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养生度假村是指一个用作休闲娱乐的建筑群,通常远离闹市区,依山傍水,为了让客人们于假日时可享受他们的假期,度假村内通常设有多项设施以满足客人休闲的需要,如餐饮、住宿、体育活动、娱乐、购物。随着我国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正迎来极佳的发展契机。
本项目依托世界生态名山——长白山,拥有世界顶级的、具备季节垄断性的四季旅游与度假资源,历史与人文底蕴深厚,一年四季皆可旅游度假。月亮湾养生度假区整体定位为以理疗养生为主,集休闲娱乐、餐饮、商务会议、体育健身等于一体的主题式生态旅游度假区。
1.1.2 市场前景
(1)养生度假市场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健康、愉快、长寿”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单纯的养生已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融合时下发展迅猛的休闲旅游,养生旅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近年来我国相关政策提出要加快推进养生旅游行业建设。因此,我国养生旅游行业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定下明确目标: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到2030年达16万亿。在“健康中国”正式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下,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康养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从省到市到县再到风景区等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的重要布局方向。国家旅游局也通过打造中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来逐步规范康养旅游的发展。
目前,各国均争相打造健康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我国健康养生休闲产业也在近年内急速升温,康养旅游行业成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在这种形势下,发展健康养生度假旅游,顺应了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大趋势,蕴含着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28年,中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为1630亿元左右。

图表1:2022-2028年中国康养旅游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单位:亿元)
2023年,国内旅游市场加速回暖,全国酒店行业进入强劲复苏通道。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国共有6663家星级酒店数据通过审核,营业总收入410.15亿元,同比增长65%。在去哪儿平台,截至9月15日,热门城市酒店十一提前预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5倍。
养生酒店在中国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伴随人们健康意识上升、养生需求不断增长,相关企业加快布局养生酒店领域,逐渐挖掘细分赛道。
从资源层面,已出现生态养生酒店、医疗养生酒店。例如,成都青城山六善酒店位于都江堰景区附近,酒店内原生态的木梁墙体、天然的藤编灯具均体现出自然气息,为住客带来清新、舒适、自然的感官体验;新绎七修养生酒店以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为核心,采用德、食、功、书、香、乐、花七类修习方式,实现健康养生目的。
伴随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养生酒店、养生旅游、养生服务等领域获得快速发展。未来,养生酒店与更多其他业态进行合作,以实现资源整合、互惠双赢。例如,养生酒店将与社区整合发展,为社区内居民提供养生服务,根据周边居民的需求创新商业模式。
(2)康养旅游市场需求及前景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于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升需求不断增强,同时我国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这些都为康养旅游提供巨大的市场。目前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再加上17%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未来10年,各种慢性疾病将以爆发式的速度迅速扩展到每一个家庭。另外康养旅游的需求主体:还包括1.09亿的中产阶级中的追求高品质生活健康人群。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大健康”产业正快速迈入新一轮的增长。作为把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结合的康养旅游,拥有着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发展空间巨大的蓝海市场。
长白山是世界上森林景观保存的最完整、生长最良好的原始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长白山独特的地势、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综合用素,使其成为欧亚大陆北半部生物分布的缩影和世界著名的物种基因库。尤为重要的是,长白山是东北亚地区唯一有高山苔原带分布的山地,有珍稀的高山苔原植物330多种,是一座研究高山苔原植物失而不可复得的宝库和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
长白山森林、植被、野生动植物和原始自然本底,是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产物,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性,共同构筑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白山火山、冰蚀地貌和垂直的生态带谱为其构成了峰奇、水秀、树美、石怪、谷深、洞异的奇妙天然景观。似碧玉坐落在长白山顶水面海拔2,189.1米的长白山天池,以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天池水流经乘槎河,形成落差68米的长白瀑布似银河倒悬,以世界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池西区构建了“7974”全链条旅游业态(7个旅游景点、9个城市旅游业态、7个乡村旅游点和4个特色街区),将传统的“食、住、行、游、购、娱”延伸为“食、住、行、游、购、娱+运动+康养”,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和质量,提升游客的满足感和体验感,特别是将康养和运动深入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当中,重点打造了泰格岭山地运动公园和红松溪谷度假区等特色旅游业态,让游客在游览观光的同时,既可以来一场清新洗肺的养生之旅,又可以来一场户外运动的有氧之旅,进而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深入转变。
本项目依托长白山良好的环境气候和产业基础优势,建设月亮湾养生度假区,市场前景广阔。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旅文体融合,打造百亿级高效率产业。重点促进“旅游+文化”“旅游+冰雪”“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文化”方面,重点发展民俗文化游、历史文化游、抗联红色文化游、会展节庆游。“旅游+冰雪”重点开展冰雪观光游、冰雪度假游、冰雪节庆活动、冰雪运动。“旅游+生态”方面,拓展发展生态休闲游,精深发展生态资源产业,加强特色生态品牌建设。“旅游+康养”产业重点打造康体疗养、健康养老、运动养生三大板块。“旅游+服务”方面,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设施和功能,重点加快餐饮住宿特色化发展,优化升级商贸服务业态,培育发展夜经济,创新良好服务消费环境。
(2)区位交通优势
池西区位于长白山西麓和白山—长白山“两山”一体化发展规划中的中部生态经济区,是“松东一体化”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域。
交通优势方面,池西区构建了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式交通网络和健全、高效、畅通、便捷、安全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成为“环长白山六小时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
(3)资源优势
长白山有由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组成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有吉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特有树种长白松构成的长白松自然保护区,还有中国最大的红松母树林原始群落,在长白山海拔1,600-2,000米的广阔地带珍稀植物和高山花卉繁茂发育,组成的高山大花园堪称东北亚地区各山顶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是亚洲东部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着多方面的生态服务。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的“生态绿肺”,发源于长白山的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组成了中国东北地区的水网,全年径流量达240亿立方米。区内矿泉资源十分丰富,温水泉日平均涌水量90吨左右,冷水泉日平均流量达200吨。
(4)产业优势
万达、鲁能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是长白山区域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做强“文旅”和“健康”两大支柱。在继续打造登山观景、畅游边境、品味民俗、重温红色为代表的文旅产业项目的同时,精深开发集聚游船、戏水、赏景、观演等多感体验元素于一体的水上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既能上得了山,又能下得去水,真正释放出世界级名山大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展冰雪旅游,加快奥林匹克冰雪运动中心项目建设,探索发展“冰雪+运动+旅游+康养+文化+培训”等新业态。长白山拥有产品众多、链条齐备、特色鲜明的健康产业。大力发展人参产业,全力实施长白山人参种业振兴工程,全面提升长白山人参产品质量和药用价值。延伸发展矿泉水产业,扩大饮料、母婴水、气泡水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比例,支持企业利用本地特产浆果、茶品等资源开发新型产品,促进共赢发展。深度发展中医药产业,利用万良人参交易市场、靖宇道地药材交易中心、北国食药产业园等先天发展优势,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尽快实现新品研发。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约46.3公顷,建筑面积15公顷。项目建设旅游综合服务区、特色民宿、康养中心、主要打造以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康养度假小镇。项目定位为以温泉养生为中心,集酒店,娱乐,商业及文化交流为一体的休闲度假目的地,项目业态包括温泉体验及戏水的温泉中心(冬天可以增加冰雪体验)、高档酒店群,餐饮及零售的商业中心,文化交流及会议功能的室内演艺中心等复合型业态,是集吃、喝、游、购、融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0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30,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20,385.7万元,利润72,727.3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税后,含建设期1.5年),投资利润率18%。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项目的建设必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激发客源市场潜力,游客数量将有较大增长,对文旅产业复苏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带动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
1.5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长白山管委会池西区圣山路以南,滨河东路以北,岳桦街以东,滨河东街以西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池西区管委会
地址: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池西区
2.2 概况
池西区位于长白山西北麓、松花江上游,处在池北区和池南区的中心位置,距离长白山主峰仅38公里,辖区总面积729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极为显著,东北与池北区相连,东南与池南区为邻,近年来随着池西区交通网络不断完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优势下使得当地交通十分完善。东部建有长白山机场,北部建有松江河火车站、新客运站、周边的高速公路已经完全完工,营松高速、鹤大高速等多条高速四通八达。池西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林产品加工、人参栽培与加工、旅游业是我区的主导产业。域内森林覆盖率占80%,以天然阔叶林为主,红松、落叶松、水曲柳等珍贵树种占有较大比例,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林木产品集散地;水资源极为丰富,是全省人均占有水量的6.5倍,适于开发水上旅游项目,尤其是卧龙社区的“稀世泉”矿泉水,含有较高的碳酸气成分,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区内盛产火山灰、浮石、石灰石等矿产,另有少量煤、铁矿石等矿产;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800多种,野生动物700多种,素有“立体绿色宝库”之称。2022年10月,被认定为吉林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3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白山管委会商务局
联 系 人:孙熙超
联系电话:176843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