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三元锂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其正极材料主要由镍、钴和锰(或铝)组成的三元聚合物。三元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表现更为卓越。即使在零下20摄氏度的条件下,三元锂电池也能释放出70.14%的容量,而磷酸铁锂电池仅能释放出54.94%的容量。这使得三元锂电池在东北等寒冷地区表现出色,能够确保车辆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启动和运行。
项目位于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为三元锂电池配套生产电池包。
1.1.2 市场前景
(1)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现状
2022年12月12日,相关测试机构公布2022年新能源汽车冬季测试结果。-15℃条件下,新能源车平均续航达成率48.5%,平均续航里程268公里,相比2021年分别提升4%和14%。在续航达成率和平均充电功率前十榜单中,国产新能源车型占据绝大多数,明显优于合资品牌。
11月底至12月初,相关测试机构新能源汽车冬测在内蒙古牙克石和根河进行。此次测试覆盖34个品牌60余款主流车型,除了-15℃左右的续航、充电等基础测试,还设计了扬雪辅助驾驶、-30℃冰冻挑战、冰雪爬坡等项目,多样化展示新能源车的可靠性和极限性能。
相关测试机构表示,在累计规模化实测140余款新能源汽车的基础上,推出“6+2新能源汽车评测体系”。该体系共分续航、充电、辅助驾驶等6大维度和冬夏季极限评测两大场景,基于客观的实测数据,对新能源车进行综合评分,为消费者提供参考。
为充分满足不同价位和品牌的消费需求,相关测试机构2022年新能源汽车冬测选择了市场最热销的国产、合资、进口等60多款车型。测试期间,平均气温低于-15℃,最低温度可达-30℃,相关测试机构在现场搭建超过60万平方米的冰雪场地,对车辆进行多项测试。
结果显示,所有新能源车平均续航达成率48.5%,平均续航里程268公里,相比2021年有一定提升。其中,国产车型平均续航达成率49.1%,包揽前三名,合资品牌车型仅为45.8%。同时,国产车型快充至满电的平均时间为107.1分钟,相比合资车型的162.3分钟具有明显优势。
(2)东北地区三元锂电池的前景分析
东北地区三元锂电池的前景非常广阔。在这一地区,三元锂电池的发展得到了多方面的有力支撑。东北地区在原材料供应、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三元锂电池在东北地区的发展。
首先,从原材料供应方面来看,东北地区适宜开发锂矿物原材料,具有丰富的锂矿物储量,这为三元锂电池的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其次,技术水平方面,东北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材料学和电化学等领域具有雄厚实力,能够为三元锂电池的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最后,市场需求方面,东北地区是中国汽车、机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这些产业对高性能动力电池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储能设备和新能源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性能方面,三元锂电池相比其他类型的电池在能量密度、低温性能和充电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能量密度更高,意味着在相同体积或重量下能存储更多电能,从而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低温性能更好,使得在寒冷环境下电池活性衰减较少,保证电动车在低温地区的性能表现。充电效率更高,支持更高的充电功率,从而缩短充电时间。这些优势使得三元锂电池在北方地区尤其受欢迎。
从市场趋势来看,全球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的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和环保法规的实施为三元锂电池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技术的商业化进一步提升了三元锂电池的竞争力,推动了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综上所述,东北地区三元锂电池的发展前景不仅得益于其原材料、技术及市场需求的优势,还因为其在性能上的突出表现和市场趋势的积极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三元锂电池有望在东北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
《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提升公共充换电服务保障能力。鼓励充电运营企业逐步提高快充桩占比:推进乡镇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支持建设布局专用换电站,探索车电分离模式。探索出租、网约和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共享换电模式,优化提升共享换电服务体验。
(2)人才优势
长春市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集中,拥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30多所大专院校和包括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光学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驰名中外的100多所科研机构。同时还拥有700多所各类中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4万多人,其中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和研究人员近千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人,可谓科研装备精良,人才资源丰富,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知识密集区。
(3)区位优势
汽开区位于长春市区西南部,东起普阳街、长沈铁路。南至公主岭市范家屯镇,西到西新开河,北到景阳大路、支农路、长春西湖。管辖服务面积110平方公里。102国道、长沈铁路等对外交通线路在辖区南部穿过,绕城高速公路在辖区中部穿过。
(4)产业优势
汽开区是吉林省、长春市汽车产业的核心区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汽车产业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一汽集团总部,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一汽丰越等一汽集团的全资和控股整车制造企业坐落在区内。区内已经形成了“中、重、轿”三大系列多个车型的产品格局。开发区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础十分雄厚,区内共有汽车零部件企业300户左右,有一汽富维、杰克赛尔空调、一汽铸造、一汽锻造、一汽模具中心等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配套体系和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零部件制造企业集群。建成区及周边地区具有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一汽技术中心、中国机械工业第九设计院、吉林大学汽车学院等构成了国内汽车研发教育机构最密集地区。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交易集散地、东北地区最大的汽车、二手车交易市场等构成了完善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区。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产品规模
本项目前期产能为25万套,预计投产三年后达到40万套。
1.2.2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计划占地20000平方米,建设工业厂房,安装设备后生产新能源电池包。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000万元。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72464万元,利润21739万元,投资回收期6.6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1.74%。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加速推动换电模式标准化、通用化。推进换电电池包的标准化制定,使换电电池包真正能够在不同车企、不同换电站、不同用户之间互通互换。
1.5 合作方式
独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技术、设计、建设以及运营
1.7 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东风大街7766号
2.2 概况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汽开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承担加快长春国际汽车城建设、建设长春西部新城区和承接一汽剥离社会职能3项任务。汽开区行政管辖面积110平方公里,管辖4个街道办事处。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25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9万。全区各类企业3160余户。建区以来,先后被授予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是东北首家启动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开发区。2012年11月还通过了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0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评审,取得了由中国方圆认证集团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3联系方式:
2.3.1 项目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张开迪
联系电话:+86-18514336893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联 系 人:张俊杰
联系电话:+86-15704317930
传 真:+86-431-82700590
电子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