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之年,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速,长春市将“软”“硬”兼施,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镇建设管理水平,改善村镇人居环境,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村镇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百万元资金强化基础
今年,长春市将集中力量抓示范、突出亮点,发挥典型示范效应,推动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维护建设费中列出1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拨、以补促投的方式用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长春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资金更好地发挥作用,全市将进一步完善村镇建设补助资金运行机制,调整村镇建设补助资金的投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各县(市)区、开发区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镇进行试点,集中有限资金,着力打造3至5个示范村镇,改变我市没有村镇示范典型的现状。
鼓励建设旅游名镇
长春市还将加强村镇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村内、镇内道路硬面建设和供水设施、排水沟渠及垃圾集中堆放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动员广大农民修缮房屋、修整院落、清理垃圾、植树绿化、清理私搭乱建,从根本上改善村镇人居环境。同时,推进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建设,鼓励和支持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地方特色浓郁的村镇走特色发展之路。
强化新建房屋监管
为进一步加强村镇建设监管,提高管理水平,长春市将从健全村镇建设审批制度、规范村镇建设审批程序入手,强化村民新建房屋的监管,通过试点—总结—推广典型的方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村镇建设审批、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使村镇建设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