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本项目的建设,集游览、观光、健身、娱乐、文化传播于一体。景区品位高,景点品种齐全,交通方便,项目建成后定会吸引各方游客,效益显著。同时能够带动周边产业,增加就业,为长春市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拉动全市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本着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以保护为主的原则,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因地制宜,挖掘长春市旅游的人文蕴藏,提高长春市旅游文化品位,迎接自然召唤,人文自然相统一,高起点、高标准地科学规划,梯级开发,壮大主体,形成规模,协调管理,配套建设,提高长春市旅游业整体功能。
1.1.2 市场前景
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全国假日市场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中秋遇上国庆,“前半程团圆、后半程旅游”特征较为明显,群众假日出游意愿得到集中释放,中远程旅游实现较高增长,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热门景区消费活跃度持续高位运行,旅游需求多样性和个性化并存,“热点更热、冷点不冷”现象突出。文化和旅游行业结合假日特点,通过“旅游+”融合演艺、体育、非遗等,推出一系列体验丰富、备受游客青睐的活动和产品。
文化和旅游活动精彩纷呈。文化和旅游部启动2023年“山河秋韵”全国旅游宣传推广,联动各地围绕金秋文旅推广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生动展示长城秋色、醉美红叶、乡村秋景、民俗物候等金秋文旅魅力,以秋天之美成旅游之邀,以旅游之乐添生活之彩。江西、河南、浙江等地结合中秋国庆主题,开展特色鲜明的节日主题活动,为游客带来精彩的假日体验。江西南昌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主题,举办国庆烟花晚会,吸引市民和游客观看。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数万游客传递巨幅国旗,共同唱响《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歌曲。浙江借助亚运会推出“看亚运 游浙里”十大亚运文旅精品线路。
文化和旅游活动深度融合成为亮点。中秋国庆期间正值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多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在北京、上海、内蒙古等地上演,为群众带来丰富节日大餐的同时,带动了当地旅游消费。黑龙江举办首届金秋演艺旅游节,推出优秀剧目展演、音乐会、曲艺小剧场话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多个系列专场演出,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观演需要。广东、湖南、陕西、四川、山西、海南等地举办特色鲜明的赏灯观月、文艺表演、巡游等系列活动。智慧旅游沉浸式新产品新场景成为消费新热点,深受年轻游客喜爱。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举办“桂月秋思·望长安”系列活动,夜上黄鹤楼、尼山圣境、上海天文馆等沉浸式游戏、研学等丰富业态为游客提供多样化体验。
文化和旅游消费增长迅猛。文化和旅游部举办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推出149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69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河北推出的“登山采摘乡村休闲之旅”,带领游客一起走进美丽乡村,赏秋景、享秋实。江苏、湖北、宁夏、重庆、内蒙古等地推出发放文旅消费券和门票特价等举措,激发游客消费热情。江苏盐城发放1.1亿元文商旅消费券释放消费潜力,内蒙古制定“秋季旅游专列、包机和招徕区内外游客”奖补政策。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体现,夜间消费活力进一步激发。根据中国联通数据监测,2023年9月28日18时至10月6日6时,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1.12亿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5.76万人次,较2022年国庆节假期增长68.7%。由此,初步预测至2025年全国旅游人次将会迅速攀升,全国旅游人次或将突破100亿人次。根据预测的旅游人次来看,2025年国内旅游收入有望达9.54万亿元。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就是要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了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推广新兴移动支付方式,鼓励各地开发适应外国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目的地、旅游演艺及特色商品并在宣介平台上推荐,鼓励建设集合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地,打造特色类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推动旅游景区提质扩容,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丰富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
《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强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文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加强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促进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现代化、提升文化装备技术水平、强化文化技术标准研制与推广、充分释放科技对文化建设支撑作用和创新力8项重点任务。
(2)资源优势
长春,简称“长”,古称喜都、黄龙府,别称“北国春城”,是吉林省省会、副省级市、长春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和重要的工业基地。
长春市吉林省“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吉林省旅游中心城市和集散中心”“中国北部生态休闲度假第一城”,长春具有自然气候资源得天独厚、生态资源潜质优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厚重独特、节庆会展旅游资源品牌突出、产业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东北民俗文化资源独具特色、休闲度假旅游资源组合好且具有较高品质等资源优势, 长春优良级资源单体有771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单体40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110个,三级旅游资源单体621个。
长春市为文旅企业减轻负担,通过招徕奖励、小微企业融资、文旅企业奖补等扶持举措,共争取补贴资金1000余万元、稳岗返还资金近2000万元,退返旅行社质保金4500万元,申报融资需求项目126亿元,长春国际影都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开工,神鹿峰旅游度假区一期建成投入运营。长春市发展创新“文旅+商贸”发展模式,打造这有山、欧亚汇集、桂林胡同等文化旅游特色消费示范街区和“长春夜间好去处”等项目,进一步提升核心消费区功能,形成了一批新的网红打卡地和消费热点。
(3)区位优势
长春是全国的重要铁路枢纽城市、“一带一路”北线重要节点城市。2017年10月13日,长春国际港暨中欧班列(长春—汉堡)正式开通。长春国际港依托长春铁路综合货场建设,是东北最大的一级铁路综合物流基地。长珲城际铁路、哈大客运专线相继开通,形成长春站、长春西站两个铁路客运主站。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为民用4E级机场,是中国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东北亚航空枢纽门户、东北亚区域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我国主要建设的干线机场,龙嘉机场一期、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建成2座航站楼、1条跑道,累计运营航线150条,通航城市73个,初步形成了辐射国内、布局东北亚、连接东南亚主要国家和俄罗斯地区重点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
长深高速、珲乌高速、京哈高速、长长高速等在长春市交汇,连接外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长春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长春一小时经济圈连接长春市九台区、岔路河镇、长春市双阳区、伊通满族自治县、公主岭市、怀德镇、农安县、德惠市等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春、吉林及周边市、县企业发展和孵化的重要平台。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占地1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
主要建设主要以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服务培训基地为主、以娱乐活动体验、主题乐园、健康中心、旅游产品商贸中心等设施为辅,建立综合性冬季旅游服务基地。
项目设计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8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40000万元。
表1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56814.45万元,利润131362.89万元,投资回收期8.09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6.42%。
表2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1.4.2 社会评价
项目借助新立城水库及大黑山脉的资源优势,拓展城市门户功能,建立省域旅游配套服务体系,着重省域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服务服务培训基地、主题乐园、旅游商贸、健康中心、娱乐活动体验等6类重点文旅配套项目。同时,将带动当地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也为相关产业创造了很好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从而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选址
长春市朝阳区永春镇。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谋划阶段。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商务局
地址:长春市前进大街1855号
2.2单位概况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商务局是区人民政府主管全区内外贸易、经济合作和招商引资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全区重大经济合作项目的洽谈和对接活动;对全区内、外资大项目进行跟踪调度,协助项目引进单位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国内外招商引资和国内经济合作重点项目进行调研、论证、筛选,指导项目包装、设计、印制,组织对外推介与交流; 拟订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计划,完成市、区两级政府下达的利用内、外资指标的工作任务;负责全区经济合作和国内招商引资的综合调度、统计以及指标分解、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认定工作;负责各种经贸交流会、展览会、展销会、洽谈会和招商活动的组织及筹备工作;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商务局
联 系 人:姚佳欣
电话:19944862602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联 系 人:张俊杰
联系电话:15704317930
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