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项目建设在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研发、生产、应用及产业化发展,将建立高标准、高品质的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实现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同时,项目将注重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还将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确保每台人形机器人都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1.1.2市场前景
(1)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
当今世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与机器人技术加快融合。《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仓储运输、医疗康复、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拓展。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13亿美元,2017至2022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4%。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95亿美元,服务机器人达到217亿美元,特种机器人超过1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650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已形成初具规模的行业新兴增长点。
(2)人形机器人市场分析
人形机器人是一种仿生机器人,指形状及尺寸与人体相似,能够仿人类运动、表情、互动及动作的机器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决策智能。人形机器人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来实现拟人化的功能,环境适应更通用、任务操作更多元、人机交互更亲和,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形机器人相比其他机器人,对智能感知、运动控制、智能决策、人机交互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人形机器人通常由环境感知模块、决策控制模块、运动控制模块、机械本体模块等多个模块组成,各模块间协同工作,以实现人形机器人的智能运作。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主要由上游零部件、中游人形机器人本体及下游终端应用等环节组成。目前,由于人形机器人尚未在下游终端应用领域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且部分核心零部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因此,我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仍处于持续构建中,随着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的逐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的持续突破,我国将有望逐步形成高效可靠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3)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预测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和生产国的位置。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金属制品、食品加工等众多领域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大幅度增加。同时,中国政府对于机器人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政策扶持,这促进了国内机器人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包括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能力提升,以及整机系统的集成创新能力增强。
此外,除了工业机器人市场外,服务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涉及家庭服务、医疗康复、教育娱乐、公共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中国机器人市场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的特点,并且持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
现阶段来看,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依托于政府的战略引导和制度保障以及坚实的产业链基础、巨大的内需市场和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这都为人形机器人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不过,要达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程度,还需克服多项技术和非技术难题。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年均增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1.58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近380亿元,2024—2030年CAGR将超过61%,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0.40万台左右增长至27.12万台。
面对如此迅猛的发展趋势,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充满希望。为了实现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长远发展,需要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产业环境,并且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应注重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的进步。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带来便利和创新。
1.1.3 技术分析
(1)机械设计与制造
人形机器人的机械设计是其基础,需要实现高度仿真的外观和运动能力。这涉及复杂的机械结构、关节设计以及材料选择。制造过程中需要确保机器人部件的精度和耐用性,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2)运动控制技术
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是实现其灵活运动的关键。这包括步态规划、平衡控制、动力学建模等。通过精确的运动控制算法,机器人可以实现稳定行走、抓取物体等复杂动作。
(3)感知与识别技术
人形机器人需要具备高度灵敏的感知能力,以识别和理解周围环境。这涉及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传感器的集成和数据处理技术。通过感知技术,机器人可以实时获取环境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4)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人形机器人实现智能化决策和交互的核心。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机器人可以理解和回应人类的语言、情感和行为,实现更自然的交互体验。
(5)人机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关注于如何使人形机器人更好地与人类进行沟通和协作。这包括语音交互、手势识别、面部表情识别等方面的技术。通过优化人机交互界面和交互方式,可以提高机器人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6)安全与可靠性技术
安全和可靠性是人形机器人产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机器人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如防止机器人意外伤人、防止数据泄露等。同时,还需要提高机器人的可靠性,确保其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智能装备产业作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石产业,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提出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中国制造2025》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进数字产业化,培育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数字企业,推广大数据应用,提升数据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运用大数据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2)产业优势
净月高新区致力于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现有世界500强企业26家、省内行业领军企业35家,吉视传媒、一汽进出口总部、一汽金融总部、吉林烟草等100多家总部企业落户净月,东北亚总部基地已初具规模;东北证券、森工金融、开犁网、沃尔玛、麦德龙、喜来登、五洲国际等近300家金融服务企业、200家电子商务企业和千余家商业服务场所等。
(3)科技人才优势
净月高新区拥有最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域内汇集了15所高等院校,有在校大学生20万人,占全市的42.7%、全省的36.3%;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3家,省级、市级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46家和83家;建有孵化载体30个,其中省级以上孵化载体14个,总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超1100家,在孵企业645家,津长双创服务中心(吉浙合作创新服务中心)、上市企业加速器、净月众创大厦等载体孵化效应不断增强;建成国家级研发服务平台12个、省部级研发服务平台147个、市级以上重点科研机构9个,企业研发平台35个,一线科研人员总数近4万人,是长春市乃至吉林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实验研发、成果转化基地。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办公大楼、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实验室、试验检测中心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0000万元。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2051万元,利润9615万元,投资回收期7.2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9.23%。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首先,人形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在促进就业和创造经济价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相关产业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其次,人形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形机器人能够协助人们完成各种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在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更是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舒适体验。
此外,人形机器人产业园项目还提升了我国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也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话语权和合作机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永兴街道福祉大路1572号
2.2概况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8月,原名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区下辖3个整建制镇和7个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444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净月高新区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林水面积243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51%,形成了“三面环林水、一面接主城”的生态体系格局。净月高新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坐落有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世纪城3个5A级景区以及农博园、天怡温泉、凯撒森林温泉、慢山里研学基地4个4A级景区,有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科技馆等12座各级各类博物馆及16处文物遗址。净月高新区汇集了15所高等院校,8个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机构、12个国家科技研发平台、147个省部级研发服务平台。净月高新区城市配套区面积65平方公里,建成区50平方公里,生态大街、福祉大路、净月大街、临河街等“三纵六横”主干道路与穿城而过的三环、四环和绕城高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净月高新区先后获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广告创意示范园区、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等“国家级称号”。
项目合作公司情况:固智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总装智能化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总装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及设备产品化运作和管理,旗下产品包括轮胎装配(含备胎)、座椅装配、天窗装配、仪表板装配等,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嘉松北路6988号1幢1层108室J690,从事机器人科技、计算机科技、网络科技、新能源科技、生物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机械设备、机电设备、电子产品的销售,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除特种设备),机械设备租赁(不得从事金融租赁),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
2.3联系方式:
2.3.1 项目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郝子鹏
联系电话:+86-431-84532421
电子邮箱:245631585@qq.com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联系人:张俊杰
联系电话:+86-15704317930
传真:+86-431-82700590
电子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