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项目位于长春市九台区饮马河一河两岸区域,是集巴西的桑巴舞表演、非洲风情歌舞演艺、天竺风情印度歌舞表演、俄罗斯大马戏表演、朝鲜族歌舞表演、飞跃金砖五国球幕电影、柳条边千古情实景演出等多国风情为一体的,融合多个国家特色表演形式的综合性文化旅游目的地。将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这将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集聚乡村人气,提升区域活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
1.1.2 市场前景
(1)旅游演艺市场现状分析
观察整体演出市场,呈现出上升和扩展的趋势,其中文旅融合成为核心要素。演出市场正在加速复苏,并持续打破传统界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的总体经济规模达到739.94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29%,创下历史新高;全国演出票房收入达到502.32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151%;观众人数达到1.7亿人次,较2019年增长了83%。
具有文化内涵和旅游属性的演出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2023年,以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为主的演出场次占比达到42.4%,观演活动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融合了文化底蕴的旅游演艺持续保持高热度,演出场次占比接近20%。
从旅游演艺市场的角度来看,高附加值和强融合性的特点推动了旅游演艺不断呈现出新的业态和场景,有效地促进了消费的增长。
2023年,全国旅游演艺场次达到15.07万场,较2019年增长了73%;票房收入达到166.36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125%;观众人数达到8055.13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了54%。融合了文化、科技、灯光等元素的旅游演艺项目成为景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有效提升了区域的客流量。
从旅游演艺的平均消费来看,随着供给的加速,单场次的观众人数有所下降,但平均消费价格却有所上升,高质量的旅游演艺更受市场的青睐。2023年,平均消费价格为206.5元,较2019年增加了46.25%;单场次的观众人数为535人,较2019年下降了10.71%。供给市场中不同规模、频率、内容的多样化演艺的增加是单场次观众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热门旅游演艺在假日期间单日场次呈现饱和状态,出现了加场的情况。数据显示,旅游演艺场次较2019年增长了72.61%。
从旅游消费的发展趋势来看,首先是文旅融合的属性进一步加强,门票经济向场景经济转变和升级,IP孵化、二次消费的提升成为重点;其次是散客占比的提升,OTA和自媒体平台的渗透率提升、交通改善等因素使得自由行、自驾游、定制游等散客出行特征越来越明显,旅游演艺将更多地面向散客群体;第三是科技感、体验感等观演需求的加强,自2023年以来,00后出游人次占比持续提升,达到16%,90后占比为24%,旅游消费主力年轻化的特征进一步凸显。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更加个性化,注重情感价值,沉浸式、感兴趣的旅游演艺更受他们的喜爱。
(2)旅游演艺市场前景分析
近年来旅游演艺异军突起,已成为带动旅游业和演出市场共同发展的不容忽视的文化产业类型。2023年为国内旅游复苏之年,旅游演艺实现报复性增长,仅上半年票房收入达70.55亿元。其中,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4.24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278.76%;演出票房收入315.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3.74%。在此背景下,旅游演艺市场的占比逐步攀升,今年以来,演唱会、音乐节热度不断升高,新业态、新空间演出明显增多,演出市场表现活跃,为消费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标志着旅游演艺进入全新4.0时代。
作为旅游领域的重要业态,旅游演艺从“政治接待”性演出和主题公园中的点缀性演出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重要支柱,旅游演艺是多产业、多力量、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过去几年,以室内剧场为主要旅游演艺形式正在改变。从中国最早的“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掀起了国内旅游演艺1.0时代“你演我看”热潮。紧接着旅游演艺开启了舞台效果震撼、艺术形式新奇的沉浸式剧场演出2.0时代“场景中看”。打破舞台空间,使“剧场演出”与“实景演出”破壁融合,标志着旅游演艺来到了3.0时代“实景中看”。而今天的场景穿越、专属情境、沉浸式、观众与演员互动、行进式演艺体验向IP化、平台化发展,全新4.0时代——“边走边看”已经开启。
在今年国家评选的40个旅游演艺精品目录中,行进式演艺占近一半的比例。随着《今夕共西溪》的成功,全国各地各种行进式演艺+夜游模式正成为一种燎原之势。力方集团近两年新推出的楚雄《梦回太阳历》《夜游卧龙岗》《只有香如故》《大爱屏山》《禹羌传奇》《八公山奇幻森林》等十多场行进式夜游+实景演艺等也正是应运了这一市场需求。形成了一部部有质感的4.0时代作品,有科技创新、文化输出,IP护航,运营出圈。它一定能满足游客对文化审美、视觉震撼、场景艺术的追求,感受其承载的精神内涵,体会到创作者蕴含其中的人生思考。
未来,城市在开发文化演艺这类“旅游新资源”的同时,需要做好配套基础设施保障,如安保、秩序管控等。通过全面整合空间资源,构建区域联动、各具特色的文旅精品,为游客带来在地化体验。将文化演艺对文旅消费的带动效应发挥至最大,使之成为城市的重要文化标识和文旅消费体验点。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2024年6月24日,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深化旅游业态融合创新,推广“音乐+旅游”“演出+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主题旅游精品线路。
2024年5月6日文旅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培育丰富智慧旅游产品。鼓励和支持文博场馆、考古遗址公园、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主题公园、演艺场所、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运用虚拟实境(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元宇宙、裸眼3D、全息投影、数字光影、智能感知等技术和设备建设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
(2)资源优势
九台地表构造为“三山一水六分田”,域内有松花江、饮马河、卡伦湖等“一江三河八湖”,大黑山脉、庙香山、八台岭等“一脉五峰十景”,全域森林覆盖率17%。九台是清代柳条边上的百年古镇,是关东文化的代表性区域,被誉为“中国萨满文化之乡”“中国满族剪纸艺术之乡”和“中国鹰猎文化之乡”。牛连和水墨画、关云德满族剪纸、王挺起民俗剪纸享誉海内外。编制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谋划116个重点项目。
(3)区位优势
九台区地处吉林省中部,背倚长白山脉、瞭望松辽平原,是长春东部新城区,辖区面积3371.52平方公里。九台是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核心区域,是长吉一体化的重要节点。紧邻长春新区、长春经济开发区和中韩合作示范区,依托饮马河“一河两岸”等重大项目,深度参与都市圈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九台西部区域“集中+组团”式发展,形成“北联、东跃、南接、西进、中兴”的空间布局。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50公顷。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柳条边历史博物馆。展示边台文化,旨在传承和弘扬九台的文化,重现历史遗迹,让游人更直观的切身感受柳条边文化。
(2)商业步行街。建设有品牌特色的建筑、网红景点、特色小吃、非遗文创产品等,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商业步行街。
(3)观光塔高空旋转餐厅。品美食赏美景,感受云上盛宴。360度全视角景观的高空旋转餐厅,餐厅每30分钟旋转环游一圈,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体验观光美景。
(4)国际风情街。建有音乐喷泉广场,加上不同风格的特色建筑,生动而不规则的铺地,再以石块和乔木点缀,加上展示演艺、文化、吸引人气的室外餐饮区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000万元。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0606万元,利润18182万元,投资回收期8.5年(税后,含建设期3年),投资利润率18.18%。
表2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该园区作为集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以国际风情为主题,融合了精致的园林设计,吸引了众多市民及外地游客。园区内不仅复原了众多国际风情的建筑风格,还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表演和特色餐饮,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此外,园区定期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因此项目在提升地区文化生活品质和增强地区国际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正面评价。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选址
长春市九台区饮马河一河两岸区域。
1.8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招商中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长春市商务局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西安大路1788号
2.2单位概况
九台,1932年设治建县,1988年撤县设市,2014年撤市设区。全区共有18个镇(乡)街,其中14个街道、2个建制镇、2个民族乡、283个行政村,总人口569976人,辖区面积3371.52平方公里。
九台区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国家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省内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第二轮国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全省粮食生产十强县、第一批省级“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等。
近年来,在县域经济考核中,九台跻身全省第一方阵、长春地区始终名列前茅。2023年GDP完成252.6亿元,位列长春外县市区首位。
人才辈出。近代有被誉为“吉林三杰”的成多禄、徐鼒林,当代有藏学家王沂暖、书法家郝幼权、画家袁伟民等文化名人,还有军工专家于本水、雷达专家贲德、石墨烯专家刘忠范等院士专家。
产业兴旺。协议落户企业646户,拥有朱老六、瑞克汉斯、中宝新材等5家上市公司,持续做大做强“一区六园”产业平台。形成以天朗现代农机智能装备为代表的十大产业,“九台贡米”品牌纳入国家申报评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环境优化。九台区始终秉持“亲商、安商、富商”理念,坚持“支持不违法、服务讲灵活”原则,奋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健康诚信的营商环境。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王琪
联系电话:+86-431-82338212
电子邮箱:jtqzsfwzx163.com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联 系 人:张俊杰
联系电话:+86-15704317930
传 真:+86-431-82700590
电子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