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长春市 > 招商项目
长春市基于疾病机理和靶点MOA的 创新双/多抗药物研发生产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项目选址长春新区专注于开发国际上首次出现的双抗药物,以及推动其研发和商业化进程。主要集中在肿瘤治疗领域,专注于双功能分子和双抗药物的创新。项目发起人曾荣获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部和北京市等颁发的多项领军人才奖项,回国十年间共申请了15项国内外专利,并成功主持了9个创新药物的IND申报工作。团队在项目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并得到院士级顾问的指导。研究项目“基于靶点MOA的CADD抗体药物设计”依托于独特的抗原-抗体空间建模和分子对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以及创新的双特异抗体平台,技术基础坚实可靠。通过运用先进的CADD和In silico进化技术平台,从疾病机理出发,规划了Me First产品管线的双抗药物。这些基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靶点MOA设计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均为国内外首创。目前,该项目已成功申请2项专利,并确定了3个候选分子。

1.1.2 市场前景

1)肿瘤病治疗药物市场现状

癌症,也被称作恶性肿瘤或赘生物,是一系列能够影响身体任何部位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类型的肿瘤,它们在医学上被统称为癌症。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免疫学的原理和方法,旨在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来对抗肿瘤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手段涉及将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输注到宿主体内,以协同机体的免疫系统共同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并打破肿瘤细胞所引起的免疫耐受。由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且治疗效果显著,它正逐渐成为未来肿瘤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被广泛认为是继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特别在血液瘤领域,包括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内的T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已经显示出非常显著的效果。

肿瘤治疗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上游部分主要涉及原料供应和制药设备等相关行业。在这一环节中,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是抗肿瘤药物生产的基础原料,它们包括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原料药等多种类型。制药装备行业则为抗肿瘤药物的生产提供了关键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中游部分则是指抗肿瘤药物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负责将上游提供的原料和设备转化为实际的药物产品。而产业链的下游部分主要包括医药流通和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环节,这些环节直接关系到药物最终到达患者手中,发挥其治疗作用。

与全球医药市场的格局相比,中国肿瘤药物市场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方面的起步相对较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肿瘤药物市场的发展速度。随着我国癌症新发病人数的持续增长,对抗肿瘤药物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2023年中国的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3260亿元人民币。随着癌症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在近几年内一直保持着上升的态势,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展望未来,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预计这一领域将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选择。特别是在个体化医疗和精准医疗的推动下,肿瘤免疫治疗有望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治疗效果。此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肿瘤治疗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将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2)肿瘤治疗药物的前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逐步超过抗感染类药物成为第一大用药类别,随着我国癌症发病率的提升和癌症患者群体的快速增长,抗肿瘤药整体维持稳定较快增长,20172019年,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奥希替尼,安罗替尼等数个重磅肿瘤免疫药物和靶向小分子药进入医保后快速放量,抗肿瘤药物销售额增速加快,2020-2022年增速下滑明显,2022年样本医院销售额为357.8亿元,同比下降10.0%达到低谷。从2023年抗肿瘤药销售额前十来看,贝伐珠,曲妥珠等肿瘤免疫药物和奥希替尼等小分子靶向药销售额排名大幅提升。

近年来全球新型抗肿瘤药物种类日益增多且上市速度加快,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需持续关注。受肿瘤疾病谱及相关政策等因素影响,我国进口新型抗肿瘤药物数量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但基本可满足临床治疗需求。2015年以来,我国在加速审批、提高药物可及性方面改进效果显著,保障了临床用药需求。虽然国内自主研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种类相对较少,适应证范围小,但基本覆盖了多数高发病率瘤种。未来需加强关注我国进口和自主研发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数量及适应证,从安全、疗效、经济、临床必要性等多角度考量,为药品遴选提供依据,以保障我国肿瘤患者的用药安全和需求。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除了关注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还应重视药物经济学评价。随着医疗成本的不断上升,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因此,未来在抗肿瘤药物的选用上,应综合考虑药物的成本效益比,推动性价比高的药物进入医保目录,以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此外,随着精准医疗的兴起,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要求医生在选择抗肿瘤药物时,不仅要考虑药物的普遍疗效,还要结合患者的基因特征、肿瘤类型和病程阶段,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跨学科合作也是推动抗肿瘤药物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医学、药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紧密合作,可以加速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进程,提高药物的临床转化效率。此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些技术分析临床试验数据,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药物疗效,优化药物设计,从而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成功率。

在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实践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应涵盖药物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疗效评估,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同时,政策制定者应考虑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制药企业研发更多创新药物,同时对那些具有显著成本效益的药物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推广。

在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推广中,建立完善的患者数据管理系统是基础。这不仅包括患者的基因信息、病史记录,还应包括治疗过程中的实时反馈和长期随访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医生可以更精准地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医疗环境的挑战,须从多方面着手,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以及个性化需求,推动抗肿瘤药物的科学发展。通过跨学科合作、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有望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共同迎接医疗行业的美好未来。

1.1.3 技术分析

该项目技术特点包括其创新的双抗药物研发,特别是在肿瘤治疗领域,开发的双功能分子和双抗药物旨在满足临床上尚未解决的需求,同时药效优于ImmuntyBio N-803,成药性有保障,单独使用及联合用药的适应症广,是具有市场意义的自主创新药。此外,还涉及白介素-2突变体的研究和应用,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建模和分子对接,以改变白介素-2与其受体的结合特性,从而增强其抗肿瘤效果。

通过结构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分子对接等方法,能够设计和优化生物药物,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效率和效果。通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直接进化平台技术,在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免疫微环境及免疫调节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这些技术使得该项目在药物设计上具有更深的理解和丰富的资源,加速新药的开发过程。通过此种技术得到的基于靶点MOA和蛋白药物工艺深刻理解的创新产品,药物的CMC工艺简便,稳定性好且可以提高免疫检查点药物的疗效,在动物学实验结果中药效优于N-803。创始人和研发团队在生物药物开发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团队成员之间配合默契,已完成多个项目的IND申报,显示出该项目团队在生物药物开发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成功潜力。

1.1.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健康中国行动一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提到,提高抗肿瘤药物可及性。建立完善抗肿瘤药物临床综合评价体系。鼓励仿制临床必需的抗肿瘤药物,按程序纳入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引导企业研发、注册和生产。对于符合条件的境内外抗肿瘤药物加快注册审批,促进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畅通临床急需抗肿瘤药物临时进口渠道。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抗肿瘤药物按程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适时开展药品集中采购,保障临床用药需求,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抗肿瘤光动力治疗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提出,为鼓励抗肿瘤光动力治疗药物的临床开发及应用撰写该指导原则,用于支持抗肿瘤光动力治疗药物注册的临床试验设计。

2)人才优势

长春市是国内著名的高智力密集区,国内知名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光机学院等十几所重点学府都坐落在长春市。更拥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国家、省(部)属科研机构以及设计院、计算测试中心和国家设在长春市的多个重点开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长春市人力资源充足、拥有价格优势,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高级管理人员和技工人员。

3)区位优势

长春是全国的重要铁路枢纽城市、“一带一路”北线重要节点城市。2017年10月13日,长春国际港暨中欧班列(长春—汉堡)正式开通。长春国际港依托长春铁路综合货场建设,是东北最大的一级铁路综合物流基地。长珲城际铁路、哈大客运专线相继开通,形成长春站、长春西站两个铁路客运主站。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为民用4E级机场,是中国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东北亚航空枢纽门户、东北亚区域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我国主要建设的干线机场,龙嘉机场一期、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建成2座航站楼、1条跑道,累计运营航线150条,通航城市73个,初步形成了辐射国内、布局东北亚、连接东南亚主要国家和俄罗斯地区重点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

长深高速、珲乌高速、京哈高速、长长高速等在长春市交汇,连接外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长春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长春一小时经济圈连接长春市九台区、岔路河镇、长春市双阳区、伊通满族自治县、公主岭市、怀德镇、农安县、德惠市等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春、吉林及周边市、县企业发展和孵化的重要平台。

4产业优势

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上,公布了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提升2位,位居全国第14位,连续三年实现跃升。

长春新区是首批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的产业核心区、亚洲最大的疫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基因药物生产基地。作为吉林省、长春市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长春新区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医药健康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了23.2平方公里的长春药谷

长春药谷集聚了长春高新、金赛药业、百克生物、迪瑞医疗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汇聚了生物医药健康相关企业210户,其中规上企业26户、高新技术企业79户、专精特新企业45户,2022年规上工业产值236亿元,同比增长22.3%,占全区工业产值的30.4%,产值总量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81.6%、占全省近33.7%,位列省内各地市之首。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规模

目前,项目产品管线定位国内外市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技术平台成熟稳健,过往成功开发了16个管线产品,部分产品已进入临床II期。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共占地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研发实验室、车间、办公楼及其他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及未来新管线产品的研发与申报等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0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59524万元,利润17857万元,投资回收期4.8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35.71%。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该项目不仅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而且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医疗专家们普遍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当地乃至全国的肿瘤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先进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该项目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被认为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医疗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社区居民对项目的评价也非常正面,他们期待着这些新药物能够早日上市,为更多家庭减轻病痛和经济负担。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选址

长春新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谋划阶段。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长春新区

地址:长春市龙湖大路5799号

2.2 概况

长春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坚实、创新氛围浓厚、开放条件优越、承载能力较强。要把建设好长春新区作为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和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长春新区的职能之一是“深化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长春新区内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高教科研等产业优势明显,位于东北三省中部枢纽区域,有着很强的区位优势,加上未来新区内的政策创新支持,能够对哈长城市群、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新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融合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打造辐射哈长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吉林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人:王玉

 话:+86-431-8079812

邮政编码:130000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人:张俊杰

联系电话:+86-15704317930

 真:+86-431-82700590

电子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