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吉林市 > 招商项目
吉林市电机制造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项目生产的电机产品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依托吉林建龙40万吨高品质新能源电磁材料(硅钢)系列产品,对接一期25万吨无取向硅钢项目,谋划引进电机制造项目。项目建成后对延伸吉林建龙产业链条,优化产品下游结构,提升整体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1.1.2市场前景

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状分析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领域,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近年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保持着较高的年增长率。例如,在过去五年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约15%,到2023年已突破10万亿元大关。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表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企业和政府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3年,行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5%左右,较五年前提高了1.5个百分点。高额的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例如,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完成商业首飞,其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等关键部件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高铁技术不断创新,复兴号系列列车在速度、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海洋钻井平台蓝鲸1”“蓝鲸2等高端装备的成功建造,标志着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已形成多个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等。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该地区聚集了众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产业配套完善,协同创新能力强。2023年,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5%左右,成为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扩大。例如,在工程机械领域,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企业的产品远销全球,2023年出口额同比增长约20%;在电力装备领域,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设备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已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在部分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但在高端芯片、高端数控机床、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领域,中国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例如,高端芯片的自给率不足20%,严重依赖进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过去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也有所增强。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核心技术短板、发展不平衡、人才短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和国际竞争压力大等。为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优化产业布局,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积极应对国际竞争挑战。

2)电机产业现状分析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根据电机的应用场景与实现功能,可以分为工业电机和民用电机等。工业电机是指应用于工业领域的电动机,用于工业场景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具体应用包括石油、大宗化学品、食品、煤炭产品、初级金属、造纸等,具体用于泵、风扇、传送带和压缩机中。

在全球降低能耗的背景下,欧盟及法国、德国等国家地区推出高效节能的政策,推动全球工业电机行业加速发展。2022年全球工业电机产量为125715万千瓦,预计2025年工业电机产量将达到158365万千瓦,全球工业电机产品供给充足,产品类型丰富,可以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

工业电机上游原材料有电解铜、合金钢、硅钢、绝缘材料等,还包括零部件的定子、尾轴、轴承、冷却风扇、机壳等供应商中游为工业电机制造下游为工业电机应用领域,包括水务设备、电力设备、风电设备、火电设备和家用设备等

工业电机是利用电和磁的相互作用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的电磁机械装置。工业电机也是我国能源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政策的推动,工业电机制造向着高效节能方向发展,产量也在不断上升,2022年达38461万千瓦,2023年达41245万千瓦。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电机行业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22年我国市场规模为3612.1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增长至3873.56亿元。

无论是用于汽车工业的驱动电机,还是用于家用电器的微型电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增长动力特别是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电机的需求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这些细分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电机技术的进步也为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动力

1.1.3技术分析

项目将引进具有高水平先进制造技术进行生产制造,提高产业竞争力。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指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针对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环节的短板弱项,加强产学研联合创新,突破一批卡脖子基础零部件和装置。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研制一批国际先进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

《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到要推进重点行业节能提效改造升级。加快一体化压成型、无模铸造、超高强钢热成形、精密冷锻、异质材料焊接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激光热处理等先进近净成形工艺技术产业化应用。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提出聚焦汽车、新型显示、装备制造、石化化工智能家电、纺织等新区年产值达到千亿元产业或1-2个主导产业,由所在省()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支持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水平,吸引产业链关键环节集聚。

吉林市招商引资政策》中明确吉林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项目应符合国家和相关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重点投向吉林市6411产业规划中旅游、医药健康、航空、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以及市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其它领域。引导基金除采取参股设立子基金的投资方式之外,也可以采取跟进投资、直接投资等方式;对新引进的符合条件的招商项目,按照国家、省现行税收政策,享受税收减免。对吉林市贡献率较大的项目,依据《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国发[2015]25号)文件精神,由相关部门协助企业依法合规申请税收减免;设立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引进6411产业体系中化工、汽车、冶金、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支撑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鼓励引进医药健康、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在生产要素配置上给予重点倾斜,优先推荐国家、省相关专项资金支持。

2)资源优势

吉林市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油页岩等资源发展潜力较大。吉林市境内水系发达,水电资源充沛,由松花江、拉林河、牡丹江3个水系的部分河段和支流组成。年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7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北方城市的5.4倍,既可充分发展水电项目,也具备建设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条件。各地区风电的等效满负荷上网小时数主要分布在2000小时-3300小时区间不等。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太阳能总辐射量在4800-50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全市各地区辐射量基本相同。年日照分布与太阳辐射分布基本一致,年平均发电小时数1320小时。吉林市是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作物秸秆及林业加工剩余物资源丰富,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条件优越。其中:农业秸秆资源年产量653万吨、林业资源年产量150万吨,均可用于发展生物质能源。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条件丰富,区域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稳定,为发展核能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前期已在舒兰亮甲山、蛟河松江以及桦甸点将台进行了核电项目选址,同时就推进核能供热小堆项目进行了研究,具备一定的开发核能资源基础。

全市电源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其中十四五期间新增装机327.9万千瓦,年均增长8.3%,其中:燃煤发电307万千瓦,占30.7%;燃气发电86万千瓦,占8.6%;风电154万千瓦,占15.4%;光伏发电70万千瓦,占7%;水电350万千瓦(常规水电320万千瓦,抽水蓄能30万千瓦),占35%;生物质发电27万千瓦,占2.7%;垃圾发电5.8万千瓦,占0.6%;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60.7%。预计2025年发电量206.3亿千瓦时,城乡电网总变电容量达到4891.1兆伏安。

吉林市可开发土地资源存量大,新增用地、储备用地可满足新上项目需求,用地价格在东北41个城市中处于低价位。

3)产业优势

吉林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被誉为全国化学工业的摇篮、第一个冶金工业基地、新中国水电之母,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在吉林市的达到7个半(吉林染料厂、吉林化肥厂、吉林电石厂、吉林炭素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热电厂、新中国制糖厂建设投产和丰满发电厂改扩建),为国家贡献了第一袋化肥、第一桶染料、第一炉电石。化工产业方面,拥有化工工业级规模以上装置近千套,甲基异丁基酮、甲基丙烯酸甲酯等11套装置生产能力居国内前三位,总投资339亿元的吉化120万吨乙烯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中石油集团第一个全部使用绿电的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后中油吉化公司将向世界一流企业进军。碳纤维产业方面,拥有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了从丙烯腈—丙烯腈基原丝—碳丝—下游制品的国内最完整碳纤维产业链条,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丝产能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冶金产业方面,拥有全省最大的冶金基地,2个国家级冶金技术中心,建龙集团已成为全省第一的钢铁生产企业。

 吉林建龙钢铁有限公司2022年涉足硅钢赛道,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聘请多位硅钢行业资深专家组建科研团队,目前可以生产出0.2毫米新能源高端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是市面上的顶级产品,各项性能指标更为优异,与普通硅钢产品相比,0.2毫米产品轧制成本大概高出20%30%,但是效益更高,应用领域也更广。

项目上游材料均可与区域内原材料企业合作,保证产业链的完善,保证原材料的供应。

4)人才优势

吉林市拥有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北华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医药学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这些院校开设了与汽车相关的专业,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同时吉林市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化工人,经过企业及公益机构培训后年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1万多人,为社会培训各类人员2万多人次。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熟练技工所占比例在东北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正值红利期,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可满足各类企业需求。

5)区位交通优势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南与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毗邻。

吉林市位居东北亚地理中心, 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形式。吉林龙嘉国际机场和吉林机场,以及长珲、沈哈高速公路,长珲城际快速铁路,沈哈复线铁路等交通干线构成了吉林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规模

项目占地3万平方米,建成后生产剪切、冲片、叠装、铸铝等全套电机冲片设备。

1.2.2建设内容

项目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车间、组装车间、冲压车间、分拣车间、检验车间、综合服务中心以及其他配套设施,购置电机生产线若干条。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2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200万元,流动资金28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4482万元,利润4310万元,投资回收期7.8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1.5%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电机制造项目是吉林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将直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组装调试、销售服务等环节。这将为吉林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时促进地方税收的增长,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吉林市作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重要汽车产业基地,对汽车电机的需求日益增加。电机制造项目的建设将填补该地区在汽车电机生产方面的空加快现有电机产品的更迭,为整车企业提供就近的、完善的汽车电机产品服务。这不仅将降低整车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将提升吉林市汽车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吉林龙潭经济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龙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地址:吉林龙潭经济开发区

2.2概况

龙潭经济开发区坐落在吉林市北部,龙潭区境内,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长吉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支撑区域。以冶金、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2023年,开发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191亿元。

2.3联系方式

项目所在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龙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邮政编码:132000

  人:于学明  

   话:+86-13704316345

电子邮箱:804196585@qq.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商务局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人:姜雨秀

联系电话:+86-432-62049694    

          +86-15804325460  

电子邮箱:jlstzcjfw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