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长白山管委会 > 招商项目
长白山温泉康养综合体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文化旅游

长白山温泉康养综合体项目

 
时间:2025-03-21 09:40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打印
| 字号:
|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本项目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该项目以清洁的地热新能源核心资源为依托、以长白山优质生态资源为灵魂、以创意创新为驱动、以构建服务长白山四季特色旅游大产业的全新产业引导为支撑,打造集休闲康养、旅游服务、城市运营、商务服务、智慧创新、地热科研、地热应用、农业种植、现代农业深加工、农业产业化升级功能于一体的池西区特色温泉康养综合体项目。

1.1.2市场前景

1)温泉度假发展概况

温泉是一种具有很强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而温泉旅游是依托温泉资源开发出来的重要旅游产品,通过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温泉、放松身心、沉浸自然,达到休闲、养生、度假目的。近年来,中国温泉度假村产业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已牢牢占据旅游市场的一席之地,成为引领休闲度假新风尚的关键力量。随着国民健康观念的深刻转变与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热烈向往,温泉度假以其融合自然疗愈、健康养生与极致休闲体验的独特魅力,正吸引着前所未有的游客潮流。2023年,中国温泉度假村行业收入为2885亿元,同比增长94.67%

温泉度假村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温泉资源的开发和供应、建材(如水泥、玻璃)、家具、水处理设备、温泉泵、管道系统等。产业链中游主要是指温泉度假村的建设和运营商。产业链下游直接面对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者和企事业单位。个人消费者是温泉度假村的主要客户群体,他们通过度假村享受温泉浴、住宿、餐饮、会务、健身、娱乐等服务。企事业单位则可能与度假村进行商务合作,如举办会议、培训等活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养生和休闲体验的追求不断提升,温泉度假村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近年来,中国温泉度假村行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大型温泉度假项目不断涌现,知名品牌和企业开始占据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未来,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品牌化将成为温泉度假村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品牌企业将通过优化服务、创新产品、强化营销等手段,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吸引更多消费者。

其次,消费者对温泉度假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未来,温泉度假村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升级。除了传统的温泉浸泡外,还将融入SPA、按摩、游泳、健身、水上乐园、亲子活动等多元化元素,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也将成为主流,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喜好,为游客提供更加精准的推荐和服务。

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温泉度假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未来,温泉度假村将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通过智能设备和管理系统,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的消费习惯和喜好,为游客提供更加精准的推荐服务。同时,智能化的设施和服务也将为游客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最后,多业态融合是现代温泉度假村设计中的必然趋势。通过引入多样化的体验项目,如健康养生、美食文化、文化体验、亲子娱乐等,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温泉度假村将不再仅仅是泡温泉的地方,而是集休闲、养生、娱乐、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胜地。这种多业态融合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度假内容,还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康养旅游的现状

根据《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康养旅游被定义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

从产业链的角度,康养旅游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规划建设,中游的康旅项目运营商,及下游的项目推广渠道商。康养旅游项目生命周期大致沿着“开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链条发展延伸。

十四五”以来,康养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更是达到高峰,2021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于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升需求不断增强,同时我国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目前,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1%的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15%的处于疾病状态群体,超过4亿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中产阶级等等,这些都为康养旅游提供巨大的市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大健康”产业正快速迈入新一轮的增长。作为把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结合的康养旅游,拥有着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发展空间巨大的蓝海市场。据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25月发布的《康养旅游机构服务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显示,2015-2019年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0%左右。2020-2022年因全球疫情蔓延,人们出行受到影响,旅游行业整体运行情况不佳,康养旅游市场也受到明显影响。2023年开始逐渐复苏,2023年中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接近900亿元。

未来,康养旅居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一方面,康养旅居的业态将更加丰富。以中医药健康旅游、温泉旅游、森林生态游、康养运动游等健康养生为特色的旅游业态将受到银发一族的青睐,更多新的产品和服务将适应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康养旅居将更加注重体验性,适老化设计智能设备的应用将更加成熟。

3)吉林省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

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发布了多个政策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还针对通用航空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细分领域制定了发展规划。

吉林不仅有广袤的林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有瀑布湖泊江湾溪流,也有高原奇峰湿地沙滩,还有林海草场雾凇雪场雪村温泉,更有边境城市珲春一眼看三国的奇景。吉林热门旅游线路包括冰雪旅游线、环长白山旅游线、朝鲜民族特色旅游线、边境旅游线、避暑旅游点等。截至20245月底吉林省A级景区总数达303家,其中5A级景区8家,4A级景区89家。吉林省的这些A级景区不仅涵盖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而且还包括了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博物馆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体验。

吉林省下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其中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是通化市,截止20245A级景区数量达62家。吉林省通化市的旅游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自然风光、‌冰雪运动和红色旅游等方面。‌A级旅游景区数量排名第二的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拥有A级旅游景区56家,其中的典型代表为长白山景区。

4)长白山旅游产业现状

长白山温泉属于高热火山自溢温泉,泉水温度多在60摄氏度以上,最热可达80多摄氏度。在冬季,温泉周围冰天雪地,而温泉里却热气腾腾。温泉里散发出的温热水汽,凝结在周边的草木之上,往往会形成特有的雾凇效果,这又让长白山温泉别有一番景致。泉水含有较多的硫化氢气体,这种含有硫化氢、钙、镁等物质的温泉,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关节炎及风湿症等疗效较好。

长白山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康养设施和服务。例如,长白山和平旅游度假区的临溪火山温泉项目,提供多种泡池和休闲设施,每日最大接待能力近3000人次。此外,长白山还在努力打造避暑休闲胜地、冰雪旅游胜地、温泉康养胜地等,推动生态价值的转化,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未来,长白山将继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打造全方位功能的大健康休闲度假区,推动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的发展。

2023年,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74万人次,同比增长260.5%,创历史新高。2023-2024雪季,景区接待游客72万人次,比2019年雪季增长164.3%,冰雪旺季日均接待量超万人次。

2023年以来,长白山项目建设取得新跃升,引进了和润山之泉、麓角村、森林康养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了长白山高铁站枢纽、池西区引水工程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盘活了传奇小镇、长白书院、新奇世界祚荣府、北八坊等存量资产,经济活力不断提升。未来,长白山将以市场为导向,丰富云顶天宫、金代古街二期等业态产品,推出更多业态,实现科技赋能,补齐“购”“娱”要素短板,形成新的旅游消费产品矩阵。加大低空旅游经济发展,开发无人机观光、配送、航拍等业态。大力发展“夜经济”,重点培育白山大街、长白万巷、艾丽斯风情街等特色餐饮、娱乐、休闲集聚区,培育超百个夜经济示范店。加快景镇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景区的承载力、接待量和服务水平。

1.1.3技术分析

本项目采用最新的规划和建设、施工技术。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43月,长白山地质公园正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长白山地区将以此为有力抓手,加快向世界顶级旅游目的地迈进。按照计划,长白山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力度,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支撑性项目,推动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慢行系统(3.0)、旅游产业基金等项目落地。深化与中国中旅、中国中铁、华侨城、曲江文化、力方数字、开元森泊等国内头部文旅企业的务实合作,以大项目、大投资引领文旅融合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提到要加强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支持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加强市场综合监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引导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艺术展览、文旅展会等业态健康发展,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展览+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

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实施方案(2023-2025)》提出通过加强联系服务,实施项目资助、搭建交流平台、强化教育培训,鼓励创新实践等方式,充分激发带头人发展潜力,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队伍建设。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0)》提出,坚持保护优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构建“双门户”、打造“双绿心"带动全域、四季联动、驱动全年,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产业高地,推动全域旅游、四季旅游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初步建设成为全国四季生态旅游强省、国际一流的避暑休闲与冰雪度假生态旅游目的地。到2030年,建设成为世界级四季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成为吉林省打造“万亿级”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扶持涉旅企业奖补细则》的通知,明确表示坚持奖优扶强带新,积极支持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积极扶持旅游基建投资项目建设,积极支持旅游品牌创建,积极鼓励旅游产品提质升级;注重发挥涉旅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和辐射作用;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坚持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坚持“先实施、后奖补、不重复奖补”。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依托“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两大资源优势,重点融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抗联、边境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变,加大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加强单一观光经济向复合休闲度假体验经济转型,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长白山国际生态休闲(冰雪温泉)旅游区。 至2025年规划期末,原创力作艺术精品2部,文化产业园区2个,旅游综合收入100亿元,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000万。 文化旅游

长白山温泉康养综合体项目

时间:2025-03-21 09:40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打印| 字号:中

|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本项目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该项目以清洁的地热新能源核心资源为依托、以长白山优质生态资源为灵魂、以创意创新为驱动、以构建服务长白山四季特色旅游大产业的全新产业引导为支撑,打造集休闲康养、旅游服务、城市运营、商务服务、智慧创新、地热科研、地热应用、农业种植、现代农业深加工、农业产业化升级功能于一体的池西区特色温泉康养综合体项目。


1.1.2市场前景

(1)温泉度假发展概况


温泉是一种具有很强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而温泉旅游是依托温泉资源开发出来的重要旅游产品,通过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温泉、放松身心、沉浸自然,达到休闲、养生、度假目的。近年来,中国温泉度假村产业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已牢牢占据旅游市场的一席之地,成为引领休闲度假新风尚的关键力量。随着国民健康观念的深刻转变与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热烈向往,温泉度假以其融合自然疗愈、健康养生与极致休闲体验的独特魅力,正吸引着前所未有的游客潮流。2023年,中国温泉度假村行业收入为2885亿元,同比增长94.67%。


温泉度假村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温泉资源的开发和供应、建材(如水泥、玻璃)、家具、水处理设备、温泉泵、管道系统等。产业链中游主要是指温泉度假村的建设和运营商。产业链下游直接面对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者和企事业单位。个人消费者是温泉度假村的主要客户群体,他们通过度假村享受温泉浴、住宿、餐饮、会务、健身、娱乐等服务。企事业单位则可能与度假村进行商务合作,如举办会议、培训等活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养生和休闲体验的追求不断提升,温泉度假村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近年来,中国温泉度假村行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大型温泉度假项目不断涌现,知名品牌和企业开始占据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未来,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品牌化将成为温泉度假村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品牌企业将通过优化服务、创新产品、强化营销等手段,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吸引更多消费者。


其次,消费者对温泉度假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未来,温泉度假村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升级。除了传统的温泉浸泡外,还将融入SPA、按摩、游泳、健身、水上乐园、亲子活动等多元化元素,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也将成为主流,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喜好,为游客提供更加精准的推荐和服务。


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温泉度假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未来,温泉度假村将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通过智能设备和管理系统,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的消费习惯和喜好,为游客提供更加精准的推荐服务。同时,智能化的设施和服务也将为游客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最后,多业态融合是现代温泉度假村设计中的必然趋势。通过引入多样化的体验项目,如健康养生、美食文化、文化体验、亲子娱乐等,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温泉度假村将不再仅仅是泡温泉的地方,而是集休闲、养生、娱乐、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胜地。这种多业态融合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度假内容,还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康养旅游的现状


根据《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康养旅游被定义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


从产业链的角度,康养旅游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规划建设,中游的康旅项目运营商,及下游的项目推广渠道商。康养旅游项目生命周期大致沿着“开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链条发展延伸。




“十四五”以来,康养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更是达到高峰,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于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升需求不断增强,同时我国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目前,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1%的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15%的处于疾病状态群体,超过4亿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中产阶级等等,这些都为康养旅游提供巨大的市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大健康”产业正快速迈入新一轮的增长。作为把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结合的康养旅游,拥有着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发展空间巨大的蓝海市场。据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2年5月发布的《康养旅游机构服务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显示,2015-2019年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0%左右。2020-2022年因全球疫情蔓延,人们出行受到影响,旅游行业整体运行情况不佳,康养旅游市场也受到明显影响。2023年开始逐渐复苏,2023年中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接近900亿元。




未来,康养旅居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一方面,康养旅居的业态将更加丰富。以中医药健康旅游、温泉旅游、森林生态游、康养运动游等健康养生为特色的旅游业态将受到银发一族的青睐,更多新的产品和服务将适应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康养旅居将更加注重体验性,适老化设计智能设备的应用将更加成熟。


(3)吉林省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


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发布了多个政策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还针对通用航空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细分领域制定了发展规划。


吉林不仅有广袤的林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有瀑布湖泊江湾溪流,也有高原奇峰湿地沙滩,还有林海草场雾凇雪场雪村温泉,更有边境城市珲春一眼看三国的奇景。吉林热门旅游线路包括冰雪旅游线、环长白山旅游线、朝鲜民族特色旅游线、边境旅游线、避暑旅游点等。截至2024年5月底吉林省A级景区总数达303家,其中5A级景区8家,4A级景区89家。吉林省的这些A级景区不仅涵盖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而且还包括了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博物馆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体验。




吉林省下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其中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是通化市,截止2024年5月A级景区数量达62家。吉林省通化市的旅游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自然风光、‌冰雪运动和红色旅游等方面。‌A级旅游景区数量排名第二的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拥有A级旅游景区56家,其中的典型代表为长白山景区。


(4)长白山旅游产业现状


长白山温泉属于高热火山自溢温泉,泉水温度多在60摄氏度以上,最热可达80多摄氏度。在冬季,温泉周围冰天雪地,而温泉里却热气腾腾。温泉里散发出的温热水汽,凝结在周边的草木之上,往往会形成特有的雾凇效果,这又让长白山温泉别有一番景致。泉水含有较多的硫化氢气体,这种含有硫化氢、钙、镁等物质的温泉,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关节炎及风湿症等疗效较好。


长白山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康养设施和服务。例如,长白山和平旅游度假区的临溪火山温泉项目,提供多种泡池和休闲设施,每日最大接待能力近3000人次。此外,长白山还在努力打造避暑休闲胜地、冰雪旅游胜地、温泉康养胜地等,推动生态价值的转化,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未来,长白山将继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打造全方位功能的大健康休闲度假区,推动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的发展。


2023年,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74万人次,同比增长260.5%,创历史新高。2023-2024雪季,景区接待游客72万人次,比2019年雪季增长164.3%,冰雪旺季日均接待量超万人次。


2023年以来,长白山项目建设取得新跃升,引进了和润山之泉、麓角村、森林康养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了长白山高铁站枢纽、池西区引水工程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盘活了传奇小镇、长白书院、新奇世界祚荣府、北八坊等存量资产,经济活力不断提升。未来,长白山将以市场为导向,丰富云顶天宫、金代古街二期等业态产品,推出更多业态,实现科技赋能,补齐“购”“娱”要素短板,形成新的旅游消费产品矩阵。加大低空旅游经济发展,开发无人机观光、配送、航拍等业态。大力发展“夜经济”,重点培育白山大街、长白万巷、艾丽斯风情街等特色餐饮、娱乐、休闲集聚区,培育超百个夜经济示范店。加快景镇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景区的承载力、接待量和服务水平。


1.1.3技术分析

本项目采用最新的规划和建设、施工技术。‌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4年3月,长白山地质公园正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长白山地区将以此为有力抓手,加快向世界顶级旅游目的地迈进。按照计划,长白山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力度,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支撑性项目,推动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慢行系统(3.0)、旅游产业基金等项目落地。深化与中国中旅、中国中铁、华侨城、曲江文化、力方数字、开元森泊等国内头部文旅企业的务实合作,以大项目、大投资引领文旅融合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到要加强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支持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加强市场综合监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引导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艺术展览、文旅展会等业态健康发展,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展览+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


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通过加强联系服务,实施项目资助、搭建交流平台、强化教育培训,鼓励创新实践等方式,充分激发带头人发展潜力,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队伍建设。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0年)》提出,坚持保护优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构建“双门户”、打造“双绿心"带动全域、四季联动、驱动全年,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产业高地,推动全域旅游、四季旅游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初步建设成为全国四季生态旅游强省、国际一流的避暑休闲与冰雪度假生态旅游目的地。到2030年,建设成为世界级四季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成为吉林省打造“万亿级”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扶持涉旅企业奖补细则》的通知,明确表示坚持奖优扶强带新,积极支持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积极扶持旅游基建投资项目建设,积极支持旅游品牌创建,积极鼓励旅游产品提质升级;注重发挥涉旅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和辐射作用;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坚持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坚持“先实施、后奖补、不重复奖补”。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依托“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两大资源优势,重点融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抗联、边境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变,加大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加强单一观光经济向复合休闲度假体验经济转型,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长白山国际生态休闲(冰雪温泉)旅游区。 至2025年规划期末,原创力作艺术精品2部,文化产业园区2个,旅游综合收入100亿元,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000万。 


(2)资源优势


长白山保护区内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第二松花江是松花江的上游,它有南、北两个发源地,南源为头道江,北源为二道江。头道江汇集了长白山西坡的各条支流,在保护区内的主要支流有漫江、锦江、梯子河、大沙河、小沙河、松江河、槽子河等。全区河流年平均流量240亿m³,水力蕴藏量347万kw。


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拥有独特自然景观和许多稀有生物资源。同时,它也造就了吉林省独特的温泉带。长白温泉有“神水”之称,由于泉水含有硫化氢、锌、锂等多种微量元素,可舒筋活血,驱寒祛病,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长白山周边的温泉,最大特色是往往在原有天然河道及建筑之间设置的露天温泉。人们可露天体验火山温泉、森林温泉、雪中温泉等特色温泉。置身高海拔的原始森林,在天然氧吧中轻松呼吸,浸泡在温泉水中,脚下踩着石头修砌的地面,整个人可以充分融入自然。此外,长白山还盛产中草药,把不老草、天麻等中草药添加到温泉中,形成特有的药浴。温泉水和中草药结合,增加了泡温泉的保健效果。


(3)产业优势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2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亿人次;年均增速均达到20%以上。入境旅游收入、接待入境游客数量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90%、90%以上;过夜游客占比42%以上。力争5年内实现旅游万亿级产业目标。


2023年,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74万人次,同比增长260.5%,创历史新高。2023年以来,长白山项目建设取得新跃升,引进了和润山之泉、麓角村、森林康养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盘活了传奇小镇、长白书院、新奇世界祚荣府、北八坊等存量资产,经济活力不断提升。未来,长白山将加快景镇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景区的承载力、接待量和服务水平。


(4)人才优势


长白山地区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成熟技术工人,经过企业及公益机构培训后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近万人。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熟练技工所占比例在东北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正值红利期,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可满足各类企业需求。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


1.2.2建设内容

项目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温泉度假中心主楼、温泉疗养小院、温泉农业中心、徒步步道、商务会议中心、地热科研中心、动植物观赏阳光棚、温泉特产加工厂房、自媒体销售中心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1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0500万元,流动资金495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06122万元,利润38265万元,投资回收期6.9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5.5%。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温泉康养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丰富长白山的旅游业态,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停留时间,从而增加旅游业收入。温泉康养综合体项目不仅涉及温泉旅游,还将带动酒店、餐饮、医疗、健康管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效应。


项目的实施,可满足游客的健康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推动长白山温泉产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对大健康产业建设、长白山周边宜居品质建设、文旅产业复苏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长白山池西区玉蓝路以南,锦江大街以东,王池大街以西,松桦路以北。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项目目前正在办理采矿权延期手续。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池西区经济发展商务局


地址:长白山池西区


2.2概况


池西区位于长白山西北麓,距长白山主峰白云峰68公里,地处池北区、池南区的中间地带,辖区总面积739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中心城区约12平方公里(原东岗镇区和松江河镇区南部)、东岗镇区往东南30平方公里范围、长白山机场周边10平方公里、长白山西坡山门周边10平方公里、西坡上下行公路以内及外侧各1000米的区域、环长白山旅游公路以内及外侧1000米的区域和白溪旅游交通枢纽、卧龙国际会议中心和前川、槽子河运动休闲基地4个主题功能区。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4511


联 系 人:贾世超


电 话:+86-439-5100332


       +86-18243946222


电子邮箱:499253737@qq.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白山管委会商务局


联 系 人:孙熙超


联系电话:+86-17684305688


电子邮箱:704032891@qq.com


(责任编辑:李光辉)

2)资源优势

长白山保护区内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第二松花江是松花江的上游,它有南、北两个发源地,南源为头道江,北源为二道江。头道江汇集了长白山西坡的各条支流,在保护区内的主要支流有漫江、锦江、梯子河、大沙河、小沙河、松江河、槽子河等。全区河流年平均流量240亿,水力蕴藏量347kw

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拥有独特自然景观和许多稀有生物资源。同时,它也造就了吉林省独特的温泉带。长白温泉有“神水”之称,由于泉水含有硫化氢、锌、锂等多种微量元素,可舒筋活血,驱寒祛病,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长白山周边的温泉,最大特色是往往在原有天然河道及建筑之间设置的露天温泉。人们可露天体验火山温泉、森林温泉、雪中温泉等特色温泉。置身高海拔的原始森林,在天然氧吧中轻松呼吸,浸泡在温泉水中,脚下踩着石头修砌的地面,整个人可以充分融入自然。此外,长白山还盛产中草药,把不老草、天麻等中草药添加到温泉中,形成特有的药浴。温泉水和中草药结合,增加了泡温泉的保健效果。

3)产业优势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到202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2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亿人次年均增速均达到20%以上。入境旅游收入、接待入境游客数量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90%90%以上;过夜游客占比42%以上。力争5年内实现旅游万亿级产业目标。

2023年,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74万人次,同比增长260.5%,创历史新高。2023年以来,长白山项目建设取得新跃升,引进了和润山之泉、麓角村、森林康养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盘活了传奇小镇、长白书院、新奇世界祚荣府、北八坊等存量资产,经济活力不断提升。未来,长白山将加快景镇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景区的承载力、接待量和服务水平。

4)人才优势

长白山地区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成熟技术工人,经过企业及公益机构培训后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近万人。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熟练技工所占比例在东北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正值红利期,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可满足各类企业需求。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

1.2.2建设内容

项目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温泉度假中心主楼、温泉疗养小院、温泉农业中心、徒步步道、商务会议中心、地热科研中心、动植物观赏阳光棚、温泉特产加工厂房、自媒体销售中心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1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0500万元,流动资金495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06122万元,利润38265万元,投资回收期6.9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5.5%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温泉康养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丰富长白山的旅游业态,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停留时间,从而增加旅游业收入。温泉康养综合体项目不仅涉及温泉旅游,还将带动酒店、餐饮、医疗、健康管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效应。

项目的实施,可满足游客的健康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推动长白山温泉产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对大健康产业建设、长白山周边宜居品质建设、文旅产业复苏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长白山池西区玉蓝路以南,锦江大街以东,王池大街以西,松桦路以北。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项目目前正在办理采矿权延期手续。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池西区经济发展商务局

地址:长白山池西区

2.2概况

池西区位于长白山西北麓,距长白山主峰白云峰68公里,地处池北区、池南区的中间地带,辖区总面积739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中心城区约12平方公里(原东岗镇区和松江河镇区南部)、东岗镇区往东南30平方公里范围、长白山机场周边10平方公里、长白山西坡山门周边10平方公里、西坡上下行公路以内及外侧各1000米的区域、环长白山旅游公路以内及外侧1000米的区域和白溪旅游交通枢纽、卧龙国际会议中心和前川、槽子河运动休闲基地4个主题功能区。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4511

联 系 人:贾世超

电 话:+86-439-5100332

       +86-18243946222

电子邮箱:499253737@qq.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白山管委会商务局

联 系 人:孙熙超

联系电话:+86-17684305688

电子邮箱:704032891@qq.com

 
(责任编辑: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