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医药供应链平台是指为医药行业提供高效、可追溯的物流和信息管理解决方案的平台。它通过整合各个环节的资源和信息,实现医药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的高效协同,为医药企业提供全面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本项目围绕医药流通产业上下游全链条服务,建设以云服务、大数据为技术支撑,面向整个药品供应链生产、流通、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药事服务集成化的含数字物流的数字供应链平台。旨在采取更为精准的调控措施助力吉林省内医药流通体系产业升级,推动数智化医药供应链发展,通过强链补链,降耗增效,形成医药流通行业的规模化、集中化、优势化的运作模式,打造更多的药品批发百强企业,更多的药品零售百强企业。
1.1.2 市场前景
(1)医药产业供应链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医药产业供应链主要由上游药企、中游代理商和批发商、下游终端市场组成。传统的供应链流通模式下,中游的代理商和批发商层级较多。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大多数医药供应链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还处于较早期阶段,终端的消费行为的变化难以及时反馈到生产端,难以洞察市场需求并迅速反应调整。
在一系列医改措施下,医药企业涌入院外市场、零售终端加速增长的趋势愈发明显,整个体系对高效流通的需求与传统供应链痛点持续存在的矛盾愈加突出,传统的供应链格局难以跟上迅速成长的院外市场。因此,医药企业亟须提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借助数字化手段,解决传统医药供应链模式极为分散、供需错配、流通效率低等痛点。
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供应链主要分为研发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使用环节四个部分,涉及研发外包服务公司、高等院校、可研机构、制药公司、原料供应商、医疗器械制造公司、经销商、医药电商、医院、药店等多个机构,形成了复杂的供应链体系。
图表1:国内传统生物医药供应链体系构成

传统医药供应链主要从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等层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①信息流不对称:主要表现自技术转移信息不对称、医药生产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生产信息不对称以及患者使用药品的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②资金流外溢:主要表现在流通环节成本高,从行业整体上看,我国医疗供应链行业平均费用率是美国的6倍,但平均利润率仅为美国的1/4。
③物流效率不高:从生产到流通环节,我国医药企业普遍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加之药品体积小价值高,所以总体上发货量偏小。运输操作以零担为主,物流费用比较高。从流通到使用环节,物流运输距离要短得多,总体物流量虽大,订单却小(以盒为单位),订单数目大,物流效率不高。
近年来,随着行业逐步创建以数字化为支撑的现代药品流通方式,全国性医药集团和区域性药品流通龙头企业也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积极整合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资源,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融合,建立多元协同的医药供应链体系,打造特色零售服务体系,从供应链体系及内部管理出发提质增效,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采取政府引导下构建并运营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带动离散的社会服务资源和整合区域内各类创新资源。
引入评级机制,提升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公信力。一方面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服务评级体系,围绕信用、资质、交易记录等维度,针对平台供应商开展服务评级;另一方面根据评级结果,构建平台准入与退出机制。
图表2:生物医药供应链公共服务创新平台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智能化技术及应用与医药流通行业深度融合后,将有效整合产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及患者健康需求和消费习惯等数据信息,从而提高整个医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2)医药供应链赋能平台的发展前景
中国医药市场是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5%,领先于全球,在国内两票制、税制改革等医药行业创新性改革发展背景下,我们中国医药物流行业也发生了很多改变,医药物流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数字化建设初见成效。
医药供应链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管控,包括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及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另一方面,我国医药供应链整体市场集中度偏低,参与者众多,针对医药流通供应链环节众多、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国家陆续出台医药分开、两票制、取消药品加成、分级诊疗、“4+7”带量采购等系列政策,鼓励医药供应链更加高效、透明化发展。
在流通环节供应链数字化升级过程中需要支持药品电子监管码、防窜货管理、流通追溯与召回、安全运输与全流程监控等。
经过多年发展,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已形成以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和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一区一基地”为双核心,以辽源、梅河口、白山和敦化4个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为补充的全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格局,构建了充分发挥具有地域资源特色的“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
截止2022年底吉林省规模以上医药健康工业企业298户,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97户,销售收入超亿元医药品种71个;主板上市企业9户,占全省上市企业的21.4%;医药健康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6户、科技小巨人企业178户;以金赛药业、敖东药业、修正药业、益盛药业、长白山制药、施慧达药业、迪瑞医疗为代表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50余户。
到目前为止,吉林省医药流通市场依然是过度分散的市场结构状态、医药流通成本过高,影响了省内医药流通企业发展的质量和规模。造成吉林省作为医药生产大省,但在全国的医药流通领域占比过低,改变现状急需要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质升级。
医药供应链数字化赋能,属于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实现营销、采购、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医药商业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供应商信息整合、采购流程透明化、采购数据追溯等功能。通过采购数字化,医药商业企业不仅可以快速找到优质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还可以对采购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出现腐败现象。此外,药品供应商通过电子采购平台进行采购,实时跟踪采购信息,可以提高采购效率。
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企业运营数据,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通过数字化管理,医药商业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决策效率和执行力,优化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更加科学的进行战略规划、市场预测、资源配置等决策活动,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提升,医药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数字化医药流通模式,建立新型医药行业供应链平台,以智慧化信息技术赋能药品流通势在必行。医药供应链赋能平台的建设前景十分乐观。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1-3家超五千亿元、5-10家超千亿元的大型数字化、综合性药品流通企业,前100家药品流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98%以上。
(2)区位交通优势
长春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是连接东亚、东南亚、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长春作为东北区域的心脏城市,处于连接京哈线、哈大线、京延通道和丹白通道的黄金位置。净月高新区位于长春市东南部,区内道路总长度240多公里,生态大街、福祉大路、净月大街、临河街等“三纵六横”主干道路与穿城而过的三环、四环和绕城高速,织就了净月成熟的交通网络;东部快速路南延、天普路立交桥跨伊通河西进、长双快速路等重点工程,又将净月与其他城区、龙嘉机场、轨道交通的时空距离拉近到半小时圈内,形成丰富的立体交通体系。
(3)人文优势
净月高新区科技人文要素内涵丰富。净月高新区拥有最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拥有15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20万人,占比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开发区中居于首位,优先聚集了8个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机构、12个国家科技研发平台、147个省部级研发服务平台,全区一线科研人员总数近4万人,承担着软件信息、汽车电子、现代农业、生命科学等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000余项。特别是晋升国家高新区以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快速突破,通过535人才计划,储备海外高层次人才2000多人,这将为本项目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的高端科学技术支持。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本项目计划完成“三大数字平台”建设,包括面向上下游供应链协同、药事服务集成管理及物流智能执行交付的“含数字物流的数字供应链平台”;医药零售创新服务模式与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新零售运营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公司经营提供大数据支撑的“数字运营决策平台”。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200万元。
图表3: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4,260.2万元,利润4,705.9万元,投资回收期5.4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9%。
图表4: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园区建成后,直接带动区内就业岗位500个。随着医药供应链的延展,会在净月区形成医药流通产业集群,带动IT产业、物流、运输、医疗设备、药品贸易等行业聚集。
1.5 合作方式
投资方独资、合资、合作等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福祉大路1572号
2.2 概况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净月高新区)成立于1995年,2012年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2年4月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位于长春市东南部,区域面积478.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2.5平方公里,下辖3个整建制镇和7个街道办事处,35个村、39个社区,人口数40.87万人。先后获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广告创意示范园区、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等“国家级称号”。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32.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区级财政收入6.19亿元。
净月高新区先后获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广告创意示范园区”等9个国家级称号,是长春市高质量发展“四大板块”中的“长春国际影都板块”核心区。确定影视文旅、生命健康、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和金融总部、科技研发、生态环保三大重点行业,净月高新区将以创新引领发展,努力建设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长春国际文旅创意城,打造吉林省乃至东北亚的生态高地、时尚高地和数字高地。净月高新开发区科教资源的丰富度和聚集度在全国首屈一指,拥有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华桥外国语学院等15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达20万人。雄厚的科技基础、强大的科研力量、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发展高端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宋昊妍
联系电话:0431-85828798
邮箱:conanyu_2001@sina.com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联 系 人:张俊杰
联系电话:15704317930
传真:0431-82700590
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