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长春市 > 招商项目
长春市新一代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项目致力于为中国一汽等整车制造商研发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优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旨在推动国产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智能汽车的中国眼

1.1.2 市场前景

1)车规级激光雷达市场现状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激光雷达作为核心感知元件,在汽车行业的需求持续攀升。全球范围内,众多企业正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开发和生产适用于汽车的激光雷达系统。这些系统不仅要满足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严苛要求,还需适应各种极端天气和复杂路况。技术上,固态激光雷达因其结构简洁、体积小巧、成本较低等优势,逐渐受到行业的青睐。尽管如此,固态技术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仍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尽管成本较高,但传统机械式激光雷达凭借其技术的成熟和性能的稳定性,依然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激光雷达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车规级雷达技术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作用愈发显著。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演进,车规级雷达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从最初的防撞预警系统,逐步扩展到自适应巡航控制、盲点监测、泊车辅助以及行人检测等多个领域。这些雷达系统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为驾驶员提供精确的行驶信息,显著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目前,车规级雷达主要分为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两大类。毫米波雷达因其成本相对较低、技术成熟度高,被广泛应用于中高端车型中。而激光雷达虽然成本较高,但其分辨率和探测精度更高,主要应用于高级自动驾驶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规级雷达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强,成本也在逐渐降低,这使得它们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全球首款车规级量产雷达是 lbeo  Valeo 合作研发生产的 SCALA,于 2017 年搭载在量产车型奥迪 A8 上。2022 年,蔚来 ET7、理想 L9、阿维塔 11、智己 L7、小鹏 G9、极狐 α-SHI 等多款新车型的上市,标志着激光雷达正式进入量产元年。新车型普遍预装 L4 级自动驾驶硬件,从选装到标配,引发了硬件竞赛。激光雷达作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方案的核心传感器,正迎来量产的爆发期。预计未来五年内,国内乘用车每辆车将配备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的市场渗透率将超过50%,总体成本将控制在 3000 元人民币以内。考虑到全国每年2000 万辆乘用车产量,到 2028 年底,激光雷达市场容量将近 300 亿。全球激光雷达市场也将在 2026 年达到约 130 亿美元。

展望未来,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车联网的发展,车规级雷达的应用将更加多样化。它们不仅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环境感知能力,还能与其他车辆及基础设施进行通信,实现车辆间的协同和智能交通管理。这将为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2)车规级激光雷达市场需求预测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核心感知组件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其市场需求正显著上升。据行业分析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内,全球车规级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从数十亿美元激增至数百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步伐加快,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在传统汽车中的广泛采用。

众多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巨头正积极投资于激光雷达的研发与生产,以期在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激光雷达技术的突破,例如固态激光雷达的开发,有效促进了成本降低和性能提升,从而拓宽了激光雷达的应用领域。同时,随着相关法规的完善和技术标准的建立,激光雷达在汽车安全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尽管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但竞争也日趋激烈。新兴的初创企业和老牌传感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推动了产品创新和价格下降。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不仅需要持续在技术上创新,还需在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和市场策略上做出明智的选择。未来,那些能够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和易于集成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公司,将更有可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国内已有36家车企确认将采用激光雷达技术,预计未来将有106款激光雷达车型陆续上市,占全球激光雷达车型的90%。在下游主机厂激光雷达车型的批量规划推动下,2023年激光雷达企业的出货量大幅增长,其中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图达通位列前三强,2023年出货量分别为25.6万台、21.1万台、超过15万台,华为预计也有约7万台的出货量,此外还有探维科技、览沃科技等企业。

预计中国车规级激光雷达市场在2024-2030年期间将经历爆发式增长,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3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以及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应用中的需求增加。

1.1.3技术分析

激光雷达系统精密且复杂,精细的光机设计和收发对准、微弱信号的灵敏探测和快速响应是实现探测目标的前提。车规级激光雷达对安全性、可靠性、使用寿命、尺寸规格、可量产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激光雷达厂商的竞争将更加围绕技术迭代、提升性能、降低成本与配套汽车能力展开,生产性能符合车规且进行量产降本是激光雷达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该方案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工作,提出到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三步走”目标,为激光雷达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该指南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标准体系,促进了激光雷达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采取“揭榜挂帅”机制,解决光电领域急需的重大技术需求。集聚优质创新资源,组织实施核心光电子器件和高端芯片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攻克半导体激光雷达、面发射激光器、忆阻器等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实施一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升一批优势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引领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实施吉林省企业R&D投入引导计划,对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按其研发费用投入增量及存量,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补助支持。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对新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通过现有专项资金额度给予支持。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净月高新区享受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吸引投资和促进企业发展‌。‌

(2)产业优势

吉林省在光学和光电技术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和优势‌。例如,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项目“4米量级高精度碳化硅(SiC)非球面反射镜集成制造系统”已经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光学系统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春理工大学的空间光电技术团队也研制成功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实现了“地面动中通”“航空飞中通”和“双动态”激光通信,这是世界首次实现“一对多”同时激光通信。

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吉林省在激光雷达项目上的产业优势,不仅在技术上领先,还在市场和应用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3)区位优势

长春市的交通网络发达‌,拥有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长春是哈大铁路、京哈铁路、吉珲铁路等多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也是京哈高速公路、哈大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的起点或途经地。此外,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拥有国内外近百条航线。净月高新区地处长春市东南部,交通便利,便于物流和人员流动,有利于吸引企业和人才。

(4)人才优势

长春市是国内著名的高智力密集区,国内知名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光机学院等十几所重点学府都坐落在长春市。更拥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国家、省(部)属科研机构以及设计院、计算测试中心和国家设在长春市的多个重点开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长春市人力资源充足、拥有价格优势,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高级管理人员和技工人员。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预计2028年,实现年产百万套能力。

1、自主国产化芯片的研制

(1)SPAD感光芯片,完成国产化生产,达到车载激光雷达应用要求。持续提高产能,扩大应用场景。

(2)算力芯片用于激光雷达点云计算,在不断完善点云计算方法的同时,逐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2、基于自主国产化芯片激光雷达产品的开发与制造

开发和制造应用于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的车载激光雷达产品,助力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推动激光雷达应用的普及。完成设计,生产和制造一体化。

3、完善和优化算法,实现激光雷达硬件+算法的系统销售

开发激光雷达点云算法,扩大激光雷达应用领域。实现边缘计算和优化。

4、基础环境建设

(1)研发中心建设,构建核心技术的工程化研发基础环境建设;

(2)中试中心建设,产品中试和小批量制造的基础环境建设;

(3)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具备规模化制造能力。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3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0800万元,利润3300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5%。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维护社会稳定‌:项目的建设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发展,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车规级激光雷达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经济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

通过核心技术成果产业化落地,加速构建激光雷达产业生态,有力支撑一汽 红旗高端品牌智能化升级,产品先期供应一汽红旗高端产品,同时推向比亚迪汽 车和东风汽车等车企的主力车型,后期面向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推广,并探索无人 飞机等多业态领域应用场景,助力净月区“低空经济”发展战略。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福祉大路1572号

2.2单位概况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净月高新区)位于长春市东南部,成立于1995年8月,原名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2006年3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更名为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2011年初,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转型更名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区下辖3个整建制镇和7个街道办事处(玉潭、新立城、新湖3个镇和净月、永兴、彩织、博硕、德正、德容、福祉7个街道),区域面积478.7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加17万人),其中大学学历占比49.59%,居全市首位。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6.26亿元,增长6.7%;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1.7亿元,增长14.4%;规上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41.4亿元,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3亿元,增长17.7%;房地产销售面积128.02万平方米,增长5.5%;限上社零额75.54亿元,增长33.5%;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4.1亿元,增长11%;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4.6亿元,增长7.4%,上述指标增速在四大开发区排名第一。净月高新区先后获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广告创意示范园区、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称号”,是长春市“六城联动”战略部署中“文化创意城”建设的核心区。

2.3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张帆

电    话:+86-431-80767926

电子邮箱:657554662@qq.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联 系 人:张俊杰

联系电话:+86-15704317930

传    真:+86-431-82700590

电子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