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长春市 > 招商项目
长春市新能源配电基地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9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项目建设在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吉林省、长春市新能源、新基建产业发展规划,净月开发区建设规划等,与上市企业子公司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着力建设充电桩、储能柜等产品,为全球知名客户、国内知名客户奔驰、宝马、保时捷、一汽奥迪、一汽大众、特斯拉、比亚迪等提供配套充电设施。

1.1.2市场前景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当前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由于其环保与节能的特点,受到了发达工业国家的广泛重视。中国作为世界上首批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发展产业的国家之一,已经成功引领了世界新能源发展的潮流。自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也从2013年的1.8万辆跃升至2022年的近700万辆。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张不断加速,配套产业逐步完善,规模持续扩大,综合竞争力明显地提升。

2013—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随着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新能源取代传统化石燃料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2021年全国两会中,中国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要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全球碳排放承诺。但是目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仍处高位,绿色低碳的工业生产结构尚未有效形成,迫切需要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进行改造与转型。而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环保的重要产品,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正处于“后工业时代”的大发展阶段,大多数产业都在向着节能减排的方向迈进,对材料和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能源结构来看,中国依然是全球第一大煤炭生产国、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对传统化石燃料依赖性依然很高,工业仍存在高消耗、高排放的问题,迫切需要产业革新。打破资源环境瓶颈的约束在于转变发展模式,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促使汽车工业向电气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是有效降低碳排放、减少化石燃料依赖度,逐步实现碳中和及碳达峰的重要举措。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已成为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者,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建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占据了全球较大的市场份额。作为中国七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能力,许多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加快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和培育。除了政策扶持之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也大量出现。在多方努力下,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也越加完善,除了加强了产业链韧性以外,从宏观上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2)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前景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包括充电桩、充电站和换电站等,这是推广应用电动汽车的基本保障。2022年充电基础设施呈上升趋势,直到2022年7月已经达到157.5万台。但是,大多数充电站建设均在中国中部、北部和沿海等地区,中国西北、西南地区和乡村的充电桩基础设施极不完善,当地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这种情况降低了西北、西南地区和农村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欲望,减缓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和加油站的功能一致,但在中国目前其规模与数量远低于加油站。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全国充电设施累计达到398.0万台,各省市充电设施分布数目全国71.7%的充电桩分布在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福建省等10个地区,7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21.9亿度。虽然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逐年增长,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普及扩张。但是,中国充电设施目前依然无法满足国内新能源汽车巨大的保有量,再加上新汽车销量连年增长,目前的基础充电设施远远不够。此外中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缺点,广东省、北京市等发达地区充电设施保有量远远高于国内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目前充电设施按照配电形式可分为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与交流电网连接,采用三相四线的形式输入交流电压,输出可调直流电,可以提供较大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满足高功率的充电要求,所以直流充电桩又被称为“快充”;交流充电桩直接与交流电网连接输出交流电,功率一般较小,充电速度相对较慢。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新能源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十四五”能源规划》,文件要求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十四五”时期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其中多处提及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开展能源生产消费绿色转型示范,为区域新能源用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新能源在政府补贴与政策扶持的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年增长,连续7年保持世界销量第一。发展新能源汽车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采取了空前强大的支持和补贴策略,希望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在汽车行业重新洗牌发展的未来,占据有利的产业发展地位。相信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新能源配电基地会有良好的市场,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新能源配电基地的建设,将打造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将为电动汽车提供绿色能源充电服务。与普通的充电桩相比,“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在使用上同样十分便捷,每个充电桩上都贴有二维码,扫码即可启用,充电价格与一般充电桩并无区别。在充电安全方面,电站采用了“两层防护系统”,在车辆充电时实时监控充电状态,保障车辆充电安全。这是当下的一种新潮节能方式,旨在鼓励电动汽车车主在晚上利用峰谷充电储电,再将电动汽车内的储电卖给充电站。这样一来,车主赚取了差价,更实现了电能的高效利用。项目提供“便民利民”服务的同时,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明确,“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加快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2)产业优势

净月高新区致力于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区域内高端车辆保有量较高,拥有4S店产业集聚区。现有世界500强企业26家、省内行业领军企业35家,吉视传媒、一汽进出口总部、一汽金融总部、吉林烟草等100多家总部企业落户净月,东北亚总部基地已初具规模;东北证券、森工金融、开犁网、沃尔玛、麦德龙、喜来登、五洲国际等近300家金融服务企业、200家电子商务企业和千余家商业服务场所。

(3)科技人才优势

净月高新区拥有最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域内汇集了15所高等院校,有在校大学生20万人,占全市的42.7%、全省的36.3%;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3家,省级、市级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46家和83家;建有孵化载体30个,其中省级以上孵化载体14个,总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超1100家,在孵企业645家,津长双创服务中心(吉浙合作创新服务中心)、上市企业加速器、净月众创大厦等载体孵化效应不断增强;建成国家级研发服务平台12个、省部级研发服务平台147个、市级以上重点科研机构9个,企业研发平台35个,一线科研人员总数近4万人,是长春市乃至吉林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实验研发、成果转化基地。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计划占地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企业总部基地、新能源配电标准化智能工业厂房等。同时,配有20个充电桩,均为快充,其中10个充电桩集充、放电功能于一体,电动汽车既能在充电桩上进行充电,又能对充电桩所连接的储能柜进行放电。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0000万元。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5536.6万元,利润10660.98万元,投资回收期5.68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1.4%。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节能与环保是当今时代主题,节能减排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项目的建设符合吉林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较好,能提供稳定的税收,可带动国内汽车配件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聚集,提高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永兴街道福祉大路1572号

2.2概况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8月,原名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区下辖3个整建制镇和7个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444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净月高新区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林水面积243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51%,形成了“三面环林水、一面接主城”的生态体系格局。净月高新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坐落有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世纪城3个5A级景区以及农博园、天怡温泉、凯撒森林温泉、慢山里研学基地4个4A级景区,有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科技馆等12座各级各类博物馆及16处文物遗址。净月高新区汇集了15所高等院校,8个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机构、12个国家科技研发平台、147个省部级研发服务平台。净月高新区城市配套区面积65平方公里,建成区50平方公里,生态大街、福祉大路、净月大街、临河街等“三纵六横”主干道路与穿城而过的三环、四环和绕城高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净月高新区先后获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广告创意示范园区、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等“国家级称号”。

项目合作方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制造商和充电网运营商,致力于研发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三网融合”的新能源互联网,以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为基础,通过先进技术、精致产品、优质服务,为用户提供智能充电整体解决方案。

2.3联系方式:

联系人:杜呈举

联系电话:0431-85828795

联系单位: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促进四局

通讯地址: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祉大路1572号

邮政编码:13012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联系人:张俊杰

联系电话:15704317930

传真:0431-82700590

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