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八里坡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石人镇老岭村,因老岭山脉西坡一段八里长坡而得名。八里坡景区自然生态好,森林植被茂密,景色优美,交通方便,冬季降雪量大,是绝佳的冬季冰雪旅游目的地,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项目拟打造八里坡冰雪旅游体育综合开发项目,包含冰雪运动、冰雪娱乐、冰雪文化和冰雪生活4大功能板块。
1.1.2市场前景
1.全国冰雪旅游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1)供给提质扩容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极大激发了冰雪旅游相关产业的投资和多种业态的消费热情,冰雪旅游已经从“有没有”逐步向“好不好”转变。这一变化首先体现为我国冰雪旅游供给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体验的持续提高。2023年,全国共有各类冰雪运动场地2847个,其中滑冰场地1912个,滑雪场地935个。相比2022年,2023年冰雪运动场地数量增长了16.11%,其中,滑雪场地增长6.74%,滑冰场地增长21.32%。截至2024年“十一”假期,中国大陆共开设室内滑雪场65座(停业6座),其中80%为微小型雪场,服务于本地旅游服务和冰雪运动普及。大型室内滑雪场建设呈现爆发趋势,2024年9月前仅有3座,预计2025年底增至8座。从旅游投资来看,2018-2023年六年间,我国冰雪旅游重资产项目的总投资规模达到12320亿元,投资对旅游消费的稳步增长提供了有效支撑。在地域分布方面,全国冰雪旅游投资在西北、华东、东北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除了供给规模的总体提升,近年来冰雪旅游行业的线上化率也不断提升,游客的消费便利度和舒适度也有所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冰雪旅游场馆、乐园等与在线平台在数据、资源等层面共建共享,利用团购、直播、预售等方式开展一系列创新性营销,使游客可以通过线上渠道轻松预订冰雪旅游景区门票及住宿、餐饮、娱乐等项目,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雪季,美团平台收录并有过线上交易冰雪旅游项目的总供给数量同比增长了39.3%,其中的滑雪场和大众冰雪旅游休闲项目双双呈现增长态势,滑雪场上线数量相较于2019年增长了8.6%,大众冰雪旅游休闲项目相较2019年增长了150.3%,体现出数字化的发展潜力,也显示出我国的冰雪产业逐渐进入了“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冰雪旅游消费激发冰雪旅游新篇章
进入“后冬奥”时代的2023年,我国冰雪旅游消费延续了之前的高增长态势。《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85亿人次。
根据美团数据,2023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消费总额同比2022年冰雪季增长17.1%,相较于2019年同期增长132.5%;仅看2023年11月、12月两月的冰雪旅游消费涨势则更为强劲,相较2022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23.5%和262.3%。分月数据显示,每年的岁末年初是冰雪旅游消费高峰,其中1月、2月、12月三个月份的冰雪旅游消费订单量占到了全年总订单量的近四分之三,其中这三个月滑雪场旅游的消费订单量更是占到了全年的9成左右。比起对场地、气候和休闲时间都要求更高的滑雪旅游,更偏向大众的雪世界、雪乐园、滑冰场等冰雪休闲娱乐项目在全年各个月份有更平均的分布,在每年暑期和十一假期期间,也会有不少消费者进行室内冰雪运动的休闲体验。近年来,这种“专业运动+大众娱乐”的冰雪旅游发展趋势更加显著。
(3)冰雪旅游消费客群特征分析
2023年,跨市、跨省的异地旅游消费快速复苏,美团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冰雪季,全国范围内异地游客消费占比达到49.1%,同比2022年上升15.2个百分点。从全国冰雪旅游客源地城市分布情况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成为2023年十大冰雪旅游客源地城市,南方游客在冬季北上,感受北方的冰雪风光逐渐成为潮流。
根据美团数据,从冰雪旅游消费者年龄结构看,2023年冰雪季,年轻人群成为消费主力,其中20岁以下用户占比已经接近3%,20-25岁用户占比22%,35岁以下用户整体占比近八成,冰雪旅游愈发成为受到年轻人喜爱的消费活动。
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拉动了各类消费群体“喜冰乐雪”的热情,许多滑冰场、滑雪场和雪世界、雪乐园等项目也受到更多家长的青睐。美团平台数据显示,从2023年全国冰雪旅游消费者的整体特征看,亲子用户占比达10.6%,相较于2022年提升3.6个百分点,冰雪旅游日益呈现出“合家欢”的趋势。从性别比例上看,女性游客消费占比为53.5%,略高于男性消费者。
(4)多业态融合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
旅游业是具有较强综合带动作用的行业,冰雪旅游休闲虽然以“冰雪风光、冰雪运动”等作为核心吸引物,但其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旅游目的地的餐饮、住宿、娱乐、休闲、购物等多种消费业态的跨场景融合。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冰雪季,全国异地游客在餐饮、酒店、民宿、休闲娱乐、即时零售等业态上的消费规模分别同比增长了76.4%、146.8%、196.5%、356.6%和65.7%,而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河北、北京等热门的冰雪旅游目的地以上几类业态消费规模的同比增速基本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几类业态的平均增速超过570%,黑龙江平均增速超过420%,可见业态多样性和消费融合度对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2.冰雪旅游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助力冰雪产业,相关城市积极布局
我国冰雪产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2023年以来,国家与地区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冰雪旅游行业发展与创新。2023年3月,文旅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东北地区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的新定位;同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发展冰雪经济、加强滑雪旅游度假地建设。地区方面,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相继推出发展冰雪旅游的政策,立足地区优势,加快建设冰雪相关产业链。目前,多地开启冰雪消费季,发放冰雪消费券,举办冰雪赛事、展览等活动吸引游客,市场消费潜力逐步释放。
(2)“冰雪+”新业态引领冰雪活动热潮,激发消费潜力
随着冰雪游的升温,供给端推出了更丰富的冰雪旅游产品组合,打造“冰雪+”产业链,“冰雪+运动”、“冰雪+酒店”、“冰雪+温泉”等新模式,满足游客与市民的需求。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冰雪旅游专项调查数据,游客喜爱的“冰雪+”活动类型中,冰雪运动(滑雪、滑冰、攀冰岩、冰雪探险、雪地马拉松等)、现代冰雪文化(雪国列车、冰雪摄影、冰雪摇滚音乐、极地世界等)、中国传统冰雪文化(冰嬉、冬捕、冬猎、民俗节庆活动等)活动排名前三,分别占比15.8%、14.0%、12.7%。其次,健康养生(温泉、SPA等)、影视IP及明星类活动也较受关注。“冰雪+”新业态将促进冰雪经济的发展,提升冰雪消费潜力。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并明确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具体要求。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GB/T17775—2024)》新增了“文旅融合”和“智慧旅游”内容,其中文旅融合构建了文化主题、文化利用、文化传播三部分组成的标准内容体系;智慧旅游构建了由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三部分组成的标准内容体系。
《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启动实施冰雪旅游提升计划。支持重点地区开展冰雪旅游资源调查,建设一批冰雪主题高品质旅游景区、度假区,优化提升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动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建设3—5个全球知名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冰雪主题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和旅游信息共享体系。举办欢乐冰雪旅游季等活动,加强冰雪旅游境内外推广。
《关于释放旅游消费券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发展冰雪经济,推动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指导加强滑雪旅游度假地建设。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冰雪旅游发展,完善冰雪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加快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旅游基地。
《吉林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以“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为核心,以冰雪科技、冰雪人才、冰雪商贸等相关产业为支撑的“4+X”冰雪产业体系建设。
(2)资源优势
白山市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长达6个月的雪期、平均1米以上的积雪,加上平均零下12℃的气温、体感舒适的微风,白山市的冰雪资源得天独厚。长白山脉是中国第一滑雪胜地,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北美落基山脉同为世界三大以粉雪为特色优势的滑雪胜地和冰雪旅游目的地。
江源自然生态完好,森林覆盖率达77%,中心城区优良天数达350天以上。域内共有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6条,出境水质达标率和集中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2023年江源区荣获农业农村部“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命名。辖区内大阳岔镇拥有世界仅存两处之一的寒武—奥陶地质界限层,拥有被誉为“长白山百慕大”的国家森林公园干饭盆和奇石文化城两个国家3A级景区,湾沟百卉园、八里坡文化园2处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八里坡景区古树参天,林下天然生长的刺五加、刺嫩芽、山芹菜、蕨菜、猴腿、山胡萝卜、黄花菜等山野菜品种繁多,营养丰富。林下中草药有山参、天麻、党参、益母草等上百种。野果有山核桃、松籽、榛子、山梨、山葡萄等十几种。由于多年禁猎,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野猪、水獭、貉子、梅花鹿、马鹿、貂、野兔、獾子、狐狸、松鼠、野鸡等种类繁多。紫貂是八里坡景区特有的稀有动物。山鸡、树鸡、啄木鸟、猫头鹰、山喜鹊均为稀有珍禽。八里坡森林覆盖率达87%,景区内水源丰富,建有冷水鱼养殖基地。
(3)产业优势
白山市现有6家滑雪场、68条雪道总长51千米,成为滑雪爱好者心中的圣地。29家A级景区、72家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5家温泉旅游度假地,形成了集冰雪、温泉、民俗、度假、漂流、狩猎、研学于一体的白山冰雪旅游产业集群,满足不同消费者冰雪旅游体验。
近年来,江源区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加快完善各精品旅游小环线,着力开发冰雪景区、森林穿越冰雪体验、冰雪运动赛事、攀冰体验、冰雪民俗体验、温泉中医康养等冬季休闲旅游产品,支持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冰雪产品转型升级与“消费终端”的生成。进一步增强冰雪演艺产品供给,组织区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企业等新创冰雪和地域特色演艺剧节目水平,增加演出场次。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建立完善青少年学生冰雪运动竞赛体系,配备冰雪运动设备器材,开展以冰雪运动为主题的研学实践和冬令营活动,建设培育冰雪领域产教融合型企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以写生摄影基地为突出特色的老岭村和以生态户外游为主的头道阳岔村2个乡村旅游精品村,建成百卉园、八里坡、瑞鑫度假村3个精品旅游点及湾沟百卉园2座精品民宿,谋划推进小洋桥寒武奥陶地质文化村,并成功申报国家级地质文化村。完成2户A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申报评选,向省市推荐1户AAA级、1户AAA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4)人才优势
白山市专业技术人才6.38万人;高技能人才1.3万人,其中,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9人;拔尖创新人才13人,已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门类较齐全、整体实力逐渐增强的人才队伍。市区内建有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备案的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公立普通高校。学院是以高等教育为主,兼顾中等职业教育,同时开展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认证教育的多层次、多门类教学型高职院校。学院有18个高职专业面向全国招生,12个中职专业面向全省招生。学院培训中心有六大类30多个项目的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教育,年培训能力达5000人次。
(5)区位优势
江源区域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鹤大线、沈长线等5条国省干线公路贯穿境内,浑白线、鸭大线两条铁路干线连通南北。鹤大高速、临辉高速建成通车,城区距两条高速车程分别为5分钟、15分钟。白山新支线机场正在积极推进,四白高铁控制工程先期开工段正式开工,在域内湾沟镇设有站点,城区距离新机场和沈白高铁白山东站车程仅为10分钟。江源在白山市内已形成1小时经济圈,随着高铁、机场的陆续建成,江源区将与北京、大连、沈阳等地形成3小时经济圈,要素共享将更加便捷畅通。
八里坡景区面积32平方公里,位于白山市江源区石人镇东部15公里处的老岭村,距江源区27公里,距临江市40公里,与干饭盆景区一岗之隔,距临江溪谷风景区5公里。最高点海拔1195米,是石人镇的最高点。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3000亩,包含冰雪运动、冰雪娱乐、冰雪文化和冰雪生活4大功能板块。其中,冰雪运动板块包含合家欢滑雪场、儿童探险岛、儿童主题滑雪场、雪地摩托、雪地骑马、滑雪学校、冰雪冬令营。冰雪娱乐板块包含“熊出没”冰雪乐园、熊记主题餐厅、“熊出没”欢乐剧场、森林礼品屋、DIY冰雪雕塑、雪圈公园、趣味雪橇。冰雪文化板块包括雪地画场、民俗年代秀、水晶宫婚礼、花袄派对、摄影基地、露天影院。冰雪生活板块包含雪岭温泉度假酒店、雪疗SPA、乡冰酒吧、温泉木屋、森林温泉雅居、星光营地、集装箱创意雪屋。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102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1600万元,流动资金204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50000万元,利润20000万元,投资回收期8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9.61%。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项目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江源区冰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冰雪与旅游的完美融合及强劲的经济拉动作用,使冰雪经济持续“升温”,进一步扩大白山冰雪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白山市江源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白山市江源区商务局
地址:白山市江源区富强2期25号楼
2.2概况
江源区地处吉林省的东南部。位于东经126°23′~127°11′,北纬41°48′~42°13′之间,东与抚松县接壤,西与柳河县、八道江区毗邻,南与临江市交界,北与靖宇县相连。东西相距69公里,南北相距44.4公里,总面积1348平方公里。
江源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市委核心战略安排和总体引领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新发展优势,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富区、创新兴区,深入实施“一一五一”发展战略,坚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和对上争取不动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不断开创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百年目标。
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8%以上。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山市商务局
联 系 人:朱昱泽
联系电话:+86-439-3367020
+86-1584499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