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聚乳酸的热稳定性好,加工温度170~230℃,有好的抗溶剂性,可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如挤压、纺丝、双轴拉伸,注射吹塑。由聚乳酸制成的产品除能生物降解外,生物相容性、光泽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热性好。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
1.1.2 市场前景
(1)塑料污染危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升级以及快递业和外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塑料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快递包装、外卖打包盒、超市购物袋等。近年来塑料的消耗量不断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目前,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是塑料分解,例如微塑料和化学添加剂,其中许多已知有毒,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健康以及生态系统都有危害。人体在多个方面都容易受到水源塑料污染的影响,这可能导致荷尔蒙变化、发育障碍、生殖异常和癌症。塑料会通过海鲜、饮料,甚至是食盐被人们摄入;当塑料悬浮在空气中时,它们会被吸入并穿透皮肤。
塑料污染的治理主要应从源头减量、回收、替代、清理四方面入手,其中用在自然环境中可降解的塑料替代传统塑料是上述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环。目前全球各国纷纷出台政策鼓励降解塑料的使用,我国2020年也出台了新版禁塑令,支持降解塑料的推广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欧盟、北美、日本、韩国、泰国、巴基斯坦和非洲部分国家均出台了不同限制程度的禁塑令或者限塑令,部分国家的数据表明,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有所下降。全球各国加快禁塑限塑。
(2)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应用前景
从实际需求端看,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限塑、禁塑法规加持下,全球可降解塑料实际需求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在下游应用方面,聚乳酸凭借其特有的生物相容性及可生物降解性,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接触级的包装及餐具、膜袋类包装品等产品和领域。如用聚乳酸制成的农用地膜,在农作物收获后可以自行完全降解消失,既不会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和肥力,也可以免去回收地膜所需的额外劳动力和作业费用,是我国未来地膜发展的大趋势,聚乳酸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我国外卖餐饮市场规模飞速发展,2024年我国外卖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254亿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到2027年有望达到19567亿元。而外卖需要消耗大量的塑料制品包括塑料餐盒、塑料碗、塑料汤勺、塑料吸管等。加之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到了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有序禁止、限制,对替代产品进行积极推广。可以预计外卖使用的塑料制品将会逐渐替换为可降解塑料制品,从而聚乳酸需求将持续提升。
聚乳酸市场规模分析从聚乳酸的应用领域来看,包装材料是目前最大的消费领域,占总消费量的65%以上。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聚乳酸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扩大。同时,餐饮用具、纤维/无纺布、3D打印材料等应用领域也为聚乳酸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聚乳酸作为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尤其是在环保意识提升、技术改进和政策支持等因素的推动下,聚乳酸市场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1.1.3技术分析
聚乳酸生产是以乳酸为原料,传统的乳酸发酵大多用淀粉质原料,目前美、法、日等国家已开发利用农副产品为原料发酵生产乳酸,进而生产聚乳酸。聚乳酸制备可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1、直接缩聚法
缩聚法就是把乳酸单体进行直接缩合,也称一步聚合法。在脱水剂的存在下,乳酸分子中的羟基和羧基受热脱水,直接缩聚合成低聚物。加入催化剂,继续升温,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聚合成更高相对分子量的聚乳酸。
2、二步法
使乳酸生成环状二聚体丙交酯,再开环缩聚成聚乳酸。这一技术较为成熟,主要过程是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乳酸后,再经过精制、脱水低聚、高温裂解,最后聚合成聚乳酸。
3、反应挤出制备高分子量聚乳酸
用间歇式搅拌反应器和双螺杆挤出机组合,进行连续的熔融聚合实验,可获得由乳酸通过连续熔融缩聚制得的分子量达150000的聚乳酸。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低摩尔质量的乳酸预聚物在挤出机上进一步缩聚,制备出较高摩尔质量的聚乳酸。在反应温度为150℃、催化剂用量为0.5%、螺杆转速为75 r/min时可通过双螺杆反应挤出缩聚法快速有效地提高聚乳酸的摩尔质量,而且反应挤出产物分散系数减小,均匀性变好。通过DSC曲线的比较发现,通过反应挤出缩聚法制得的聚乳酸的结晶度有所降低,这对改善聚乳酸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脆性是有益的。
项目合作公司东华天业(所属东华科技控股)正在大力拓展可降解材料产业链,正在开发聚乳酸(PLA)生产工艺,并已攻克PLA丙交酯品丙交酯的生产技术。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提出: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及快递塑料包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有序禁止、限制,对替代产品进行积极推广。此项规定的出台,明确了“限塑禁塑”的具体时间表,对聚乳酸制品在国内的应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农用薄膜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等政策的出台,也给聚乳酸带来市场需求。这主要是由于上述政策对农用地膜生产流通行为和规模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对传统不可降解农膜的回收利用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推广生物降解农膜等绿色制品。
(2)人才优势
长春是一座坐落在大学里的城市,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5个,中科院光机物理所、中科院应化所、中科院地理所等83家在长独立科研机构,吉林大学、东北师大等49所高等院校,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3)区位优势
长春新区精细化工产业园区位于长春新区内,整体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理中心和长吉图先导区核心腹地,是哈大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园区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航空、铁路、高速和轻轨等多种交通方式。特别是龙嘉国际机场,被誉为“东北亚航空交通枢纽”,1.5小时可到达全国2/3城市,5小时可飞抵全球各大城市。
(4)园区优势
长春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依托国科创新、中科院应化所、吉林大学及国内化工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高性能发光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纤维及其增强的复合材料、化学专用助剂、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制剂等,全力打造立足吉林、辐射东北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
(5)产业优势
现有新能源新材料企业104户,其中规上企业20户,产品包括生物质材料、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医药中间体等领域,产值近50亿元。总投资175亿元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启动建设,是长春市唯一通过新建认定的化工园区,也是吉林省“十四五”推动石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打造高品质的“化学药品原料药与制剂”,和“应用型新材料”的标准化厂区。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设原料处理区、储存区、产品加工区、包装区,配备发酵罐、聚合反应器、熔融设备、挤出机和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和固废处理系统。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5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7600万元,利润9095万元,投资回收期7.5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8.2%。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本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提高聚乳酸材料制品产能,并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区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等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新区精细化工产业园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长春新区管委会
地址:长春市北湖科技开发区龙湖大路5799号
2.2单位概况
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于2021年4月30日获得了吉林省政府批复认定,是长春市唯一通过新建认定的化工园区,也是吉林省“十四五”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对于促进省市和长春新区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园区总投资约110亿元,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698平方公里;二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5.3平方公里,作为未来化工园发展的拓展区,同步实施了总体规划。
按照“科学规划、产业集聚、空间布局优化、可持续发展”原则,园区将重点发展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化学药品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等四大功能性产业园区。其中,合成材料制造园区主要发展高性能发光材料、高性能复合纤维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医用高值耗材、高性能吸附材料等;专用化学品制造园区主要发展高性能环保催化剂、功能型复合助剂、车用环保胶粘剂、电子胶粘剂、功能型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多功能水处理剂、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等;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园区主要发展生物试剂原料、特色原料药、专利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组织工程材料等;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园区主要发展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体外诊断试剂、抗体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纳米制剂、微球制剂、缓释缓控药物等。
精细化工新材料是新能源、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航海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性材料,是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具有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可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等特点。世界制造业强国都把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作为传统化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点发展战略。国家多项战略规划都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提升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的支撑能力,推动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与汽车、高铁、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协同发展。
企业概况:隶属于中国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东华科技源于1963年成立的原中国化学工业部第三设计院,2001年实施股份制改造,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较早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上市的现代科技型企业。作为中国勘察设计百强企业,公司连年获评“AAA级信用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早在2005年就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2.3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祁山
电 话:+86-13504315193
电子邮箱:80434980@qq.com
邮政编码:138000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联 系 人:张俊杰
联系电话:+86-15704317930
传 真:+86-431-82700590
电子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