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长春市 > 招商项目
长春数字产业创新基地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时间:2025-03-20 19:38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打印
| 字号:
|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各行业对数字技术的需求不断攀升。本项目的产品和服务预计将在政务、教育、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展现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有望在长春及周边地区构建起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区域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

项目将整合腾讯在数字内容、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资源,致力于打造一个综合性的数字产业创新平台。该平台将涵盖数字内容创作中心、云服务基地、智能应用研发中心等多个核心组成部分。

1.1.2 市场前景

1)数字产业创新基地现状

我国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规模超55万亿元,增速约9.6%,呈现出量质双升的发展态势。数字产业化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

数字产业化涉及利用数字技术创造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软件服务业、互联网业等。这些产业是在数字技术出现后才兴起的。近年来,我国对数字化发展给予高度重视,相关投入支出持续快速增长。先进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在推进治理现代化与保障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展现出更加明显的多元化和专业化。一方面,数字技术正逐步渗透至传统行业,推动其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另一方面,新兴的数字产业如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产业等也在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产业创新基地作为推动数字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关键平台,其作用日益显著。创新基地不仅为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优良环境,还为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搭建了桥梁。通过集聚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创新基地能够有效促进数字产业的集群效应,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此外,数字产业创新基地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吸引和培育数字产业相关企业,创新基地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创新基地还能够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数字产业创新基地发展前景

我国在数字产业化领域已孕育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数字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例如智能制造、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数字产业创新基地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以确保数字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此外,数字鸿沟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促进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数字差距。

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4)》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4》,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在2023年达到53.9万亿元,占GDP比重为42.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45%。预计到202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60万亿元,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10%以上。

数字产业基地的市场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化转型需求: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各行各业对数字产业化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企业纷纷加大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希望通过引入数字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运营流程、增强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需求:技术创新是数字产业化市场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数字产业化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推动了数字产业化市场的快速增长。

政策支持需求: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产业化市场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数字产业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些政策涵盖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等多个方面,为数字产业化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础设施需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支撑。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数字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以支持更高效的数字化服务和应用。

服务需求:各行各业对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业需要这些服务来提升自身的数字化水平,实现业务创新和效率提升。

展望未来,数字产业创新基地将继续发挥其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数字产业有望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同时,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我国数字产业创新基地也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综上所述,数字产业创新基地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政策优化和国际合作,数字产业创新基地将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安全、繁荣的数字世界。

1.1.3技术分析

腾讯拥有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项目将运用腾讯领先的云计算技术提供高效稳定的云服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分析和决策;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数据价值。同时,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长春新区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未来三年,通过实施“数字经济发展556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期长春新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初具规模,数字资源优势得到有效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区域集聚效应显著增强,成为推动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到2025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较2022年实现翻倍,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经济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长春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

长春新区作为长春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不断跑出“新区速度”,抢占数字产业化制高点,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提升数字产业规模能级。围绕“一区、两圈、多园”发展格局,长春新区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区,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重点瞄准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重点产业,开展数字经济各细分产业链条的强链、延链、补链工程,积极引入国内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培育本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生态。

(2)产业优势

长春市搭乘“数字”东风建成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初步形成数字经济企业集群,长春大数据深加工基地、长春算力中心、长春数据交易中心相继运行,包含光电信息、人工智能、电子元件、大数据、电子商务等多业态在内的多元化数字产业格局已形成。

2023年,长春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攻坚行动正式启动,制定《长春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加快兑现《长春市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若干政策》,556家工业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升级。2023年至2025年,将实现对全市1286户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覆盖”。

长春新区在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这些产业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可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产业升级。

长春市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这些数据资源可以为区块链项目提供有力的支撑,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共享、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区位优势

新区整体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理中心和长吉图先导区核心腹地,是哈大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新区集航空、铁路、高速、轻轨等多重立体交通于一体,拥有被誉为“东北亚航空交通枢纽”的龙嘉国际机场,1.5小时可到达全国2/3城市,5小时可飞抵全球各大城市。京哈、珲乌等高速公路交汇于此,京哈、哈大高速等铁路干道贯通全域。

(4)人才优势

全区集聚各类国家级研发机构5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全省9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0家(全省11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7个;院士工作站5家,占全省的35.7%;博士后工作站26家,占全省45.6%;科学家工作室等2家工作室,占全省的1/5;省级转移示范机构28家,占全省的54%。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设数字内容创作园区、云计算数据中心、智能研发大楼等,覆盖范围:项目将覆盖长春新区的主要产业和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金融、物流、供应链、医疗、政府服务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4492万元,利润4347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1.7%。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推动产业升级:促进长春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提升整体产业层次。

创造就业机会:数字内容创作园区、云计算数据中心和智能研发大楼的运营会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创造大量高技能、高收入的就业岗位。

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吸引更多创新企业和人才聚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推动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

助力智慧城市建设:为长春的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数据服务,改善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促进文化繁荣:数字内容创作园区有利于丰富文化产品和内容,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加强区域合作: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源汇聚和协同发展,增强长春在区域经济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培养数字人才:通过项目实施和运营,为当地培养大批数字技术相关人才,充实人才储备。

提升城市知名度:作为具有影响力的数字产业基地,能提高长春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新区长新创谷(长春新区北湖开发区北远达大街与龙湖大路交汇、和安街以东)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地址:开曼群岛哈金斯大道克里奇广场 2681 号

2.2单位概况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概况: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以下是其主要简介:

腾讯成立于 1998 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它在互联网和科技领域开展多元化的业务,涵盖社交、娱乐、金融科技、云计算、数字内容、在线游戏等多个板块。

旗下拥有众多知名产品和服务,如微信、QQ 等社交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腾讯游戏在全球游戏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腾讯视频等内容平台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源。

腾讯还积极布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发展和行业进步。

在全球范围内,腾讯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春新区概况:

长春新区是2016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17个国家级新区,是吉林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享有副省级行政管理和审批权限,批复面积499平方公里,由长春高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北湖科技开发区一个省级开发区组成,下辖1个乡、7个街道,常住人口约58万人。2020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长春新区视察,对新区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殷切期望。

精准把握“1310”发展布局,着力构建“311X”现代产业体系,集中精力加快药谷、光谷、新材料、产教融合、金融科创、现代物流、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临空经济、智慧文旅十大园区建设,不断做强“两谷一基地”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材料三大特色产业,做优先进装备制造业、做活现代服务业,聚焦打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瞄准链主,做强链群,掀起“十园”联动发展热潮,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壮大经济实力。

新区是“国家火炬计划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已成为全省光电信息产业发展主引擎和投资首选地,集聚光电信息企业360余户,其中规上企业23户,拥有光电子产业园区和平台载体8个,自主知识产权专利300多项,汇聚28个高精尖科技成果,构筑了“屏、端、网、云、星”全领域、高端化的光电信息产业格局。长光卫星成为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吉林一号”实现108颗卫星组网,成为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光华微电子、禹衡光学被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希达电子推出全球首款120英寸超大电视。

营商举措不断创新。瞄准“东北最优、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新型产业用地(M0)”“跨省通办”等一批务实管用、能复制可推广的首创性独创性改革,实现环节再精简、审批再提速,新区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标兵单位,在首次国评中,位列国家级新区第11位、东北首位。

长春新区始终围绕企业发展所想、所需,不断完善出台各类促进产业发展、人才引进、金融聚集和科技成果转化等12项惠企政策,从创业创新和引才补助到“创新券”应用,并获批公安部关于外籍人才出入境的专项政策,逐步构建起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含金量更高的政策扶持体系。

面向未来,提振大干之志、狠下实干之功,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期实现GDP1420亿、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的奋斗目标,加快构建“311”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实施“一区引领、三片支撑、十园联动”“1310”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管委会+园区+公司”的管理体制,做优做精高新区、做大做强北湖区、做快做实临空区,全面建设引领东北全面振兴的现代化产业科技新城,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2.3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明研

电    话:+86-18244007878

座    机:+86-431-80798198

电子邮箱:109612228@qq.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联 系 人:张俊杰

联系电话:+86-15704317930

传    真:+86-431-82700590

电子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