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数字双创产业园是推动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致力于通过集聚高端产业资源要素、构建产学研用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以及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从而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与传统园区相比,数字双创产业园具有以下显著差异:它更加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利用这些技术实现企业间的高效沟通协作和智能化的生产管理,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它更加注重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积极引入各类创新资源,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营造出积极的创新创业氛围。它更加重视产学研用的结合,积极促进园区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它更加注重开放合作,积极促进园区与外部的合作交流,引入外部的创新资源和企业,助力园区的发展壮大。
这些差异点使得数字双创产业园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
1.1.2 市场前景
(1)数字双创产业园区市场现状
近年来,数字双创产业园区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各地政府积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将建设数字园区作为关键战略。数字园区的产业结构日益成熟,覆盖了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创新创业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数字园区配备了高速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先进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了卓越的信息技术支持。此外,数字园区还专注于培养新兴产业,例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以推动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字园区致力于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面的支持。数字园区提供场地、资金、人才等资源支持,助力创业者降低创业风险。同时,数字园区还定期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如创业大赛、技术沙龙等,以促进交流与合作,激发创新创业的激情。
我国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已超过55万亿元,增长速度约为9.6%,呈现出“量质双升”的发展趋势。数字产业化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为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
数字产业化涉及利用数字技术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软件服务业、互联网业等,这些产业都是数字技术出现后的产物。近年来,我国对数字化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相关投入支出持续快速增长。先进的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在推进治理现代化与保障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也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数字双创产业园区市场前景
根据《数字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10.09万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18.7%;中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43.84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达到81.3%,占GDP比重为34.77%。
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推动下,数字产业化领域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信息技术的服务能力,也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信息技术正在向传统产业渗透和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数字双创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社会整体的创新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园区内企业通过共享资源、信息和知识,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加速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进程。
此外,数字双创产业园还特别强调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园区为人才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平台,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种人才战略不仅提升了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也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政策支持方面,数字双创产业园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资金扶持、创业指导等,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推动了园区内企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数字双创产业园将继续拥抱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融合趋势,推进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多元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能够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简化日常运营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数字双创产业园以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和战略定位,正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优化,数字双创产业园有望成为全球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文件均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等产业。这些政策为数字创意行业的投资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此外,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吉林省出台了《加快推进吉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数字政府为先导,以数字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方案提出提升数字产业化水平、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加强基础支撑能力等目标,旨在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长春市成立数字长春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数字长春“十四五”规划》《长春市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长春数字经济发展攻坚突破行动计划》《长春市支持数字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把发展数字经济摆在突出位置,纳入“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突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全力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
(2)产业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吉林省拥有雄厚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包括光电信息产业、大数据产业等。通过推动光电元器件、高端芯片、先进工艺和生产装备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光电信息产业的竞争力。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吉林省聚焦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智能化工厂、数字化智能生产车间等项目建设。通过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设立子公司,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专精特新”人工智能企业。
这些产业优势为吉林省建设数字双创产业园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3)区位优势
二道区位于长春市的东部,是长春市东部的重要增长极。它地处东北亚区域几何中心,是长春市东部的重要城区,二道区被规划列入“一带一路”、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是长吉图战略的重要起步区、引领区,也是长吉一体化的桥头堡、先行区。二道区的交通网络发达。区域内形成了“四纵四横”的城区交通格局,包括临河街、东部快速路、东环城路、洋浦大街等主要道路,连接南北;自由大路、吉林大路、机场快速路和东荣大路横贯东西。此外,二道区距长春火车站4公里,距市中心5公里,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15公里,周边5公里范围内有多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便利。长春市二道区的区位优势不仅体现在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上,还体现在其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政策红利上,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二道区在长春市乃至东北亚区域的重要地位。
(4)人才优势
长春市是国内著名的高智力密集区,国内知名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光机学院等十几所重点学府都坐落在长春市。更拥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国家、省(部)属科研机构以及设计院、计算测试中心和国家设在长春市的多个重点开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长春市人力资源充足、拥有价格优势,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高级管理人员和技工人员。
二道区通过实施“东城梧桐”百名博士三年引才行动计划,成功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该计划自2023年实施以来,已引进高水平专业博士人才27名,涵盖了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知名院校的毕业生。可为项目提供人才支撑。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用地性质:B1、B2(商业商务用地)
本地块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1.3600公顷。
本地块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28523.62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6802.22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721.40平方米)。
主要用于建设数字经济孵化中心、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地下停车场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2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7000万元,利润5000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6.67%。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创新能力提升:数字双创产业园通过提供创新资源和平台,能够激发和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种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现代化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就业机会创造:数字双创产业园通过推动新产品的开发和创业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人才的需求,包括经营管理人才、研发技能人才、市场推广人才等。这些需求不仅来源于企业本身,还涉及协同配套产业的发展,从而扩大就业机会。
产业结构优化:数字双创产业园通过加强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随着新产业的推出,经济结构逐步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区域竞争力提升:成功的数字双创产业园能够吸引优质企业和人才,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所在地区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社会效益显著:数字双创产业园通过创业孵化载体吸纳大量就业人口,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和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对社会就业有显著贡献。此外,产业园内的创新创业活动还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1.5合作方式
寻求国内外数字经济领域优秀企业入驻园区,并招引相关领域头部企业。合作方式可包括技术合作、联合研发、产品代理等多种形式。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市二道区自由大路以北、和顺三条以东。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长春市瑞通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长春市二道区惠工路、远达大街交汇处蓝色港湾二期G区第24幢101号房308室
2.2单位概况
企业概况:
长春市瑞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7月03日,注册地位于长春市二道区惠工路、远达大街交汇处蓝色港湾二期G区第24幢101号房308室,法定代表人为郑伟。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受政府委托从事土地收储、开发整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开发、建设施工及其管理;房地产开发;房屋租赁;物业服务;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及施工。
二道区概况:
东北亚区域几何中心长春市东部,伫立着一座富有底蕴而又活力四射的城区——二道区。区域面积92.56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下辖8街、1镇,54个城市社区、8个农村社区和1个省级开发区。
东与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接壤,西至伊通河,南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长春净月国家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接壤,北与宽城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区、九台区东湖镇接壤。
二道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城市更新、精细管理、民生改善为重点,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以务实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加快推动三道城中村改造,持续改善民生、释放开发活力。有序开展旧城改造提升工程,综合改造老旧小区46个,居民楼285栋,惠及居民2.3万余户。不断提升住宅品质,绿城·桂语听澜、万锦·都荟荣光等一批现代宜居小区拔地而起,引领长春东城新形象。
基础设施大幅提升。东新路东段正式实现全线双向贯通,有力推动东部城区三环、四环交通互联。地铁二号线、惠工路机场大道、东河东路建成通车,轻轨四号线、东部快速路贯穿南北,“五横四纵”立体化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全区大规模国土绿化指标,因地制宜新建、改造提升微公园、微绿地6个,高标准推进全区街路及弃管小区的日常绿化养护工作。锦八里·广德烤街及和顺里、劳动公园两大特色街区被长春市评为“长春市文化旅游特色消费示范街区”,劳动公园荣获长春市首批“文明公园(景区)”称号。
二道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创新实施“强服务、强惠企、强保障、强培育、强招引”的“五强工作法”,持续深化助企服务,高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助力企业加快发展。
专班推进强服务。建立全区服务业战线“万人驻(助)万企”行动“1+1+9+N”四级联合服务工作体系,即1个区服务业发展工作专班+1名包保区级领导+9个属地街镇+N个服务部门和“一对一”包保服务专员。高位统筹,职责明晰,联合服务,全面提升对指标目标、重点企业、行业结构优化的组织调度和分析研判,为促进服务业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3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联系人:赵部长
联系电话:+86-18943696566
二道区项目联系人:车大伟
联系电话:+86-431-84612345
邮箱:edswjzsk@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联 系 人:张俊杰
联系电话:+86-15704317930
传 真:+86-431-82700590
电子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