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吉林市 > 招商项目
吉林市利用生物质年产60万吨绿氢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生物质制氢主要指的是,经过一系列预处理后,生物质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转化为氢气的技术。相较于其他制氢方式,生物质制氢不仅能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稳定而大量的氢能支持,还能高效地将各类农业及生活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资源,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这种技术不仅有助于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还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项目利用吉林省磐石市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生产绿氢及甲醇。项目建成后年产60万吨绿氢以及绿色甲醇。绿氢与绿色甲醇将用于吉林省内的汽车以及其他设备的燃料。

1.1.2市场前景

1)氢能市场需求

氢气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其单质形态——氢气,是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氢气及其相关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氢气作为二次清洁能源,被视为“21世纪终极能源”。

近年来,中国氢能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根据统计,2024年我国共有22个省级行政区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区从不同侧重点积极发展氢能。2024年以来,国家级层面在氢能行业发布了大量的政策,政策覆盖了行业标准制定、技术研发、设备推广、城市公交更新、氢能运输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2023年全国氢气产能4900万吨/年,产量3500万吨,同比均增长2.3%2024年中国氢气产量达到3695万吨。

在碳中和目标下,到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为5%。到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约为20%。其中,工业领域用氢占比仍然最大,占总需求量的60%

氢气制备工艺主要有电解水制氢、化石能源制氢、化工原料制氢、生物制氢等。电解水制氢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对环境污染小、制氢纯度高等优点,但是电解水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并且需要使用昂贵的催化剂,难以保证经济性。从目前的产氢份额来看,化石能源制氢量仍占工业制氢总量的50%左右,欧美国家以天然气制氢为主,我国以煤气化制氢为主,但是该方法是以牺牲化石能源为代价且产氢效率不足60%亟待技术进步。甲醇等化工原料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条件下可以发生裂解反应制氢,该方法工艺简单、运行稳定、高效环保,但是制氢成本受工业原料甲醇的影响较大,并且制氢过程依赖催化剂,因此需要削减催化剂成本、提高催化稳定性。

生物制氢主要是将贮存于自然界中的光能和有机物等,通过微生物生理代谢转化为氢气。根据微生物种类与代谢机制不同,生物制氢主要分为光解水制氢、光发酵制氢、暗发酵制氢3种。相比于其他制氢方法,生物制氢的优势有:反应成本较低且反应条件不苛刻,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不消耗化石能源,污染物产出量少,可以重复使用生物体,是一种优良的可再生方式; 底物来源丰富,通常需要光能和有机物,这些资源可以广泛取自于太阳能、食品加工废水、工业有机废水、农业废料等,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各国主要通过石化原料加工制氢,而风能、光能、电解水制氢和生物质制氢等绿氢不到总产量的1%,其中生物氢产能不到绿氢的1%,生物质氢能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

我国生物质制氢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据统计,美国、中国、日本三个国家占据着全球生物质制氢专利技术的68%,其中我国排名第二,占专利总数约23%,掌握着主流专利技术。自2015年后,我国的专利年申请量已超越美国,跃居于世界第一,并逐渐拉开与他国的差距。

生物质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若能实现其制氢技术产业化,必将对改善能源利用结构、环境污染控制及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生物质制氢仍处于早期萌发阶段,其中生物质热化学制氢技术较为成熟,尽管已经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但是产氢率不高。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氢能,生物质制氢将成为未来实现绿氢大规模生产的焦点,特别是在生物质丰富的地区,生物质制氢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2)绿色甲醇的市场现状

截至2024627日,全球规划中的绿色甲醇项目共有102个,合计规划产能约1327万吨/年。大多数项目仍处于研究和规划阶段,运营中的项目有11个,建造中的项目有5个,规划中的项目有13个,公布或可研阶段的项目有73。从国家分布来看,西班牙、丹麦和美国是布局绿色甲醇最多的三个国家,项目数分别为131010。技术路线方面,电制甲醇项目占主导地位,生物质制甲醇项目次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消费与生产国,2023年中国甲醇总产能为1.05亿吨,占全球近60%。尽管中国拥有庞大的工业体系,国内甲醇需求巨大,但依然依赖进口,2023年进口量为1455万吨2024年新增产能500万吨,总产能达到1.12亿吨,产量9257万吨。2025年预计新增产能890万吨,其中配套烯烃、1,4-丁二醇(BDO)等装置涉及产能580万吨,非一体化装置产能310万吨2024年进口甲醇1331万吨,同比下降7.33%,预计2025年进口量将再度回升至1400万吨以上水平。

绿色甲醇作为低碳燃料,在汽车燃料、燃料电池、船舶燃料、有机添加剂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国际海事组织已通过相关减排战略,推动绿色甲醇在船舶燃料中的应用。此外,绿色甲醇的生产成本正在逐步降低,随着绿电成本的下降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其经济性将进一步提升。

1.1.3技术分析

1)生物质制氢

通过隔绝空气的第一次热解,将占原料主要部分的挥发物质析出转变为气态;将残留的木炭移出,对气体产物进行二次高温裂解,使分子量较大的重烃(焦油)裂解为氢、甲烷等气体,并彻底消灭焦油;对热解气体进行重整,将其中的甲烷和一氧化碳转换为氢气;产出的富氢气体可以直接用于高温碳酸盐等类型的燃料电池,成为一种高效清洁的分布型发电系统,或用变压吸附、膜分离技术等分离出纯氢气。

2)制甲醇

氢气制甲醇是一种通过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这个反应通常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一般在200-300℃20-30MPa的环境中进行。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铜锌铝催化剂铜铝催化剂铜铬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能够高效地促进甲醇的合成反应。

3)合成

考虑到可再生电力的不稳定性,为便于调节负荷,甲醇合成按2个系列考虑,每个系列30万吨/年。

净化后的合成气与氢气混合,得到新鲜气,压力1.5MPa,经合成气压缩机压缩至7.4MPa,然后与循环气混合后进一步压缩至8.0MPa进入甲醇合成塔。粗甲醇经脱轻、脱水后得到甲醇产品。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5年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坚持绿色低碳,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统筹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外送,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积极推进能源消费侧节能降碳,加快能源消费方式转型,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吉林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围绕“制、储、运、加、用”氢全链条,推动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研制。支持智能换热机组、新型高效节能换热器研发。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环保设备加快发展。培育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设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将氢能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以吉林市、白城市、松原市化工产业为基础,开展 “绿色吉化”(氢基化工)类项目示范,构建多元化氢源供应及碳纤维材料等行业辅助体系,扩展化工产业业务版图。

吉林市招商引资政策》中明确吉林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项目应符合国家和相关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重点投向吉林市6411”产业规划中旅游、医药健康、航空、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以及市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其它领域。引导基金除采取参股设立子基金的投资方式之外,也可以采取跟进投资、直接投资等方式;对新引进的符合条件的招商项目,按照国家、省现行税收政策,享受税收减免。对吉林市贡献率较大的项目,依据《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国发[2015]25号)文件精神,由相关部门协助企业依法合规申请税收减免;设立工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引进“6411”产业体系中化工、汽车、冶金、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支撑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鼓励引进医药健康、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在生产要素配置上给予重点倾斜,优先推荐国家、省相关专项资金支持。

2)资源优势

吉林市的生物质产量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稻草等农业剩余物,总量为589万吨。扣除农业还田、牲畜饲料和农村炊事、取暖等用途后,可收集富余的秸秆类生物质资源量为267万吨。磐石市秸秆产量超过123.98万吨。

吉林市可供使用的土地面积为853公顷其中商服用地74公顷,工矿仓储用地500公顷,住宅用地179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其他用地100公顷(含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可开发土地资源存量大,新增用地、储备用地可满足新上项目需求,用地价格在东北41个城市中处于低价位。

3)人才优势

吉林市拥有东北电力大学、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高校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这些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这些专业技能人才还能够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工作,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吉林市具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化工人,经过企业及公益机构培训后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1万多人,为社会培训各类人员2万多人次。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熟练技工所占比例在东北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正值红利期,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可满足各类企业需求。

4)区位优势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南与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毗邻。

吉林市位居东北亚地理中心, 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形式。吉林龙嘉国际机场和吉林机场,以及长珲、沈哈高速公路,长珲城际快速铁路,沈哈复线铁路等交通干线构成了吉林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规模

项目总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利用生物质年产60万吨绿氢以及绿色甲醇。

1.2.2建设内容

项目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高温气化炉、催化炉、提纯车间、甲醇合成、储运及配套等设施。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5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50000万元,流动资金150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70000万元,利润113636万元,投资回收期7.5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2.7%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该项目作为绿氢项目的一部分,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抗气候变化

项目的建设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生物质收集、处理、运输以及绿氢的生产、储存和应用等,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磐石经济开发区磐石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谋划阶段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磐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吉林磐石经济开发区

2.2概况

磐石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成立于2019年,分别于2020年末和20239月通过省化工园区办认定;2022年,安全风险等级评定被省应急厅认定为C级。现有企业13户,其中规模工业3户。园区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为入区企业提供良好发展平台;以补链、强链、延链为目标,招优商、选好资,同时推进项目早日建成达产达效,打造磐石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力争到2025年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的“百亿级”园区。

2.3联系方式

项目所在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磐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邮政编码:132000

  人:孙凯

   话:+86-432-65257806  

          +86-13252559898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商务局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人:姜雨秀

联系电话:+86-432-62049694    

          +86-15804325460  

电子邮箱:jlstzcjfwzx@163.com