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吉林市 > 投资软环境 > 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1年04月08日    来源:吉林市政府网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近年来,吉林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发展,科技事业取得蓬勃发展。我市连续四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第一批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和全国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基地,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东北三省唯一的全国专利产业化示范基地,船营经济开发区被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省数控机械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

  全市共有7所高校,教授329人,副教授1139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83人,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省重点学科11个;共有国家、省、市及中直企业直属科研单位15家,科技人员1141人,高级技术人员324人;各级技术中心及开放实验室24个,省级中试基地2个,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11个。

  “十五”期间,我市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873项,资金支持总额9479万元;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342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13项,填补国内空白19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234项,省内先进水平76项;专利申请量累计达1631件,授权量1141件;与中科院12个分院和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7所重点高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院企和校企合作项目累计达62个;市星火科技网已覆盖9个县(市)区,共有30个乡镇、50个农企和100个农户联网,建设了磐石市烟筒山镇和龙潭区乌拉街镇两个国家级农民远程卫星科技教育培训站,建立了山区食用菌等16个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等7个省级以上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学校。

  2008年,吉林市教育事业大创新。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上岗技能无偿援助计划”温暖困难群体。这项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下岗职工、贫困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再就业能力为目的的无偿援助行动启动以来,全市35所学校共提供了57个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免费培训下岗职工、城市困难群众和农村富余劳动力4366人,使这部分困难群众顺利就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据统计,2008年全地区预算安排免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总计为11725.89万元。截至11月末,全地区累计拨付到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免学杂费资金和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总计为10300.65万元,占全年预算的87.85%,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