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近年来,区域土特产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土特产产品从大行业领域来看,一直以来是收益率颇丰的行业,远远高出包括电信行业在内的普通行业,被认为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长白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周边特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长白山特产中人参,貂皮,鹿茸号称是“东北三宝”,除此之外,蛤蟆油(雪蛤油),鹿产品(鹿鞭,鹿茸,鹿胎膏)野生灵芝、长白山雪蛤、野生榛蘑、不老草、熊胆、枸杞、黑木耳、猴头菌、松茸、元蘑、榛蘑、山核桃、五味子、黄芪、猴腿菜、刺五加(籽)、松子等都是东北长白山特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的变化,人们更喜欢在精神消费、文化消费上进行投资,一些绿色、健康、自然的特色产品逐渐受人们的青睐,其中长白山土特产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主要开发资源。但是由于开发力度不够,使得目前的长白山土特产市场规模不够大,大型企业较少,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或是个人散户等,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范围小,市场占有率低,没有树立起一个良好的统一长白山土特产的品牌和形象,所以存在着市场竞争力不高的状况。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引进大型加工企业,提高长白山土特产品的加工深度,大大提升长白山土特产品的品质,树立长白山良好的品牌形象。
1.1.2市场前景
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食品加工按加工程度来分,可分为初加工和深加工。2024年1-9月,食品制造业企业数(以下数据涉及的企业,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起点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为10485个,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11个,同比增长8.15%,占工业总企业的比重为2.0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9月,全国食品行业营业收入达到15923.5亿元,累计增长4.8%;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1252.2亿元,累计增长6.2%。

2024年1-9月,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累计达37688.5亿元,累计下降4.3%;行业实现利润总额828.1亿元,累计增长6.6%。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农村列为全面小康补短板的重要领域。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完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乡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2023年2月20日,农行出台《关于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2023年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重点工作的意见》,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力度不减。聚焦832个脱贫县、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区域,完善资金帮扶、政策帮扶、项目帮扶、消费帮扶、人才帮扶等工作措施,健全金融联农带农机制,助力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中国农业银行发布《2023年三农金融服务报告》,截至2023年末,农业银行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超万亿元,累计服务农户超1600万户。2023年5月11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意见》要求,全力推进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建成布局合理、体系完善的粮食产地烘干体系,提升粮食产后处理保障服务水平,切实降低粮食产后灾后损失,支持粮食生产收储提质增效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加快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海岛地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增强城乡供水保障能力。2023年6月14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印发了《关于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27条措施,更加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进一步加大对“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意见》指出,支持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科技装备和绿色农业发展、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厚植“六大领域”基础上,聚焦“三农”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建设“四个银行”品牌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
(2)资源优势
长白山素以盛产种类繁多的土特名产而享誉中外。除人参、貂皮、鹿茸之外,还有珍贵的药材如党参、细辛、平贝母、黄芪、刺五加、五味子、灵芝等;名贵山菜如蕨菜、薇菜、刺嫩芽及蘑菇、木耳等;高级酿酒原料如越桔、山葡萄、猕猴桃等;优质椴数蜜、杂花蜜、美味坚果如红松籽、榛子、山核桃等。动物名药熊胆、獾油、哈什蟆等。此外,长白木画、松花石砚、安绿石雕、杜鹃花根雕、人参化妆系列产品也都倍受游人青睐。
东北新三宝——红景天、林蛙、不老草,“新三宝”中第一宝是红景天,又叫高山红景天,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在世界107种景天属植物中最具药用价值,主产于海拔1700至2300米的高山火岩中。主要成分为红景天甙。科学研究证明,高山红景天扶正固本的作用明显优于人参。对心肌衰竭、阳萎、糖尿病、肺结核等病症都具有独特的疗效。对于手机、微机常用者、肿瘤化疗者,长时间接触电视荧屏者有重要的保健作用。第二宝是中国林蛙,满语叫哈什蟆,因其肉质细嫩,胜似鸡肉,又称田鸡。属两栖类红蛙科动物。春、夏、秋三季生活在山坡树丛中,冬季于河水深处石块下冬眠。林蛙味甘、惊凉、无毒,含有丰富的蛋白脂、糖类、水份和少量脂肪,肉味鲜美,春天鲜、秋天香,是桌上的佳肴。田鸡油(雌性林蛙干燥的输孵管)是名贵的中药和滋补的佳品。具有滋阳补肾、益精强身、润肺生津之功效。可治疗身体虚弱、气血亏损、眩晕失眠、肺虚咳嗽等症。第三宝是不老草,学名草苁蓉。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花期为5至7月,果熟期为8月,是长白山的珍稀药用植物。它生长在海拔1300米至2000米的陡沟边或悬崖峭壁上,生境特殊,范围很窄,寄生在水冬瓜树上。不老草全草入药,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等功效,人们因此视为长生不老的神草,故名“不老草”。现已被列入吉林省一类保护植物、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
(3)产业优势
食品加工业作为吉林省的支柱性产业,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截止2023年底,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70户,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709户。吉林中粮、皓月集团等4户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超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71户。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98万户,从业人数达21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数超9万人。2023年,吉林省新认定8个园区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总量已达19个。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会同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举办全省“十大产业集群”科企对接活动,助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研发合作,帮助企业搭建技术合作平台。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
园区将建设标准化厂房、仓储区、物流区、电子商务交易区等功能区。
年加工土特产品10万吨。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60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86915.89万元,利润37383.18万元,投资回收期6.35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8.69%。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项目实施后,将带动长白山地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相关产业。通过精深加工,极大提高农产品产业附加值。直接带动产业区域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间接带动当地深加工过程中所需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的需求,增加了当地人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
1.7项目选址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二道白河镇)北侧。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谋划阶段。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
地址: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
2.2单位概况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池北区位于安图县二道白河镇。2014年初池北区管委会提高行政效能,将街道与居委合并实行“扁平化管理”,成立四个社区:白山社区、白河社区、美人松社区、十八坊社区。池北区规划范围包括原二道白河镇区、和平旅游度假主题功能区、参花健身休闲主题功能区、旅游公路两侧各1000米用地和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池北经济管理区段内部及外侧1000米用地。总面积约1162平方千米,其中自然保护区以外用地面积约292平方千米。中心范围包括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白河林业局辖区、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局辖区和原二道白河镇镇区,东至碱水河,西至寒葱沟西坡,北至火车站北端环路,南至白龙泉和中国科学院定位观测站南侧围墙。规划总面积为16.82平方千米。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4511
联 系 人:张宏扬
电 话:+86-15567658853
电子邮箱:1628905999@qq.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白山管委会商务局
联 系 人:孙熙超
联系电话:+86-17684305688
电子邮箱:7040328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