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白山市 > 招商项目
白山市画乡雪村抵边产业园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国家鼓励边境旅游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边境旅游目的地。本项目建设在东岗镇大碱场村,利用项目地依山傍水的独特地理资源,优化原有乡村格局、还原雪村画乡风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人居环境,成就“世外桃源”般的旅游产业园。大碱场村不仅是吉林省边境重点村,更是吉林省“千村示范”创建村,这里区位优势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是发展旅游的绝佳之地。

1.1.2 市场前景

1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城市民众的旅游休闲要求越来越频繁,出游方式近年来也由“长途低频”转为“短途多频”,即从一年一次或两次的国内国际长途游转向了一年多次的城市周边游,在出行交通方式上则偏向于自驾而非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面对游客消费选择的这种转变,城市周边游市场应及时抓住发展契机。未来周边游将成为旅游经济的主要动力来源。近距离的旅游对旅游收入的贡献度要大于远距离旅游,而近距离的周边游又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两大指标首次“双超”2019前水平,意味着我国旅游市场具有强大的发展韧性,内需市场蕴含巨大潜能。

图表全国近五年“五一”旅游人次及旅游花费

我国有着总长约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东起辽宁省丹东市的鸭绿江口,西迤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的北部湾,并与周边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和这片土地所孕育的民族文化,组成了边境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使边境旅游成为一种独特的出游形式。近年来,边境地区通过发展旅游,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开放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促进和巩固了边疆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边境旅游城市作为体验边境情境、异域风情的主要目的地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边境旅游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形式。尽管这些边境城市不是传统热门的旅游地,却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人们不用踏出国门,也能体验到接壤国家的异域风情。

借助区位优势,边境地区的人文交流越来越频繁,独特的人文风情惊艳了大量来宾和游客。以文化为桥,边境旅游乘风而上,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2画乡雪村抵边旅游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边境线433.2公里,地处长白山腹心地带,鸭绿江、松花江穿流而过,因山而名,因水而秀,是东北地区的生态之基、文化之根、水系之源。不仅有全国地级市中最高的森林覆盖率,还有全国雪量雪质最佳的冰雪资源,素有“长白林海”“雪域王国”“立体资源宝库”等美誉。环境质量优良。常年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7%,地表水环境质量全省排名第二,土壤环境污染风险有效防控,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多年保持良好等级,生态环境质量始终处于全省第一方阵。生态资源突出。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齐备,是全国首个全幅员森林旅游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东北亚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4.5%,被誉为“生态高地”“天然氧吧”。

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春节假期,白山市接待国内游客81.25万人次,同比增长53.6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136.33%。其中重点冰雪旅游单位长白山万达度假区接待游客4.92万人次,与去年相比增长22.46%;长白山华美胜地接待游客4.33万人次,与去年相比增长96.82%。白山冰雪旅游升温势头非常明显。

白山市旅游资源独特。“春观山花、夏登天池、秋赏红叶、冬游冰雪”的四季旅游供游客选择,特别是北纬41度冰雪黄金纬度带、长达六个月的雪期、平均1米以上的积雪,造就了亚洲品质最好的粉雪资源,每年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冰雪运动和旅游爱好者云集白山。文化资源厚重。长白山是满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满族先民曾在此三度立国、两创盛世。抗联精神和“四保临江”精神薪火相传,生态文化、特产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淳朴厚重。开放前景广阔。边境线长433公里,位于图们江和鸭绿江两大出海口、长吉图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带之间的重要连接点上,域内有两个国家级开放口岸、六个过货通道,发展外向型经济潜力巨大。

白山市现有冬季景区旅游产品共27个,滑雪场6个,共计70条雪道,总长60公里。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0232024冰雪旅游季,全市接待游客597.53万人次、实现冰雪旅游收入97.57亿元,在全省占比分别为4.78%4.03%。其中,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旅游人次64.29万,旅游收入4.19亿元。积极开发沿松花江、鸭绿江旅游等项目,2022年松花江生态旅游风景区水上旅游航线正式开通,仅“十一”假期就接待游客3万人次,让游客既能上得了山,又能下得去水,真正释放出世界级名山大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推进吉林省奥林匹克冰雪运动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地标冰雪景观,发展冰雪运动,持续打造“长白山之夏”“长白山之冬”文旅品牌。

2022年,吉林省先后发布《关于促进重点边境村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林省重点边境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关于支持重点边境村政策白皮书》等政策文件,促进边境地区产业发展,以产业兴旺引领边境地区乡村振兴。

吉林作为边境省份,东部与朝鲜、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1438.7公里,边境村216个。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边境村村域常住人口增加8303人,与2022年末相比,“空心化”率降低5个百分点。通过建设抵边卫星城、抵边产业园、抵边居民点,有较强人口聚集能力、有较多就业岗位的边境节点由2021年的16个增长至2023年的35个。

为加快推进边境村乡村特色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吉林省依托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在沿线109个边境村,打造28个抵边特色产业园,大力发展边境旅游、口岸经济等带动就业能力强的二、三产业,做到产业留人,加密加强抵边一线节点。

推动边境县市依托边境村旅游资源,积极推进景点景区建设和民宿改造,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打造形成“长白山—图们江”“长白山—鸭绿江”乡村旅游、“集安鸭绿江畔28村”等一系列边境乡村周末游、乡村康养产品。2022年,边境村吸引游客96.72万人次,2023年前6个月吸引游客122万人次。

大碱场村以打造“长白山画乡雪村”为目标,依托李学忠烈士墓、抗联桥等红色元素及前川林场旧址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大力发展大学生研学、艺术写生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绘画、摄影爱好者和冰雪运动者慕名而来,建设抵边旅游产业园市场前景广阔。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外交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和移民局等部门研究起草了《边境旅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边境旅游项目审批”和“放宽边境旅游管制”的要求,鼓励边境地区打造具有特色的边境旅游目的地,明确边境旅游团队可以灵活选择出入境口岸,并删除了边境旅游审批、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等前置条件。

2)区位交通优势

抚松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地处东北亚金三角和渤海湾经济区这两个发展中心的制高点上,开展跨国经贸合作条件便利。201国道和302省道纵贯全境,拥有中国首个森林旅游机场——长白山机场,通航北京、上海、青岛、广州等14个城市,宇松铁路、营松高速、鹤大高速贯穿境内。抚松境内共有8个高速出口,立体交通拉近了世界与抚松的距离。

3旅游产业基础优势

抚松县共有旅行社31家,品牌连锁酒店7家,重点景区10处,规模型旅游购物店10家,旅游从业人员约2.2万人,已基本形成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较为齐备,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冰雪旅游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全县有国家AAAA级景区2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级景区2处。境内共有32家旅行社、2家星级宾馆、1个国家级度假区。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10万平米,建筑面积6万平米。主要建设休闲度假区、综合服务区、温泉山庄、雪村画家旅游民宿、冰雪旅游基地、画家摄影基地、户外冰雪娱乐、民俗风情园、主体商业步行街、房车营地、极限俱乐部等。另外还开发建设互联网民俗文化中心、东北历史影视城、房车营地、森林漂流、现代观光农业区、养殖基地、汽车冰雪体验媒体营地、观光火车及基础配套。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750万元。

图表2: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8,181.8万元,利润6,000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0%

图表3: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同时边境旅游还可以促进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带动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促进民族团结,起到积极作用,将为吉林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文化传承发展作出有力贡献。

1.5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

1.7 项目建设地点

白山市抚松县东岗镇大碱场村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抚松县人民政府

地址:抚松行政中心4号楼5

2.2 概况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北麓。东与安图县接界,南与临江市毗连,西南与江源区相连,西隔头道松花江与靖宇县相望,北与桦甸市、敦化市隔二道松花江相邻,东南部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接壤。东西宽87公里,南北长125公里,总面积6530平方公里。抚松县是边境县,国境线全长6.6公里。2014年,全县有抚松、松江河、露水河、泉阳、万良、东岗、北岗、仙人桥、漫江、兴参、新屯子11个镇和抽水、兴隆、沿江3个乡。

抚松县境域辽阔,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处长白山白云峰海拔2691米,最低处二道松花江两江口海拔416.5米。境内有四条长白山支脉,皆由东南至西北走向,其中有32座海拔千米以上山峰,耸立于东、南、北各方。境内有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松江河3条水系,皆自东南流向西北。山谷河川之间有少量冲击小平地,仅占总幅员面积的2.5%,故称“九山半水半分田”。

抚松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热,春秋两季冷暖交替,气温多变。

全县境内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6条,皆水流湍急,落差悬殊,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

抚松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植被属于典型的长白山植物区系,森林覆盖率达84%。经过长期的人为活动现已演替为过伐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生态序列特点。林分层次比较复杂,有较发达的乔木层、下木层、草本层。全县具有天然林种18种,人工林种11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树种15种,名贵树种有红松、沙松、黄菠萝、水曲柳、桦树、柞树、椴树等。

2.3 联系方式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山市商务局

联 系 人:朱昱泽

联系电话:+86-439-3367020 

          +86-1584499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