重,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依托革命老区蕴含的革命历史遗迹遗址,开展多方位多层次教育培训优势条件。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社会氛围和文化历史资源条件。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产品规模

项目规划设计教育功能区、纪念功能区、实训功能区、体验功能区等功能分区,之间由树木花草和景观雕塑相隔,体现生态环保理念和融于大自然特色,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培训基地。项目建成后,年接待培训人数35万人次,年接待参观人数45万人次。

1.2.2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临江市猫耳山路西侧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27.1万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8.5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建筑工程、配套建设场区景观工程和公用工程。

(1)建筑工程。建设14栋建筑,包括教学楼1栋,学员公寓4栋,接待中心3栋,综合餐厅1栋,体育馆1栋,会议(报告)厅1栋,综合服务楼2栋,抗美援朝纪念馆(革命历史陈列馆)1座。

(2)景观工程。主要包括场地绿化、车行道路及人行道路、生态停车场、广场及特色景墙、主题雕塑、人工湖等。

(3)公用工程。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的供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电力电信、暖通工程等配套基础设施。

(4)人工湖饮水工程。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6,3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7,738.8万元。

图表1: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59,680.1万元,利润19,694.4万元,投资回收期7.6年(税后,含建设期2.2年),投资利润率19%。

图表2: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项目的建设可为党员、青年干部、社会团体等提供更完善的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使社会、经济事业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加速当地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是一项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公共项目,对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1.5 合作方式

独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 项目建设地点

临江市猫耳山路西侧区域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临江市政府

地址:临江市临江大街171号

2.2 概况

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鸭绿江中上游,边境线长132.5公里,辖区面积3008.5平方公里,市辖6个街道、6个镇、1个乡,总人口为21.6万人。

临江属东北东部寒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5.2摄氏度,年降水量829.5毫米,夏季平均温度22度,负氧离子浓度高,无霜期达到147天,域内山水林田等自然要素齐全,森林覆盖率高达86.69%,是国家全幅员森林旅游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中国十大生态屏障之一。

临江物产丰饶,资源富集,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全市有鹿、黑熊、林蛙等野生动物250余种,野生植物有山参、天麻、贝母、高山红景天等100余种,有“中国高山红景天之乡”和“国家北药基地”的美誉。境内温泉、矿泉遍布,水能资源丰富,日涌量达10.89万吨,偏硅酸含量高达39.13mg/L,pH值7.97,七道沟菩提峰水源地被列入省级矿泉水保护区。矿产资源有铁、煤、金、硅藻土等46种,其中,硅藻土已探明储量2.1亿吨,远景储量6亿吨以上,其储量和品位居全国第一,被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硅藻土工业城”和“中国硅藻土产业科技示范基地”,2018年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临江市“中国硅藻土之都——产业发展基地”荣誉称号。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2006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临江市六道沟镇设立临江硅藻土工业集中区。2018年,省政府批复设立临江边境经济及合作区,总体规划面积为5.09平方公里,包括临江经济开发区和大栗子片区两部分四个地块,建设集贸易服务、加工制造、生态农业、跨境旅游以及文化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跨国性现代产业园区。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孙鑫

电话:0439-5219126

箱:ljsjhj@163.com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山市商务局

联 系 人:朱昱泽

电话:0439-3367020

      1584499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