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在电池中,化学电池是最主要的电池。化学电池按是否可以循环使用,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两大类。其中,一次电池是活性物质仅能使用一次的电池,又称原电池,如锌锰电池,碱锰电池等;二次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又称蓄电池。蓄电池利用电池内活性物质在放电状态下发生化学反应输出电流,在充电状态下发生逆向化学反应储存电能。
本项目拟在江源区建设废旧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和回收拆解中心,将拆解后的电池中的铅、塑料等可回收材料经处理加工后,作为原料重新投入电池生产线,制造新的电池,并在本地进行销售。
1.1.2市场前景



2023年,中国再生产产量占铅总产量比例已超过50%。尽管我国再生铅产量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增长,并且再生铅在总产量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显著差距。例如,美国再生铅的生产占比超过92%,欧洲也超过了80%。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再生铅产业在未来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我国再生铅产业有望进一步缩小差距,实现高质量发展。
电动汽车和电动两轮车的快速发展增加了铅电池的需求,促使废旧电池回收和再利用成为关键。随着电动交通工具市场的扩展,铅回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
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政府实施的严格环保法规和政策支持,如限制新铅开采、推动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等措施,为铅回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
1.1.3技术分析
铅酸蓄电池拆解技术:取出电池酸液-分离正负极板-分离塑料壳体-分离铅板--铅板熔化-铅液过滤-铅液冷却-净化铅液-铅的制取。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环保部发布了《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政策中提出了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行业在清洁生产、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鼓励研发新技术等相关要求。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行业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力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更加完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能力进一步提升,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废物资源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建成绿色分拣中心1000个以上。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行业“散乱污”状况明显改观,集聚化、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更加规范,交易规模明显提升。60个左右大中城市率先建成基本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3年版)》,提出从工业固废减量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再制造等方面进一步加快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持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水平,推动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吉林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提出推进“城市矿产”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垃圾分类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各地要优先支持综合实力强、经营信誉好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示范工程,积极培育再生资源品牌回收省级示范企业。依托处置企业建设电子废物回收、利用、处置示范工程。
(2)产业优势
2022年白山市废铅蓄电池产生量为0.012万吨。虽然这一数据仅代表了一年的产生量,但可以反映出白山市确实存在废旧铅酸蓄电池的资源。
随着汽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和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废旧铅酸蓄电池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长。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白山市的废旧铅酸蓄电池资源量将会持续增加。
(3)人才优势
白山市技能型人才1万多人,为社会培训各类人员2万多人次。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熟练技工所占比例在东北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正值红利期,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可满足各类企业需求。
(4)区位交通优势
江源区位于白山市六个县(市、区)中心区域,东与抚松县为邻,西北与柳河县交界,西南与浑江区相连,南与临江市毗连,北与靖宇县接壤,是辽宁、河北、山东、北京等地经201国道通往长白山旅游风景区的必经之地,距长春龙嘉机场270公里、长白山机场100公里、通化机场90公里,距临江口岸50公里,集安口岸162公里,丹东口岸392公里,是物流集散要地,其服务范围不仅立足于江源本身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涵盖了在交通上必经江源区的周边县区以及域外各大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江源域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鹤大线、沈长线等5条国省干线公路贯穿境内,浑白线、鸭大线两条铁路干线连通南北。鹤大高速、临辉高速建成通车,城区距两条高速车程分别为5分钟、15分钟。白山新支线机场正在积极推进,四白高铁控制工程先期开工段正式开工,在域内湾沟镇设有站点,城区距离新机场和沈白高铁白山东站车程仅为10分钟。江源在白山市内已形成1小时经济圈,随着高铁、机场的陆续建成,江源区将与北京、大连、沈阳等地形成3小时经济圈,要素共享将更加便捷畅通。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年拆解15万件铅酸蓄电池,生产350万件电池。
1.2.2建设内容
项目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设集料中心、拆解中心、生产车间、库房、宿舍等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同时购置2条电池生产线。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4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5000万元,流动资金5000万元。
图表4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1000万元,利润6600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6%。
图表5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如铜、铅、锌等。通过产业园的专业处理,这些金属可以被有效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开采。这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产业园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电池生产、回收处理、设备制造等。这将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白山市江源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江源区人民政府
地址:白山市江源区
2.2概况
江源区,隶属于吉林省白山市,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8%以上
江源区是辽宁、河北、山东、北京等地经201国道通往长白山旅游风景区的必经之地;江源域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鹤大线、沈长线等5条国省干线公路贯穿境内,浑白线、鸭大线两条铁路干线连通南北。江源也是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松花石之乡;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干饭盆和奇石文化城两个国家3A级景区。
2.3联系方式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4300
联系单位:白山市商务局
联 系 人:朱昱泽
联系电话:+86-439-3367020
+86-15844990231
+86-15567978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