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长白山管委会 > 招商项目
长白山森林水产业(白河)园区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5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全球天然矿泉水在地理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北纬36°-46°地带,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这一纬度带的高海拔地区,远离人类污染,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独特,降水、冰雪融水历经多年的岩层天然过滤,从而造就了享誉世界的珍稀水源带。阿尔卑斯山(北纬44.9°-47.8°)、北高加索地区(北纬45.2°-46.9°)、长白山(北纬41.35°-42.25°)被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列为全球三大天然矿泉水富集地。全球表面75%是水,但只有1%是饮用水,而“黄金水源带”仅占饮水储量的万分之一。

长白山是中国位于湿润地区最大的火山台地山脉,主峰由火山锥体和台地构成,坡度小、坡程长,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持着原始生态,森林覆盖率达89.1%,规划区域内森林覆盖率为80.4%,年降水量在700—1400毫米之间。原始森林涵养、净化了丰富的降水,缓慢渗入地下,经过地下火山岩、玄武岩漫长的溶滤、矿化和运移,源源不断地生成矿泉水,并通过涌泉的形式出露地表。大规模、可持续生成矿泉水的地质和水循环条件,在中国独一无二。项目位于长白山脚下的长白山森林水产业(白河)园区,园区布局6个分区,现拟对一、四、五、六共四个分区进行矿泉水生产企业的招商。

1.1.2市场前景

从2019年至2023年,我国包装饮用水市场销售规模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23年整体销售规模达到2435亿元,预计2025年可突破3100亿大关。整体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发展趋势向好。

(1)从生产总量来看:

目前包装饮用水凭借40%的市场占有率,稳占全国饮料市场的头把交椅。从掌握的数据来看:除2020年特殊原因,生产总量出现短暂回落外,近两年的增长趋势都比较明显,2022生产总量年较2021年增长了将近1740万吨,增长率达到了17.5%。

(2)从人均消费量来看:

根据2022年各国人均包装水消费总量来看:我国人均包装水消费量目前仅为36.95升/人,与图表中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预计2025年我国包装水人均消费量将达到45.8升/人。

(3)从价格角度看:

消费升级驱动瓶装水均价(550ml)从2005年的1.66元上升到2022年的2.54元,主流价格带已经从1元后期逐渐向2元中期,3元初期切换。

(4)从品类结构看:

从京东发布的饮用水细分品类销量占比和销售额同比增速数据来看:饮用天然水销量占比最高,将近一半,达到49%;其次是矿泉水,销量占比为34%。不过,矿泉水的销售额同比增速最高,达到43%,饮用天然水、纯净水同比增速分别为 35%、31%,细分品类结构较为平衡。

(5)从行业格局看:

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排名前6的头部水企分别是:①农夫山泉(26.4%)②华润怡宝(20.9%)③景田百岁山(9.6%)④康师傅(9.3%)⑤冰露 (8.8%)⑥娃哈哈(6.6%)整体市场份额继续向头部集中,龙头企业保持优势地位。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2022年1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长白山区域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2021-2025年)》。规划中提出:长白山饮用天然矿泉水(以下简称长白山矿泉水)是饮用水的高端产品,是液体矿产资源,也是我省重要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长白山区域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始终将其摆在重要位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从人才、产业、资金、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为矿泉水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期,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总结矿泉水产业发展经验做法,对持续深化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矿泉水产业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为更好发挥长白山矿泉水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充分挖掘长白山矿泉水资源的内在品质和价值,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形成产业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局面,依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吉政发〔2021〕7号)和相关法律、法规,编制《长白山区域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2021-2025年)》。本规划主要阐明未来5年我省长白山区域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发展任务和重要举措,是今后5年长白山区域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2)资源优势

长白山保护区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量25.24亿立方米。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源头。长白山天池集水面积21.4平方千米,水面积9.8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373米,总蓄水量20.4亿立方米。大气降水是天池主要水源,约占60%,其余40%来自地下水。松花江之源二道白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39立方米/秒﹔图们江源于长白山天池东麓,干流是中朝两国界河,多年平均径流量69.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219立方米/秒。鸭绿江右岸有较大河流23条,长度均超过20千米。鸭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8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258立方米/秒。全区河流年平均流量240亿立方米,水力蓄藏量347万千瓦。除湖泊与河流外,矿泉水是吉林省的优势地下资源,具有类型全、质量佳、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按总流量统计居全国前列。长白山区矿泉水按日涌水量计算,超过全省总量70%。长白山矿泉水包括热泉、温泉和冷泉。热矿泉主要位于长白山天池、抚松县一带,出露泉点较多,涌出量最大6465吨/日,最高水温78摄氏度,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钠型水;温泉主要有长白温泉、湖滨温泉、锦江温泉、梯云温泉等。冷水泉有金线泉、玉浆泉等。长白温泉群有泉眼200余个,最高温度82摄氏度,最低温度37摄氏度,日均涌水量90吨。二道白河西岸的2眼冷水泉日平均流量200吨。

(3)产业优势

长白山是我国位于湿润地区最大的火山台地山脉,地质条件独特,主峰由火山锥体和台地构成,坡度小、坡程长。火山碎屑(灰)岩层孕育了丰茂的森林和植被,为矿泉水的形成、赋存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质和生态条件。降水经过地下火山岩、玄武岩漫长的溶滤、矿化和运移,源源不断地生成矿泉水,并通过涌泉的形式出露地表。长白山区域大规模、可持续生成矿泉水的地质和水循环条件在我国独一无二,成为与阿尔卑斯、高加索并列的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产地之一。

长白山规划区域矿泉水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泉水水源地114处,多为自涌泉,日允许开采总量36.37万吨,年允许开采总量10911万吨。其中日允许开采量1100吨以上的矿泉水水源地61个;日允许开采量5000吨以上的矿泉水水源地20个,占长白山规划区域已探明矿泉水水源地总数的17.54%,适合建设特大型矿泉水生产基地;日允许开采量在1100-5000吨的矿泉水水源地41处,占长白山规划区域已探明矿泉水水源地总数的35.96%,适合建设大中型矿泉水生产基地。设立探矿权35个,新增矿泉水日允许开采量13.19万吨。持续开展矿泉水水源地年检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长白山区域矿泉水类型齐全,特征组分含量高,既有偏硅酸型、锶型以及偏硅酸锶复合型的普通类型矿泉水,也有富含锂、二氧化碳气、高偏硅酸(>60mg/l)、高锶(>0.4mg/l)、高矿化度等多种有益组分的稀有类型矿泉水,被原国家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认定为国内外稀有的高品质矿泉水。经欧洲权威机构对区域内有代表性的10个矿泉水样品和241项指标检测后,认为长白山矿泉水指标符合德国和欧盟矿泉水标准。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50.12万平方米。

园区布局6个分区,现拟对一、四、五、六共四个分区进行矿泉水生产企业的招商,设计年产天然矿泉水470万吨。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31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8000万元。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19587.63万元,利润63917.53 万元,投资回收期6.85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0.62%。

1.4.2社会评价

长白山森林矿泉水产业园区按照以泉招商、一泉一厂,泉源流量与招商产能相匹配的原则进行总体规划,来满足招商建厂的需求。通过对园区建设用地和泉源的全面踏查和规划,使园区与泉源的匹配更加科学、合理、高效。该项目必将带动延边林业矿泉水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包装材料业等其他产业的大发展,这些产业直接或间接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可有效缓解企业富余人员安置问题。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

1.7项目选址

吉林省白河林业局长白山森林水产业(白河)园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已完成项目建议书。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省白河林业局

地址: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白河街19号

2.2单位概况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池北区位于安图县二道白河镇。2014年初池北区管委会提高行政效能,将街道与居委合并实行“扁平化管理”,成立四个社区:白山社区、白河社区、美人松社区、十八坊社区。池北区规划范围包括原二道白河镇区、和平旅游度假主题功能区、参花健身休闲主题功能区、旅游公路两侧各1000米用地和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池北经济管理区段内部及外侧1000米用地。总面积约1162平方千米,其中自然保护区以外用地面积约292平方千米。中心范围包括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白河林业局辖区、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局辖区和原二道白河镇镇区,东至碱水河,西至寒葱沟西坡,北至火车站北端环路,南至白龙泉和中国科学院定位观测站南侧围墙。规划总面积为16.82平方千米。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吉林省白河林业局

联系人:姜玉明

联系电话:13630694495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白山管委会商务局

联 系 人:孙熙超

联系电话:1768430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