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吉林市 > 招商项目
吉林市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项目拟利用吉林市高新北区新能源产业园标准化生产车间,建设年产5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主要汽车内饰及外用塑料零部件)以及其他配套辅助设施。

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为汽车整车制造业提供相应的零部件产品是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汽车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石。

本项目依托吉林市新材料、碳纤维等优势产业基础,为长春市汽车产业提供配套,项目上下游产业供需有保障。

1.1.2市场前景

(1)汽车零部件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国作为汽车产销量大国,已经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逐步完善,已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

2022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收约为41953亿元,同比增长3.16%,2023年为44086亿元。2024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收进一步增长至46200亿元。

汽车零部件投融资市场是一个复杂而活跃的领域,其动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投融资活动日益频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汽车零部件投资事件共109起,已披露融资金额达145.27亿元。2024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投资事件共51起,已披露融资金额达64.52亿元。

(2)汽车产销量分析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具体来看,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积极作用。

2024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中国乘用车产销连续两年保持在2500万辆规模以上。2024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和3.9%。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2023年相比,客车产销小幅增长,货车产销小幅下降。

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

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2024年汽车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商用车出口90.4万辆,同比增长17.5%。

(3)发展趋势

电动化与智能化已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电动化配件需求激增,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高质量的汽车零部件需求日益增长。这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完善的零部件配套体系支持。智能化与网联化趋势加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载互联网设备等高科技配件的需求持续增长,提升了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安全的驾驶体验

4)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多项政策鼓励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如《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促进汽车消费,支持汽车行业整体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完善的零部件配套体系支持。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将积极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加大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5)吉林省汽车产业现状

汽车产业是吉林省的主导产业,是吉林省重点打造的三个万亿级产业之一。经过近70年发展,形成以中国一汽为核心,产品覆盖轻、中、重型货车,全级别乘用车、交叉型乘用车,大中型客车和微卡等全系列车型,具备齐全的整车研发制造体系。拥有红旗、解放、奔腾等自主品牌,大众、奥迪、丰田等合资品牌。汽车总产量136万辆,总体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吉林省拥有多家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企业,现有整车生产企业5户(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长春丰越分公司、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延边国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产能为208万辆/年。吉林省全面发挥汽车产业压舱石作用,启动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全力打造世界级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集中力量推动238个上台阶工程项目加快建设;推动长春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全年省属口径整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6.7%和17.6%,其中红旗品牌产销分别增长12.5%和13.1%

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441户,涵盖动力系统、车身系统、底盘系统等各个领域,汽车零部件产品种类齐全。长春市围绕中国一汽供应链,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零部件配套和产业上下游延伸的汽车产业生态,规上企业户数占全省比重超过90%。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通过自主创新,依托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高校和国家重点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在汽车、精密仪器、应用化学研究等多领域不断地研发和创新。目前,一汽研发总院居全国汽车技术中心首位、专利授权量居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首位。

吉林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走出一条振兴发展新路”的明确要求,立足吉林实际,提出在各行业领域推动“六个回归”,即:“排产回归、产能回归、配套回归、结算回归、人才回归、创新回归”。以“六个回归”集聚势能,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是吉林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促进产业集群集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1.1.3技术分析

项目为汽车零部件生产,所采用的技术成熟,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汽车行业是世界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则是汽车制造工业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本)》《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中国制造2025》《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等政策,提出要支持优势特色零部件企业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领军企业;加快发展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等。上述相关政策充分显示了国家鼓励汽车及配套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决心,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政策环境。

吉林省《关于加快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大力提升本地化配套率,打造格局开放、国际先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圈。

《吉林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省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5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40%。新能源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显著提升,占比达到70%。围绕此目标重点实施六方面16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快创新能力提升、做强做大自主品牌、高质量发展示范应用、深入推进产业链固链补链强链、推进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积极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等内容。

(2)园区优势

吉林市高新北区位于吉林市区西北部,吉长高速和吉长北线之间,东至南三道村,西至搜登河。规划总面积为108平方公里,已经批复面积31.5公里,目前已经建成约60%,主要为工业用地、物流用地、服务设施用地、部分农业设施用地等。

高新北区新能源产业园用地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9200平方米。建设有研发中心、标准厂房、设备用房、综合楼及相关配套的公用工程,厂房标准高,场区内场地平整,水电暖通讯等皆已经连通并可使用。

(3)产业优势

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碳纤维、有色金属等,吉林市在原材料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吉林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被誉为全国化学工业的摇篮、第一个冶金工业基地、新中国水电之母,为国家贡献了第一袋化肥、第一桶染料、第一炉电石。化工产业方面,拥有化工工业级规模以上装置近千套,甲基异丁基酮、甲基丙烯酸甲酯等11套装置生产能力居国内前三位,总投资339亿元的吉化120万吨乙烯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集团第一个全部使用绿电的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后中油吉化公司将向世界一流企业进军。碳纤维产业方面,拥有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了从丙烯腈—丙烯腈基原丝—碳丝—下游制品的国内最完整碳纤维产业链条,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丝产能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冶金产业方面,拥有全省最大的冶金基地,2个国家级冶金技术中心,建龙集团已成为全省第一的钢铁生产企业。能源产业方面,拥有优质水电资源,总投资70亿元的蛟河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启动,标志着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抽水蓄能基地开始建设

(4)人才优势

吉林市拥有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北华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医药学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这些院校开设了与汽车相关的专业,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同时吉林市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化工人,经过企业及公益机构培训后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1万多人,为社会培训各类人员2万多人次。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熟练技工所占比例在东北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正值红利期,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可满足各类企业需求。

(5)区位交通优势

吉林市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系统均在吉林经开区范围内设有主要通道。距省会长春市85公里,距龙嘉国际机场60公里。铁路运输:东北地区铁路主干线长图铁路贯区而过,区内有九站和新九站两个铁路中间站;新开通的长吉城际客运专线在区内设双吉停靠站。公路运输:东北高速公路网主干线长珲高速公路在经开区设有出口。航空运输: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仅60公里。水上运输:松花江吉林港选址在经开区内,经开区已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优势。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规模

项目年产5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

1.2.2建设内容

项目拟利用吉林市高新北区新能源产业园标准化生产车间,自建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及其他配套辅助设施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2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0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7735万元,利润4717万元,投资回收期6.3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3.58%。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本项目符合吉林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是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加快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打造万亿级、世界级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汽车强省、制造强省。

项目符合吉林省以及长春市的六个回归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符合市场要求,受到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保护和扶持,适应本地相关产品日益发展的要求。项目的各项外部条件齐备,交通运输及水电供应均有充分保证,有优越的建设条件。可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当地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社会效益十分突出。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吉林市高新北区新能源产业园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高新北区新能源产业园

地址:高新北区

2.2概况

吉林市高新北区位于吉林市区西北部,吉长高速和吉长北线之间,东至南三道村,西至搜登河高新北区是吉林市规划建设的十大功能区之一,与长春东北部、东南部开发建设形成遥相呼应的对进式发展格局,成为与长春市地域和产业对接的重要支撑点。同时,高新北区与吉林经开区、吉林化工园区形成吉林市北部工业区的发展格局,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承接城区产业转移。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2000

联 系 人:贾瑞峰

电   话:+86-13596260770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商务局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联 系 人:姜雨秀

联系电话:+86-432-62049694    

          +86-15804325460  

电子邮箱:jlstzcjfw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