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蜂蜜又称甘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经过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蜂蜜营养丰富,富含的多种物质易被人体吸收,具有养生健体的作用。
项目依托长白县椴树、洋槐、山花、向日葵四大商品蜜源,建设长白山蜜蜂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开发高附加值蜂产品,延长蜂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增加蜂产品附加值,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1.1.2市场前景
1.我国蜂蜜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蜂蜜产量总体保持稳定,四川省产量跃居全国首位
我国是全球养蜂大国,蜜蜂饲养规模庞大,蜂群数量、养蜂从业人员数量均居全球前列,拥有约1200万群蜜蜂和超过300万的养蜂户,为蜂蜜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蜂蜜产量总体保持稳定,维持在44万吨-47万吨左右,2023年达到46.35万吨,同比增长0.35%。
图表1 2018-2023年我国蜂蜜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蜂蜜生产国,产区主要集中在华东、西南、华中等地区。其中,华东地区蜜蜂产量占比最大;其次是西南地区。若从省份来看,河南省、浙江省和四川省的蜂蜜产量常年位居全国前三。具体来看,在2023年,四川省蜂蜜产量超过河南,国内排行第一,达到6.49万吨;浙江省产量排名第二,达到5.15万吨;河南省排名则从往年的首位降至第三,达到4.84万吨。
(2)我国蜂蜜市场需求总体稳定,但人均消费量相对较低
蜂蜜具有缓解疲劳、消积食、清肠道、润肺止咳等功效,被誉为“可直接食用的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食品”,备受中老年消费者青睐。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蜂蜜市场需求总体保持稳定,表观需求量维持在30万吨-33万吨左右,2023年达到31.46万吨,同比增长1.58%。
图表2 2018-2023年我国蜂蜜表观需求量及同比增长情况

中国是蜂蜜消费大国,但人均蜂蜜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人均蜂蜜消费量约为0.2公斤,蜂蜜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高端产品——天然成熟蜜的产量和销量的不断增加,预示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习惯已经开始改变,蜂蜜具有很强的市场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按照前十年蜂产品消费年均增长的速度推算,未来十年我国年人均蜂蜜消费量有可能再实现翻一番。
(3)蜂蜜进口均价远高于出口均价,产业发展亟待转型升级
我国是蜂蜜净出口国,近年来其出口规模始终大于进口规模。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蜂蜜进口量始终很小,不超过5000吨,且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达到3747吨,同比增长0.57%;进口额维持在4亿元以上,2023年达到4.49亿元,同比下降5.27%。出口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蜂蜜出口国,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达到27%以上,2023年达到32.92%。此外,2018年-2022年期间其出口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2022年达到15.59万吨;但在2023年其出口量出现些许下滑,降至15.26万吨。出口额则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达到17.86亿元,同比下降2.93%。
图表3 2018-2023年我国蜂蜜进口量及进口额情况

图表4 2018-2023年我国蜂蜜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变化情况

虽然蜂蜜的出口规模要高于进口规模,但其进口均价却远高于出口均价,约为出口均价的8-10倍左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蜂蜜进口均价维持在11万元/吨以上,2023年进口均价为11.99万元/吨;出口均价则始终不超过1.4万元/吨,2023年出口均价为1.17万元/吨。原因在于,一方面,当前传统养蜂方式存在效益低、质量差、易造假等固有弊端,对蜂蜜品质和价格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我国蜂蜜出口以蜂蜜原浆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蜂蜜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先进的养殖技术、采集技术、加工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蜂蜜行业,推动了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
图表5 2018-2023年我国蜂蜜出口量及出口额情况

图表6 2018-2023年我国蜂蜜进口均价与出口均价对比

(4)中国蜂蜜行业重点企业
我国蜂蜜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市场集中度低。但是也出现了一批较大型的蜂产品加工企业。这类综合性企业具有实施生产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和研发、品牌推广、产业链集合、规模生产等综合能力。行业主要的竞争者是国内老字号企业,其品牌分别有百花、冠生园和宝生园等品牌。其中百花牌、冠生园牌、汪氏蜜蜂园、老山牌、颐园牌这5个著名蜂产品品牌在近年来的中国蜂蜜品牌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2.中国蜂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蜂蜜作为一种天然食品,具有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饮食的健康和营养,蜂蜜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其消费量自然也会随之增加。其次,蜂蜜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进一步推动了蜂蜜市场规模的扩大。例如,蜂蜜具有抗菌、消炎、保湿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品和保健品中。这些新的应用领域为蜂蜜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消费潜力。此外,随着有机食品市场的扩大,有机蜂蜜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有机蜂蜜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合成添加剂,符合消费者对健康、环保的需求,因此其市场潜力巨大。
长白山区的蜂产品多为绿色有机产品,主要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和蜂蛹等。目前,蜂胶是国外蜂产品市场上最畅销产品,近10年来蜂胶产品价格上升近3倍,因供不应求,其价格仍持续连年增长。专家指出,我国蜂胶消费理念刚刚被消费者所认知,国内需求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长白山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蜂胶产区,足以见其可开发利用的巨大潜能。另外,长白山区是全国最大的椴树蜜产地,年产椴树蜜近万吨。长白山蜂蜜以其纯天然、高营养、低毒性的优势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同样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1.1.3技术分析
近年来,我国蜂蜜加工工艺不断发展,主要的工艺技术有浓缩技术、净化技术、树脂吸附脱除技术,其中浓缩技术是目前最常用、最成熟的技术。
1.浓缩技术
在瞬间加热器、单效蒸发器和分离器内停留的时间更短,可有效地防止蜂蜜中芳香物质的挥发损失,酶值降低,抗菌能力下降。投入使用后优点明显,效果显著,不仅加工量大,节约能源,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对蜂蜜的风味影响较小,加工后的蜂蜜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2.净化技术
(1)超滤技术
超滤是一种过滤、提纯、浓缩食品或其他有机物的有效方法。超滤可除去蜂蜜中的微生物,蜂蜜中含有大量酵母、细菌、霉菌及其孢子,可引起蜂蜜发酵和腐败,用超滤的方法可以将它们除去。超滤还能分离蜂蜜蛋白质,在果汁或其他饮料中蜂蜜因含有蛋白质常常出现浑浊、沉淀,通过超滤技术除去蛋白质的蜂蜜,能够方便地用于汽水类饮料、运动饮料及发酵饮料中。
(2)电磁净化技术
近年来,电磁净化技术在蜂蜜产品的应用逐渐被重视。电磁技术利用两者的电性能与磁性能的差异来实现夹杂物的分离,同时利用电磁波可杀死一些细菌,该方法快洁、方便、无污染,不会改变蜂蜜的色、香、味和营养,有很好保鲜作用。
(3)高压脉冲电场技术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非热力杀菌技术,可以在较低温度下杀灭致病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可应用于生产实践,具备杀菌效果好、速度快、很好地保留营养成分、安全性较高、能耗低、污染小和杀菌后易处理等优点。
3.树脂吸附脱除技术
根据国际贸易规定,若蜂蜜中有害药物的残留含量超标,应被直接销毁,而这势必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为蜂蜜中大部分的营养成分并未损失,如将不合格蜂蜜中的有害药物残留含量降低至最大残留限量以下或完全脱除,药物超标的蜂蜜就可能得到再利用,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饲料工业、食品工业或用于制造生物质能源。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农业农村国际合作规划》提出强化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务实合作,推动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科技与人力资源合作,探索与中东欧国家在蜂业等产业合作。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各省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尽快研究部署蜜蜂良种场和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组织制定省级实施方案并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备案。指导项目建设主体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蜜蜂遗传改良,推广生产成熟蜜,提高蜂产品质量。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落实“一谷一城”战略,重点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板块,深度开发矿泉水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特产品、医药健康产品、绿色食品、民俗特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壮大。
(2)资源优势
电力资源:长白县境内控制界河面积2497.6平方公里,内河河流面积5761平方公里,资源总量为11.48亿立方米,实际利用水量为2.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3万千瓦,规划装机16.23万千瓦,其中:界河鸭绿江干流为12.7万千瓦,适宜中方开发建设电站7处,规划装机5.83万千瓦;内河理论蕴藏量 为10.28万千瓦,规划建设电站51处,装机8.4486万千瓦。已建电站28座,装机54700千瓦(占内河规划装机的64.74%)。
蜜蜂养殖资源: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主峰南麓,长白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森林覆盖率85.4%,林地面积23万公顷,林木蓄积量2288万立方米。拥有椴树、洋槐、山花、向日葵四大商品蜜源及辅助蜜源400多种、200多万公顷,蜂蜜年蕴藏量10万吨以上,可放养蜜蜂80多万群。
土地资源:长白县总面积为249760公顷,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人,人均占有面积1.22公顷(除水域面积)。全县可耕地面积14926.66公顷,森林面积220880公顷,草地面积6840公顷,园地面积1006.66公顷,水域面积2580公顷。其它用地面积2973.33公顷,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在县境内面积16386.66公顷。
(3)产业优势
长白县是“中国椴树蜜之乡”。目前,蜜蜂养殖已覆盖全县8个乡镇,建设长白山中华蜂保种基地3个,蜜蜂养殖基地8个,拥有着较为成熟的蜜蜂养殖饲养技术。有椴树蜜、杂花蜜、土蜂蜜、蜂胶、蜂王浆、蜂蜡等多个产品,蜜蜂养殖户201户,养蜂专业合作社10家,蜂群数量发展到15000箱,年产蜂蜜750余吨。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2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户,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5个,家庭农场126户。这些龙头企业和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已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支撑。
(4)人才优势
白山市专业技术人才6.38万人;高技能人才1.3万人,其中,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9人;拔尖创新人才13人,已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门类较齐全、整体实力逐渐增强的人才队伍。市区内建有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备案的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公立普通高校。学院是以高等教育为主,兼顾中等职业教育,同时开展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认证教育的多层次、多门类教学型高职院校。学院有18个高职专业面向全国招生,12个中职专业面向全省招生。学院培训中心有六大类30多个项目的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教育,年培训能力达5000人次。
(5)区位优势
长白县是吉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也是我国“一带一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有1个国家一级边境口岸和3个临时过货通道,口岸基础设施完善。多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明县,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六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产蜂蜜1200吨,蜂胶软胶囊80万瓶。
1.2.2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建设蜂蜜加工车间、蜂胶软胶囊生产车间、成品库、原辅材料库、包装材料库、中心实验室、综合办公室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购置国内先进的生产及检验设备。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6000万元,流动资金4000万元。
图表7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5000万元,利润2300万元,投资回收期11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1.50%。
图表8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白山市长白县。
1.8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商务局
地址: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大街64号
2.2概况
白山市是吉林省辖地级市,地处长白山西侧,东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邻,西与通化市接壤,北与吉林市毗连,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地处长白山腹地,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斜贯全境,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17505平方千米。全市辖2个区、2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截至2023年末,全市人口89.59万人。
长白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主峰南麓,鸭绿江源头,素有“长白山下第一县、鸭绿江源第一城”之美誉。全县幅员2505.96平方公里,辖7镇1乡77个行政村和1个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1个省级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是吉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也是我国“一带一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有1个国家一级边境口岸和3个临时过货通道,口岸基础设施完善。多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明县,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六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山市商务局
联 系 人:朱昱泽
联系电话:+86-439-3367020
+86-1584499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