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项目地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开发区池北区二天公路内,距长白山北景区6公里,距离二道白河镇22公里,是游览长白山北景区的必经之路。分为长白山冰雪部落一期和火山遗址公园景区两部分。
项目一期已经建设完成一定规模的设施,初步形成成熟的冰雪旅游优势,本期计划招商建设冰雪运动区、冰雪旅游区、冰雪文化体验区、森林旅游风景区、生态度假区、休闲康养区等功能分区,与已经建成的景区形成串联,打造全国一流度假旅游目的地,形成“长白山景区旅游新名片”。
1.1.2 市场前景
(1)冰雪旅游市场分析
根据国家文旅部数据,2021-2022年雪季,吉林省旅游接待规模达到8500万人次,可实现总收入1700亿元,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其中,万科松花湖、万达长白山、吉林北大湖三家大型滑雪度假区接待人次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三甲。同时,根据2021年消费者冰雪旅游偏好调查显示,在冰雪旅游热门省份中吉林省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旅客喜欢的十大冰雪旅游目的地中长春和长白山风景区名列榜单。
在冰雪运动中,滑雪成为最具热度的运动项目,2022年以44.9%的渗透率成为国内冰雪运动中最受欢迎运动,高于花样滑冰、速滑和冰球等,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背景下旅游人次大幅度下降整体市场规模明显下降,2021年市场回暖并达新高,冰雪运动相关产业市场规模达6446.5亿元,其中核心市场规模约为594.9亿元。
室内滑雪场在国内全面爆发,是近几年国内滑雪产业最值得关注的现象。截止至2022年4月30日,国内开业的室内滑雪场已达42家,占692家雪场中的6.07%,在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期间累计产生343万滑雪人次,占2154万滑雪人次的15.92%。中国的室内滑雪场发展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不仅数量上在全球占比超过40%,规模也遥遥领先,按照雪区面积大小排名,全球前10名的室内滑雪场中,中国已经占据半数,前3名全部在中国。从新建室内滑雪场的趋势看,建设数量和整体建设规模均有加速的迹象。
2021-2022年雪季,全年滑雪人次超过10万以及15万的滑雪场的数量分别为46家和30家,相比上年度的38家和25家,分别增加了8家和5家,相比2019-2021年度的31家和16家分别增加了15家和14家。在整体滑雪人次未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滑雪人数超过10万和15万的雪场数量和滑雪人次大幅度增加,表明市场集中度在迅速提升。
(2)森林旅游市场分析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类型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我国从北到南跨越的五大气候带,适生着不同种类的森林植物,形成了中国森林类型多样,森林植物种类繁多,绚丽多彩的特色,在世界植物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由北向南依次分布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等多种森林类型。
森林旅游产业在过去五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国森林游客达到46亿人次,年均增长15.5%。2019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8亿人次,占国内年旅游人数的近30%,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75万亿元。森林旅游已成为我国林草业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极具增长潜力的绿色产业之一。有专家预计,到2050年,森林旅游收入将占全国旅游收入的50%以上。
森林旅游资源是以森林资源及森林生态环境资源为主体,其他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的,对旅游者能产生吸引力的各种物质和因素的总和。森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森林自然景观资源(林景、山景、水景、气象气候景观、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珍稀动物)、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植物空气、空气负离子、空气微生物、旅游舒适期和土壤)、人文景观资源(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地方文化、艺术传统)三大类。森林旅游就是以森林景观作为旅游景点、景区,进行观赏、休闲等方面的活动。
从消费潜力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欣赏自然已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将森林旅游培育成林业支柱产业,满足城乡居民森林旅游的需求,森林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森林旅游是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森林旅游在充分保护森林植被的情况下,有效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充分实现森林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统一,本项目是冰雪旅游和森林旅游的融合项目,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到2023年,推动冰雪旅游形成较为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较为均衡的产业结构,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和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
《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衔接机制,加大生态旅游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草原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行业标准;积极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推进生态与田园、康养、文化、旅游、教育、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态体验、生态科考、生态康养、生态旅游等,倡导智慧旅游、低碳旅游;在贫困地区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50处精品森林旅游地、20条精品森林旅游线路、30个森林特色小镇、10处全国森林体验和各地多个森林养生、田园养生、文旅养生试点基地等。
(2)自然资源优势
长白山是中、朝两国界山,是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的三江发源地。长白山是座休眠的火山,有过数次喷发。因此,形成的地貌景观神奇壮观、原始自然的美景,林间栖息珍禽异兽。使其于1980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长白山区保存着大片原始森林,植物1242种,动物550多种。红松、云杉、水曲柳、黄菠萝、紫椴等,还有人称“美人松”的特有松树品种。
(3)火山地质景观优势
长白山地域地质情况复杂,下有地下河流,地下温泉,地下溶洞,上有高山天池湖泊,构成为立体式多门类的奇特自然景观。
长白山天池是一座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望天鹅山是个巨大的破火山口,主峰周围怪石林立,古树参天,尽显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火山喷发时溢出的地下岩浆形成了熔岩台地,由于风化剥蚀,造就出了一条玄武岩大峡谷,沟内的火山地质遗迹和景观非常罕见。这里柱状节理的玄武岩经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崩塌而形成的地貌景观,由构造作用和外生力地质作用叠加形成的陡峻、幽深的沟壑川谷深达450米,形成了集奇石、飞瀑构成的望天鹅峡谷景观群。长白山的构成,是地球演变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4)区位优势
长白山池北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坐落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脚下,素有“长白山下第一镇”“美人松故乡”的美誉,是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长白山区域最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和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随着长白山机场的扩建,敦化至二道白河高铁的开通,交通集散功能明显提升,沈阳至白河高速铁路经国家发改委同意获批兴建,为长白山池北区开发开放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13.9公顷(其中长白山冰雪部落一期——冰雪体验区总占地面积约16公顷;火山遗址公园景区占地197.9公顷)。长白山冰雪部落一期——冰雪体验区共建有滑雪道8条,另有雪圈道3条及雪地摩托车观光道3条,配有高空单人吊椅、拖牵索道等配套设施。建有运动员公寓25间、芬兰别墅5栋、滑雪历史博物馆、室内训练馆,雪场拥有单双板雪具1300余套、雪地摩托车22台、儿童雪地摩托车6台、造雪机15台、压雪车4台。另配备餐饮、住宿、雪具店、超市、咖啡厅、VIP休息室等相关设施;火山遗址公园景区占地197.9公顷,生态游步道3.2公里,含有许愿池、狐仙洞、玉女瀑、石海、主峰观景台等景点,是国家级AAA旅游景区。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7,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076万元。
图表1: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0,101万元,利润3,333.3万元,投资回收期6.1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9.6%。
图表2: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冰雪+森林”旅游既是朝阳产业,又是绿色产业。在我国,超过95%的森林公园地处山区或者偏远林区,近50%位于贫困地区或者生态脆弱地区,因地制宜的发展“冰雪+森林”的旅游业态,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和保护长白山保护区的生态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论。本项目的建设发展不仅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也为所在地居民尤其是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
1.5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计、建设及整体运营
1.7 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开发区池北区二天公路内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长白山管委会商务局
地址: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山池北区集团二号办公楼
2.2 概况
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位邻中国与朝鲜边界。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和积雪而得名,以其丰饶广袤、博大深厚、独特多样、悠久厚重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积淀而驰名天下。
长白山保护区总面积19.64万公顷,核心区7.58万公顷,长白山系的最高峰是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中国境内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中国东北的最高峰。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是首批进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国家自然遗产地。曾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自然保留地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的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及其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等,曾多次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记录,更有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等等的美誉。长白山在生态、生物、地质和历史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卓越的自然品质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白山管委会商务局
联 系 人:孙熙超
电话:0433-5710078
176843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