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吉林市 > 招商项目
吉林市年产1.5万吨抗氧剂DSP6168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项目依托吉林市石油化工产业基础,拟生产DSP6168系列抗氧化剂,应用到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等材料中,提升产品性能,增加吉林市化工产业竞争力。

DSP6168为系列化的高性能复合型抗氧剂,集受阻酚类主抗氧剂功能与含硫磷类辅助抗氧剂功能于一体,填补国内行业空白。本产品的开发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紧跟国际潮流,可替代进口的专用、新型和高性能抗氧剂品种。

1.1.2市场前景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两产品的生产均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

石油化工产业上游主要是石油开采与炼制行业,包括油气开采和运输、炼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游为基本有机与高分子行业,下游行业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炼油和分解过程,会添加化工催化剂以提高加工效率。

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经历了恢复与发展阶段、历史性的转变阶段、新的崛起阶段、新发展时期阶段等四个阶段的不断探索与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石油和化学品生产、消费大国。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制定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建设的相关政策,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碳中和或带来石油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钢铁、电力、石化、煤炭等行业正加速转型。不少上市公司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给石化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带来较大压力,但在转型过程中同时孕育着新的发展机会,包括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的机遇,推动化石能源主导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向由可再生能源主导,这一过程驱动行业重构产业链价值链,需要更加依靠技术创新驱动,在实现碳减排目标过程中从根本上改变石油化工行业的结构形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我国乙烯产量2897.50万吨,同比增长2.5%;2023年乙烯产量3189.88万吨,同比增长10.1%。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5-2023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7127.00万吨,同比增长6.4%。

当前,中国石化产业正在迎来产业重构,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同时,推进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区域结构在不断提升,落后产能不断淘汰,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23年,从企业数量上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山东省、陕西省和广东省。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十四五”规划指南》中明确提出,“十四五”的主要任务就是推进中国石化产业的现代化。增加化工新材料产品的丰富度和高端化水平,打通“补短板”和“补空白”路径;加大产品应用定制化服务力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5年中国石油化工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同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将促使石油化工行业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转型将孕育新的发展机会,企业需要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也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聚乙烯产业现状分析

2020-2024年全球聚乙烯产能持续扩张,复合年增长率为4.49%,2024年底全球新增产能达345万吨,总产能超过15103.34万吨,同比增长2.34%。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北美东南亚地区,其中东北亚区域新增产能占比达76.81%,中国是该区域扩增的主要力量。2024年中国聚乙烯总产能达到3395.8万吨,五年内累积新增产能达1490万吨,复合增长率为12.25%。

供需关系方面,2024年国内HDPE市场供需矛盾加剧。四季度HDPE产量显著上升,供应压力增加,12月HDPE总产量达到121.27万吨,比11月增加近17.58%。尽管供应增加,但下游需求疲软,开工率下降,成品库存累积明显,买家采购意愿较低。市场整体供应压力增加,价格预期将难以避免下行。

市场趋势方面,尽管全球聚乙烯产能持续扩张,但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全球经济疲软影响了成本利润空间,未来几个月内HDPE成本预期下降。市场情绪受宏观面支撑,但供需矛盾加大导致价格下滑成为必然。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北区域,产能区域配置逐步合理化,打破了产需区域错配的现状。

(3)抗氧化剂行业的现状分析

抗氧化剂是指对高聚物受氧化并出现老化现象能起到延缓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仅少量抗氧化剂的存在就可延缓或抑制聚合物氧化过程的进行,从而阻止聚合物的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抗氧化剂主要应用于塑料和橡胶领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汽车、建材、家电、电子等领域应用不断加强,塑料制品行业呈现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市场需求总量不断增加,也带动了对抗氧化剂的需求。在市场规模变化方面,近三年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下游需求波动较大,市场规模有所下降,预计未来随着经济复苏,下游高分子材料的需求将逐步回升,抗氧化剂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抗氧化剂市场规模34.4亿元。

中国抗氧化剂行业产量上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和橡胶塑料等领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行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了产业规范和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改进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及国际市场开拓带来的出口增长。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抗氧化剂行业产量的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抗氧化剂行业产量为14.47万吨,需求量为13.57万吨。

在中国抗氧化剂行业的消费结构中,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占比最重,其次为有机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受阻酚类抗氧化剂由于其高效的抗氧化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范围,成为市场需求的主要部分,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品等行业;而有机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则因其优良的抗氧化和稳定性能,在塑料、树脂等领域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中国抗氧剂生产厂家众多,大部分抗氧剂生产企业以生产受阻酚类抗氧剂为主,产品种类较为单一。生产规模最大的是临沂三丰化工,约占23%的市场份额;利安隆约占17%的市场份额。临沂三丰和营口风光以生产通用型抗氧剂为主,主要供应中石化、中石油体系,市场份额较为稳定;利安隆过去偏重专用型抗氧剂,随着珠海基地的扩张,通用型抗氧化剂产能也将大幅提升。

目前,抗氧剂行业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抗氧剂的使用已经广泛渗透到众多领域,包括食品、医药、化工、塑料等行业。抗氧剂产品的品种丰富多样,性能优越,市场竞争也逐渐激烈起来。在这个阶段,科技创新仍然是抗氧剂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企业将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研发,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追求更高质量的产品。

1.1.3技术分析

本项目产品为复合型抗氧剂,可通过调整主辅抗氧剂复配比例和造粒工艺获得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其生产工艺过程包括辅助抗氧剂亚磷酸酚系统(辅助抗氧剂618)、辅助抗氧剂硫代二丙酸酯系统(辅助抗氧剂DLTP)、主抗氧剂CPL(对甲酚双环戊二烯丁基化产物)系统及相关中间体的混合切片包装系统。

亚磷酸酚系统(辅助抗氧剂618):先由经蒸馏的三氧化磷、季戊四醇合成氯化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再与十八酸醋进行醇交换反应,在相互转移催化作用下得辅助抗氧剂618(二亚磷酸季戊四醇双十八酯),经洗涤、过滤后送至中间体618储罐。

硫代二丙酸酯系统(辅助抗氧剂DLTP):水溶解硫化钠与丙烯腈经缩合反应获得含水20%的硫代二丙腈粉料,经31%盐酸酸化、洗涤、结晶、干燥处理后得硫代二丙酸,再在固体酸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与十二醇反应,生成辅助抗氧剂DLTP(硫代二丙酸双十二酯)。

CPL系统:原料对甲基苯酚、双环戊二烯、异丁烯在甲苯溶剂中经缩合、烷基反应,生成粗产品,再经水洗、脱甲苯精馏获得主抗氧剂CPL。

混合切片包装系统:由主抗氧剂CPL与辅助抗氧剂618、DLTP经混合、结片而制得抗氧剂DSP6168产品。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石化化工产业精细化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攻克一批关键产品,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突破一批绿色化、安全化、智能化关键技术,能效水平显著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培育5家以上创新引领和协同集成能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培育5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建20家以上以精细化工为主导、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下游企业协同的创新发展体系。

《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提出,到 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实融合持续深化,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明显增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平台服务取得积极进展,面向细分行业的人工智能引擎初步成型,由“深化应用”迈向“变革引领”持续巩固流程工业领先地位。

吉林市招商引资政策》中明确吉林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项目应符合国家和相关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重点投向吉林市“6411”产业规划中旅游、医药健康、航空、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以及市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其它领域。引导基金除采取参股设立子基金的投资方式之外,也可以采取跟进投资、直接投资等方式;对新引进的符合条件的招商项目,按照国家、省现行税收政策,享受税收减免。对吉林市贡献率较大的项目,依据《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国发[2015]25号)文件精神,由相关部门协助企业依法合规申请税收减免;设立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引进“6411”产业体系中化工、汽车、冶金、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支撑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鼓励引进医药健康、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在生产要素配置上给予重点倾斜,优先推荐国家、省相关专项资金支持。

(2)资源优势

吉林市资源发展潜力较大。全市电源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其中“十四五”期间新增装机327.9万千瓦,年均增长8.3%,其中:燃煤发电307万千瓦,占30.7%;燃气发电86万千瓦,占8.6%;风电154万千瓦,占15.4%; 光伏发电70万千瓦,占7%;水电350万千瓦(常规水电320万千瓦,抽水蓄能30万千瓦),占35%;生物质发电27万千瓦,占2.7%;垃圾发电5.8万千瓦,占0.6%;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60.7%。预计2025年发电量206.3亿千瓦时,城乡电网总变电容量达到4891.1兆伏安。

吉林市可供使用的土地面积为853公顷,其中商服用地74公顷,工矿仓储用地500公顷,住宅用地179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其他用地100公顷(含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可开发土地资源存量大,新增用地、储备用地可满足新上项目需求,用地价格在东北41个城市中处于低价位。

(3)产业优势

吉林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被誉为全国化学工业的摇篮、第一个冶金工业基地、新中国水电之母,“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在吉林市的达到“7个半”(吉林染料厂、吉林化肥厂、吉林电石厂、吉林炭素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热电厂、新中国制糖厂建设投产和丰满发电厂改扩建),为国家贡献了第一袋化肥、第一桶染料、第一炉电石。化工产业方面,拥有化工工业级规模以上装置近千套,甲基异丁基酮、甲基丙烯酸甲酯等11套装置生产能力居国内前三位,总投资339亿元的吉化120万吨乙烯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中石油集团第一个全部使用绿电的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后中油吉化公司将向世界一流企业进军。碳纤维产业方面,拥有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了从“丙烯腈—丙烯腈基原丝—碳丝—下游制品”的国内最完整碳纤维产业链条,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丝产能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冶金产业方面,拥有全省最大的冶金基地,2个国家级冶金技术中心,建龙集团已成为全省第一的钢铁生产企业。吉林市内抗氧剂可优先供应吉林石化线性、ABS等装置。

(4)人才优势

吉林市拥有东北电力大学、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高校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这些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这些专业技能人才还能够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工作,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吉林市具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化工人,经过企业及公益机构培训后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1万多人,为社会培训各类人员2万多人次。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熟练技工所占比例在东北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正值红利期,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可满足各类企业需求。

(5)区位优势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南与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毗邻。

吉林市位居东北亚地理中心, 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形式。 吉林龙嘉国际机场和吉林机场,以及长珲、沈哈高速公路,长珲城际快速铁路,沈哈复线铁路等交通干线构成了吉林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规模

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5万吨抗氧剂DSP6168。

1.2.2建设内容

项目在已有场区内进行建设,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研发厂房、试验检验中心、生产厂房等,购置可年产1.5万吨抗氧剂DSP6168的生产线。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109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720万元,流动资金218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7250万元,利润3406万元,投资回收期5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31%。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随着国内烯烃装置的建成投产和塑料产能的快速增长,抗氧剂的生产和消费量也随之增加。吉林市年产1.5万吨抗氧剂DSP6168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满足市场对高性能抗氧剂的需求,推动国内抗氧剂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该项目的实施也有助于提升国内抗氧剂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生产规模,缩小与国外先进生产水平的差距。

在抗氧剂DSP6168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谋划阶段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地址: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2.2概况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建区,位于吉林市西北郊,距省会城市长春85公里,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93.06平方公里,国批规划面积20.4平方公里,规划区四至范围为,区块1:东至松花江,南至九站乡九站村,西至九站乡头台子村,北至通溪河。区块2:东至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南至开发区九龙路,西至长图铁路,北至开发区九兴路。区块3:东至长图铁路,南至九站乡繁荣村,西至九站乡寇家村,北至九站乡头台子村。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吉林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核心区域,是东北最具竞争力的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

2.3联系方式

项目所在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四局

联 系 人:肖汉

联系电话:+86-432-66490867

邮   箱:523835785@qq.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商务局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联 系 人:姜雨秀

联系电话:+86-432-62049694    

          +86-15804325460  

电子邮箱:jlstzcjfw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