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长白山管委会 > 招商项目
​白山市民俗文化园建设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文化旅游

​白山市民俗文化园建设项目

 
时间:2025-03-21 11:08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打印
| 字号:
|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长白县是朝鲜族自治县,它是白山市唯一的民族自治县,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本项目拟在长白县,依托其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集民俗文化展示,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影视拍摄制作,以及建设数字影视科技孵化和动漫研发基地三位一体的新型民俗文化产业园区。

1.1.2 市场前景

(1)民俗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丰厚的文化传统和多彩多姿的民俗风情,此种风情也与旅游密切相关,民俗旅游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显著的文化气息,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也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喜爱和追捧,因而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借助民族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打造接受度高、参与度强的体验项目,满足人们的旅游、体验需要,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打开方式”。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通过歌舞、表演等方式展示给游客,不仅能够让游客开眼界、长见识,还能有效避免旅游同质化、趋同化造成的审美疲劳,生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别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人无我有的旅游竞争力。

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质量逐步提升,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壮大,民俗旅游行业产业投资持续增长,产品和服务更加优质丰富,国际合作成效显著。

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全国假日市场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2023年端午节假期,全国民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非遗民俗、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群众文化生活,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场景不断推陈出新。赛龙舟、吃粽子、唱山歌、赏古籍里的古曲,非遗和传统民俗活动营造主客共享新空间。各地还将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戏剧场、电影院等文化空间,丰富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场景。文化和旅游部专项调查显示,假日期间访问文博场馆、历史文化街区,参与各类非遗项目,参加音乐节、演唱会等文化活动的游客占比高达87.9%

2023年十一假期,文化和旅游部启动2023年“山河秋韵”全国旅游宣传推广,联动各地围绕金秋文旅推广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生动展示长城秋色、醉美红叶、乡村秋景、民俗物候等金秋文旅魅力,以秋天之美成旅游之邀,以旅游之乐添生活之彩。江西、河南、浙江等地结合中秋国庆主题,开展特色鲜明的节日主题活动,为游客带来精彩的假日体验。

多地推动文化元素进景区、文化场所成景点、文旅资源变产品,用文化魅力为旅游搭台。文化和旅游行业结合假日特点,通过“旅游+”融合演艺、体育、非遗等,推出一系列体验丰富、备受游客青睐的活动和产品。

(2)“文旅+影视”市场前景

近年来,影视助力文旅的跨界融合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年轻人正从影视剧中寻找旅游目的地的答案。借助影视IP赋能,文旅融合正成为众多城市吸引游客的新方式。

“影视+文旅”的融合,发源于因地制宜的独特城市风韵。每一部类型剧的取景选址,都离不开对城市气质与风俗的综合考量。譬如东北之于《漫长的季节》,重庆之于《沉默的真相》,大理之于《去有风的地方》。因地制“剧”,影视IP内容对城市、乡村的审美空间进行重塑,让作品中体现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人们也逐渐不满足于荧屏上的美景,而是选择亲身走进影视作品构建出的奇妙异世界。在这场影视与文旅的“双向奔赴”中,不仅体现了文旅借力影视实现高效引流的“爆款效应”,更带来地域气质与风俗赋能剧综制作的新机遇。

专项调研显示,48.1%的受访者表示在旅途中的异地文化感知更强,29.0%的受访者认为文化休闲愉悦身心的效果更好。在艰难复苏的市场环境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加速提供了更多消费新场景。越来越多承载着独特在地文化、创意设计、现代运营理念的文化休闲空间显著增加了人们出游获得感,如剧本杀与景区融合打造的沉浸文旅、艺术融入酒店推出的“可以居住的美术馆”等。

图表1:中国文化旅游行业需求偏好(单位:%)

在旅客心理需求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旅客开始进行文化消费。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旅游中进行文化消费。游客的文化体验内容包括文化场馆参观(29.6%)、打卡文艺小资目的地(46.1%)、看剧观展(47.9%)、演艺/节事(31.1%)、民俗体验(16.1%)等。从消费支出结构看,文化消费在旅游支出中的比重主要集中在10%-30%和30%-60%区间。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这给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近几年,大量东北题材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热播,受到人们的好评和产生重大影响,已形成“东北电视剧现象”。打造一处能够挖掘关东文化和彰显东北民俗和关东风貌的文化园区,并以此为基地,拍摄制作出更多和更加丰富多彩的东北题材影视作品,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影视业与旅游业的紧密互动发展将产生良好的“影视经济”放大效应。另外,我国电影产业已经迎来多元化发展时期,未来国内的电影产业将为旅游业的利润增长带来较大的上升空间,且在文化和新技术的引领下,影视旅游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影视业与旅游业的利益共享机制孕育了庞大的影视旅游产业链,这将促进影视旅游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本项目依托长白县民俗文化优势的发展,借助影视基地的平台,通过“旅游+影视”的新模式讲好长白故事,让影视剧不但有宣传效益,更带来强客流转化,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白山市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明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并明确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具体要求。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GB/T177752024)》新增了文旅融合和“智慧旅游”内容,其中文旅融合构建了文化主题、文化利用、文化传播三部分组成的标准内容体系;智慧旅游构建了由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三部分组成的标准内容体系。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文化产业要赋能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振兴文化内涵。同时提出要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坚持创新驱动,落实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提出围绕我县旅游和冰雪运动产业空间布局,将冰雪旅游景区建设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建设1个冰雪特色小镇,培育1个冰雪体育文化旅游度假区,打造1个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打造冰雪运动、温泉养生、体育休闲等独具“长白符号”的冰雪体旅融合特色产品,培育1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

(2)文化产业优势

长白县有着源远流长的灵光塔文化、底蕴丰厚的长白山文化、历史悠久的朝鲜族民俗文化,还有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古城遗址,长惠国际大桥、果园朝鲜族小康示范村等旅游景点。

(3)旅游产业优势

长白县县域内所辖9个景区,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长白山天池南坡景区),4A景区1个(望天鹅风景区),3A级景区4个(长白朝鲜族果园民俗村、长白口岸景区、鸭绿江景观带风景区和灵光塔风景区),2A级景区3个(鸡冠秀峰风景区、长白文旅小城和吉林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

望天鹅距离县城约50公里,望天鹅山是一个巨大的中心式喷发和溢流的玄武质火山锥,景观独特,为东北第二高峰。

4)区位交通优势

长白县地理位置独特,是吉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也是我国“一带一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有1个国家一级边境口岸和3个临时过货通道,口岸基础设施完善。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占地3.1公顷,建筑面积约0.8公顷,项目区划分为十三个景观功能区,以体现不同的民俗文化内涵,满足项目建设的功能需要。

1区——关东古城、2区——古民俗村落、3区——朝鲜族一条街、4区——皇家围场、5区——女真原始部落、6区——临时搭景地、7区——古殿仙阁、8区——林地民俗文化区、9区——少数民族文化区、10区——珍稀植物保育区、11区——森林生态保护区、12区——接待服务中心、13区——其他区域。同时建设游客中心及其他配套设施。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9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6,493.5万元,利润2,142.9万元,投资回收期7.4年(税后,含建设期1.8年),投资利润率18%。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1)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安排上百名下岗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并可拉动相关产业如建筑、交通、餐饮、娱乐等,间接解决上千人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稳定,为建立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2)形成长春-长白山旅游线路上一个新的旅游节点,大大改善长白县的旅游环境,推动长白县由资源枯竭型向其他经济的转型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并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打造外向型产业链条。

(3)对建设吉林生态省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维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推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5 合作方式

独资,其他方式可面谈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

1.7 项目建设地点

长白县十四道沟镇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商务局

地址: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大街64号

2.2概况

长白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主峰南麓,鸭绿江源头,素有“长白山下第一县、鸭绿江源第一城”之美誉。全县幅员2505.96平方公里,辖7镇1乡77个行政村和1个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1个省级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截至2020年末户籍总人口75497人,其中朝鲜族占16.7%,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

历史文化悠久。长白是人类较早的栖息地之一,战国时期的干沟子古墓群迄今保存完好;长白又是多文化共生之地,不仅是唐渤海文化、长白山文化、鸭绿江文化、关东文化、朝鲜族文化传承汇聚之地,更是抗联先烈们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

生态环境优良。地处长白山腹地,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2%,有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鸭绿江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各1处,总面积3.3万公顷,有27条超过10公里的河流,素有“长白林海,天然氧吧”之称,连续两年蝉联“百佳深呼吸小城”榜首并跻身深呼吸小城十佳示范城市。

自然资源丰富。是吉林优质人参主产区,北五味子、鹿茸、林蛙油、黄芪、天麻等名贵药材质优量高。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高品位硅藻土资源富集地,硅藻土已查明资源总量2.4亿吨,在储量和品位上均居亚洲之首。位于世界三大矿泉水水源地之一,已发现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59处,单泉流量每天1000立方米以上的有18处。

民族风情浓郁。1958年9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朝鲜族自治县,是除延边州以外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民族文化气息浓厚,在饮食、服饰、礼仪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朝鲜族特色,有着勤劳俭朴、干净整洁、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团结互助等全民性的优良传统与道德风尚,是极具异域风情的边陲小城。

2.3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徐露

联系电话:+86-439-8255072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山市商务局

联 系 人:朱昱泽

联系电话:+86-439-3367020    

          +86-15844990231

 
(责任编辑: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