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秸秆绿色环保餐具,也叫植物纤维环保餐具,主要原料是麦秆、稻草、稻壳、玉米秸秆、苇秆、蔗渣等天然再生性植物纤维,经消毒、粉碎等工艺模压成型的一种方便餐具容器。其中稻谷壳餐具是以天然可再生植物纤维稻壳为生产原料制作而成,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无任何毒害的环保餐具,适合所有年龄段使用,使用后可以生物降解,避免了塑料餐具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符合全球绿色消费的趋势。
项目依托舒兰市的水稻稻壳资源,制作一次性成型环保餐具,无污染,绿色环保,产品可二次处理转化为饲料或肥料。
1.1.2市场前景
稻壳餐具是一种以稻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环保餐具,具有众多优点,如环保健康、可降解、耐用、保温、美观等。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稻壳餐具未来五年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这也与绿色餐饮在未来的良好发展态势紧密相关。
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对环保产业的大力支持,包括对绿色餐饮相关项目的鼓励政策,如对采用环保餐具的餐饮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这将极大地促进稻壳餐具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为绿色餐饮的全面铺开提供了有力保障。
消费者方面,人们对环保餐具以及绿色餐饮的需求持续增长。生活水平的提升让消费者越发注重餐具的品质和安全性,稻壳餐具作为环保、健康的代表,必然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喜爱。而绿色餐饮,强调食材的天然、烹饪过程的环保以及餐饮环境的可持续性,正契合了当下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其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技术创新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稻壳餐具的生产技术在日益提升。目前虽然生产工艺已较为成熟,但在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仍有进步空间。未来,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使稻壳餐具的质量和性能不断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绿色餐饮也将借助科技的力量,在食材溯源、烹饪智能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体验。
市场竞争角度,目前稻壳餐具面临着与传统塑料餐具、纸质餐具等的竞争,而绿色餐饮也面临着传统餐饮模式的挑战。然而,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进一步觉醒,稻壳餐具和绿色餐饮的市场竞争力都会显著增强。未来,稻壳餐具有望成为餐具市场的主导,绿色餐饮也将引领餐饮行业的发展潮流。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再结合国家政策导向,预估在2025年,中国可降解材料(包装盒)渗透率将从2021年的0.1%升至50%左右,市场规模或可达465亿元。可见可降解的稻壳纤维一次性餐具是具有广袤的发展前景。
1.1.3技术分析
项目采用先进、环保的生产工艺,如秸秆基全生物降解餐具生产工艺,无需添加有毒化学添加剂,避免餐具降解后产生有毒化学添加剂污染问题,同时工艺全过程无污水排放,并且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推广应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重点在日用制品、农业地膜、包装材料、纺织材料等领域应用示范,推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产品性能,积极开拓生物材料制品市场。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充分考虑竹木制品、纸制品、可降解塑料制品等全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完善相关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加大可降解塑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应用成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2022年11月,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发布《“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针对塑料包装、汽车等重点产品,研究全生命周期生态设计与评价方法,突破可降解塑料高效制备等关键技术,开发可降解塑料降解产物分析检测技术,研发固废资源化产品及原生产品的碳标签评价基准。
《舒兰市秸秆综合利用“十四五”规划》提出围绕秸秆高值化利用,依托现有基础好、技术成熟度高、市场需求好的行业企业,推进生产以水稻秸秆为原料的草编产品,探索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板材产品新途径,延伸农业产业链,全面推动秸秆原料化利用。
(2)资源优势
舒兰市地处世界玉米黄金带和水稻黄金种植带上,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16万亩,是粮食生产大县,年产秸秆120万吨左右,可收集资源量约为110万吨。
舒兰市处于松花江流域,水源丰富,全市水资源总量10.9亿立方米。
(3)产业优势
舒兰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舒兰大米”相继通过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粮油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已经成为吉林大米的“白金名片”,舒兰市也被授予“中国生态稻米之乡”美誉。舒兰市是吉林省22个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县之一,实现了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截至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5%以上。
(4)人才优势
吉林市共有9所驻吉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0万人,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约3万余人。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约6.1万人,技能人才49.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14.4万人。
舒兰市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本科、大专学历人数众多,各类技能人才近万人,普通工人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内拥有7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一次性可培训200余人。可根据企业需求,采取订单式、定岗式为企业培训各类技能型人员。
(5)区位优势
舒兰市地处两省三市交会处,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中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南接吉林市,北联哈尔滨市,西隔松花江与长春市相望。
舒兰市处于吉林市、长春、哈尔滨2小时大经济圈内,交通便利,公铁运输网络四通八达。有国、省、市级8条干线公路,拉滨、龙舒、舒榆三条铁路贯穿境内。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建设生产车间、仓储车间及相关辅助设施,并购置生产线设备。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12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600万元,流动资金24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0000万元,利润1500万元,投资回收期10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2.50%。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项目稻壳餐具的生产和使用过程相对环保,减少了对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此外,稻壳作为农业副产品,合理利用可以减少稻壳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推广稻壳餐具,能够有效降低一次性塑料产品的使用,推动绿色消费。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市舒兰市。
1.8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舒兰市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地址:舒兰市滨河大街2006号
2.2概况
舒兰市是吉林省辖县级市,全市辖区面积4560平方千米,总人口58.7万人,下辖10个镇、5个乡、5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位于北纬43°51′至44°38′,东经126°24′至127°45′,南接风景秀丽的吉林市,北联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西隔松花江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相望,周边分别与吉林省蛟河市、九台市、榆树市以及黑龙江省五常市接壤。
吉林舒兰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5年9月,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核准面积为16平方公里,以吉舒工业园区为核心区,辐射舒兰城北园区。“十四五”时期,经济开发区立足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吉林省“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食品精加工、医药健康产业、装备制造、农业循环经济、轻工产业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2600
联 系 人:苗宇航
电 话:+86-432-68200065
+86-15143985789
电子邮箱:slsjhzx@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合作交流办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联 系 人:王艳超
联系电话:+86-15843218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